
田沁鑫
田沁鑫,出生于北京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用专家,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1997年田沁鑫编剧、导演话剧处女作《断腕》。1999年编剧、导演话剧成名作《生死场》。2001年编剧、导演话剧《狂飙》。2003年编剧、导演话剧《赵氏孤儿》。2006年导演崑曲《1699·桃花扇》,兼剧本改编。2007年导演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2008年导演话剧《明朝那些事儿》。2010年,导演音乐剧《电影之歌(2010版)、导演话剧《四世同堂》兼联合编剧,先后台北首演;同年央视八套播出她导演的电视剧《生死桥》。2013年导演话剧《青蛇》,兼联合编剧,该剧香港首演。2015年编剧、导演话剧《北京法源寺》。2016年导演话剧《聆听弘一》,兼联合编剧;同年首度跨界导演歌剧《长征》。2017年编剧、导演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
2018年6月至9月,田沁鑫编剧、导演的话剧《狂飙》在重张后的中国大戏院演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田沁鑫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京
- 职业:导演
-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 代表作品:生死场,四世同堂,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青蛇,北京法源寺
- 主要成就:中国话剧百年纪念“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
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人物
2008年《南方人物周刊》“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
2015、2016年壹戏剧大赏最佳导演
2016年《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文化人物等 - 工作单位:中国国家话剧院
早年经历
田沁鑫5岁那年被送到了什剎海体校学习体操,4年后进入北京艺术学校学习京剧,1992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1993年,在校期间获得去往英国利兹大学留学的机会,留学期间担任《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学》的助教,之后回到中国;1994年,在中戏读书期间,前往日本参加东京青少年艺术节;1995年,大学毕业后,田沁鑫去往深圳做了一年广告。
演艺经历
1997年,田沁鑫导演了辽国历史题材话剧《断腕》,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
1998年,导演小剧场话剧《驿站桃花》。1999年,田沁鑫自编自导了描写九一八事变的话剧《生死场》。2000年,与林兆华合作导演连台本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该剧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
2001年,田沁鑫担任话剧《狂飙》的编剧、导演。2002年,田沁鑫执导音乐剧场《迷歌》。
2003年,田沁鑫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记载以及元代纪君祥同名杂剧创作了话剧《赵氏孤儿》的剧本,并执导了该剧。同年出版剧作自选集《我做戏,因为我悲伤》。
2004年,田沁鑫自编自导描写女性生活的话剧《生活秀》。2005年,田沁鑫自编自导话剧《赵平同学》,该剧节奏明快、洋溢着青春气息,一反她之前大气凝重的风格。
2006年,导演崑曲《1699·桃花扇》。
2007年,田沁鑫被评为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12月,导演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首演。
2008年,执导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的话剧《明朝那些事儿》。同年被评为《南方人物周刊》“2008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
2009年7月,执导话剧《白头叶猴》上演。10月执导京剧《关圣》。
2010年4月,导演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时尚版)》首演;9月,导演音乐剧《电影之歌(2010版)》首演;10月,导演、编剧反映老北京文化风情的话剧《四世同堂》首演;12月,获得2010BQ红人榜年度话剧艺术红人奖。
2011年,执导癫狂喜剧《夜店之天生绝配》。
2012年12月,执导爱情题材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同年导演传奇话剧《风华绝代》。
田沁鑫

2013年3月,执导具有东方禅意精神的话剧《青蛇》。
2014年,导演爱情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该剧是作为莎翁诞辰450周年纪念演出;7月3日,执导爱情话剧《山楂树之恋》。
2015年5月,担任商子见执导话剧《英雄24小时》的监製。年底执导原创话剧《北京法源寺》。
2016年7月1日至6日,第一次执导的歌剧《长征》进行首轮演出,该剧将以民族、美声两组艺术家交替演出的形式。11月19日,田沁鑫编剧、导演的话剧《聆听弘一》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完成首演。12月,田沁鑫执导上海戏剧学院2017届表演系毕业班毕业公演话剧《狂飙》,上海戏剧学院宣布聘请田沁鑫为表演系教授。
2017年1月14日,田沁鑫编剧、导演的话剧《聆听弘一》在保利剧院完成北京首演;3月,田沁鑫编剧导演、韩红作曲的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在排练。10月,田沁鑫担任第五届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
