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中国新闻》创办于1992年10月1日,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最重要的新闻栏目品牌之一,多次获得中央电视台年度十大名牌节目称号。
《中国新闻》的栏目宗旨是向全球华人传递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新闻资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新闻
- 外文名称:China News
-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新闻资讯
- 主持人:梦桐、宋一平、王洲、周瑛锋、刘阳、胡悦鑫、卢智、路博
- 製作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首播时间:1992.10.1(1994.5.1改为现名)
-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亚、欧、美)
- 播出时间:全天滚动播出
- 线上播放平台:央视网(中国网路电视台)、优酷网
- 每集长度:10-60分钟不等(含广告)
- 播出状态:播出中
- 栏目口号:全球新闻 中国播报
- 原名: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新闻
历史沿革
1992年10月1日,CCTV-4正式开播,当日20点30分《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国新闻》前身)播出第1期,共10分钟。首播之后,又分别在22点、24点和次日8点30分安排重播。
1992年10月3日起,《中国新闻》又在CCTV-2(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20点30分安排重播,后调整至20点重播。
1992年12月18日,《中国新闻》播发《李光耀说:英国在香港搞民主是阴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就香港问题答记者问》,次日时任广电部部长艾知生表扬了这一编排,说利用外国政治家的观点为外交斗争服务很有力,要继续坚持下去。有关领导说: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一是《东方时空》的创建,二是《中国新闻》的崛起。
1993年5月17日,《中国新闻》第1次改版,《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改名为《新闻》,节目由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除通过CCTV-2和CCTV-4播出之外,还通过卫星向北美地区传送。
1993年12月1日,《中国新闻》第2次改版,节目由1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同时在CCTV-4的播出时间调整为20点30分(首播)、23点10分和0点(重播)。在增加信息量的基础上,注重服务性,增加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1994年5月1日,《中国新闻》第3次改版,节目由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正式启用现栏目名。台领导提出了“汇天下之精华”的编辑方针,把栏目办成海内外要