个人生活
田沁鑫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中央美院附中的老师。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舞台剧
时间 | 名称 | 主演 | 类型 | 首演地点/平台 |
---|---|---|---|---|
1997年4月 | 《断腕》 | 金星、周文宏、段奕宏 | 话剧 | 中国儿童剧场 |
1998年4月 | 《驿站桃花》 | 高志东、何子然 | 话剧 | 北京人艺小剧场 |
1999年6月 | 《生死场》 | 韩童生、倪大宏、赵娟娟 | 话剧 | 中国儿童剧场 |
2000年 | 《宰相刘罗锅》 | / | 京剧 | / |
2001年5月 | 《狂飙》 | 李任、涂松岩、史光辉 | 话剧 |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2002年 | 《迷哥》 | 朱哲琴 | 音乐剧 | 香港葵青剧场 |
2003年10月 | 《赵氏孤儿》 | 倪大宏、韩童生、翟小兴 | 话剧 | 上海美琪大戏院 |
2004年 | 《生活秀》 | 王姬、蔡国庆 | 北京保利剧院 | |
2005年 | 《生死场(韩国版)》 | 韩国首尔文化艺术中心 | ||
2005年4月 | 《赵平同学》 | 赵焌妍、赵寰宇 | 话剧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 |
2006年3月 | 《1699 桃花扇》 | 单雯、罗晨雪、施夏明 | 崑曲 | 北京保利剧院 |
2007年 | 《生死桥》 | 贾乃亮、王子文、王泊文、万茜、黄宗江、朱旭、潘虹、倪大红等 | 电视剧 | |
2007年12月 | 《红玫瑰与白玫瑰》 | 秦海璐、辛柏青、胡靖钒 | 话剧 | 南京艺术中心 |
2008年10月 | 《明朝那些事儿》 | 郝平、陈明昊、吴国华 | 话剧 | 国家大剧院 |
2009年7月 | 《白头叶猴》 | 赵淑琦、张功长、马学雷 | 音乐剧 | 广西话剧团、崇左市文化局 |
2009年10月 | 《关圣》 | 董洪松、严庆谷、孙建弘 | 京剧 |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
2009年10月 | 《结髮夫妻》 | / | 越剧 | 首届浙江文化艺术节 |
2010年4月 | 《红玫瑰与白玫瑰(时尚版) | 话剧 | 国话先锋剧场 | |
2010年9月 | 《电影之歌(2010版)》 | 音乐剧 | 音乐剧 | 台湾国立中正文化中心 |
2010年10月 | 《四世同堂》 | 雷恪生、黄磊、朱媛媛、辛柏青、秦海璐、陶虹、殷桃等 | 话剧 | 台湾中正纪念馆 |
2010年 | 《你好,春天——2011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 | |||
2012年 | 《风华绝代》 | 刘晓庆 | 北京保利剧院 | |
2013年3月 | 《青蛇》 | 秦海璐、袁泉、辛柏青 | 话剧 | 香港演艺学院 |
2014年3月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殷桃、李光洁 | 话剧 | 香港演艺学院 |
2014年07月 | 《山楂树之恋》 | 韩东君、小彩旗 | 话剧 | 国家大剧院 - 戏剧场 |
2015年12月 | 《北京法源寺》 | 奚美娟、周杰、贾一平 | 话剧 | 天桥艺术中心 |
2016年7月 | 《长征》(与杨笑阳合作) | 阎维文、迟立明、刘嵩虎 | 歌剧 | —— |
2016年9月 | 《聆听弘一》 | 话剧 | 上海美琪大戏院 | |
2017年4月 | 《阿尔兹记忆的爱情》 | 谭维维、王铮亮、郁可唯等 | 音乐剧 | 北京保利剧院 |
2018年 | 《狂飙》 | 戏剧 | 中国大戏院 |
电视剧
时间 | 名称 | 主要演员 | 类型 | 播出平台 |
---|---|---|---|---|
2010年10月 | 《生死桥》 | 贾乃亮,王泊文,王子文 | 电视剧 | CCTV-8首播 |
出版着作
出版时间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3.10 | 《我做戏,因为我悲伤》 | 田沁鑫 | 北京:作家出版社 |
2010.01 | 《田沁鑫的戏剧场》 | 田沁鑫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0.03 | 《田沁鑫的戏剧本》 | 田沁鑫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08 | 《田沁鑫的排练场之四世同堂》 | 田沁鑫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担任监製
上演时间 | 名称 | 导演 | 主要演员 | 首演地点 |
---|---|---|---|---|
2015年5月 | 话剧《英雄24小时》 | 商子见 | 常鹏淏、金戈 | 北京东方剧院 |
社会活动
担任职务
2012年,田沁鑫正式获聘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沁鑫

2016年6月,获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化交流
2005年参加韩国导演协会亚洲导演交流项目,为美丑剧团排演《生死场》。
2006年为美丑剧团排演《赵氏孤儿》。
2012年为中韩建交20周年赴韩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
2011年联合英国苏格兰国家剧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发起“田沁鑫·新写作计画”,两年之后在英国开花结果。
2013年、2014年连续两次接受香港国际艺术节委约,分别创排话剧《青蛇》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青蛇》先后受邀赴美国甘迺迪艺术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演出。
2014年3月27日“世界戏剧日”前后,导演及编剧的两部话剧《青蛇》和《风华绝代》,在美国同时上演。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7 | ---- |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 《北京法源寺》 | 获奖 |
2016 | ---- | 上海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 | 《北京法源寺》 | 获奖 |
2013 | ---- | 中国文化部“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 《四世同堂》 | 获奖 |
2013 | ---- | BQ《北京青年周刊》红人榜年度话剧大奖 | 《青蛇》 | 获奖 |
2013 | ---- | 《南方周末》年度中国文化原创戏剧作品 | 《青蛇》 | 获奖 |
2011 | ---- | 上海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 | 《四世同堂》 | 获奖 |
2010 | ---- | 中国文化部“2010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优秀剧目奖 | 《四世同堂》 | 获奖 |
2005 | 中国文化部第三届 |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 | 《生死场》 | 获奖 |
2003 | ---- | 中国文化部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第一名 | 《宰相刘罗锅》 | 获奖 |
2000 | ---- | 中国文化部第六届艺术节演出金奖 | 《宰相刘罗锅》 | 获奖 |
2000 | 第六届 | 中国艺术节金奖 | 《生死场》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6 | “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导演 | 《北京法源寺》 | 获奖 |
2016 | 网易有态度年度人物 | ---- | 获奖 |
2016 | 《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文化人物 | ---- | 获奖 |
2015 | 天下女人国际论坛最具创造力女性 | ---- | 获奖 |
2015 | 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贡献奖 | ---- | 获奖 |
2015 | “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导演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获奖 |
2014 | 中国国际演出商大会,CIVA中国演出风云盛典“十大演出风云人物大奖” | ---- | 获奖 |
2013 | 《LADY-格调》十大影响力人物 | ---- | 获奖 |
2012 | “新浪年度戏剧导演”奖 | ---- | 获奖 |
2010 | 中国文化部“2010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编剧奖 | 《四世同堂》 | 获奖 |
2010 | 中国文化部“2010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导演奖 | 《红玫瑰与白玫瑰》 | 获奖 |
2010 | 《北京青年周刊》“BQ红人榜”话剧艺术红人奖 | ---- | 获奖 |
2010 | 《时尚COSMO》“2010年度时尚女性大奖” | ---- | 获奖 |
2010 | 《时尚》大奖“戏剧人物奖” | ---- | 获奖 |
2010 | 《Time Out北京》“城市英雄”称号 | ---- | 获奖 |
2008 | 《南方人物周刊》“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 | ---- | 获奖 |
2007 | 中国文化部先进青年 | ---- | 获奖 |
2000 | 获中国话剧第四届金狮奖导演奖 | 《生死场》 | 获奖 |
2000 | “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 《生死场》 | 获奖 |
2000 | 中国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文华编剧奖、文华导演奖 | 《生死场》 | 获奖 |
1999 | 中国文化部庆祝建国50周年“中直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编剧奖、导演奖 | 《生死场》 | 获奖 |
人物评价
田沁鑫自幼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并受国际现代艺术影响,涉猎戏剧、影视、音乐、绘画和广告等跨域文化。她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题材和世界名着的全新探索,是对现当代社会话题的敏感捕捉。以当代艺术观念和东方美学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强调肢体表达和诗化语言融合的表演。她所刻画的複杂的时空结构,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对国际戏剧领域亦有深远影响(网易娱乐评)。
田沁鑫在戏剧圈里以解读经典而闻名,她是对经典进行转译和重新编码(《新周刊》评)。十几年的实践下来,田沁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得到了专家、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人民网评)。田沁鑫的作品执着于写“情”,舞台意象唯美,却又偏爱历史题材、宏大叙事,这便是行内人口中的“田氏风格”(光明网评)。
田沁鑫导演被业界誉为坚持艺术品质、坚持文化品格不倒的一面旗帜,也是改编名着最为成功、艺术成就最高的戏剧导演之一。其改编作品涉及萧红、张爱玲、老舍、李碧华、李敖等现当代名家作品。其导演作品被称为“田氏戏剧”,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腾讯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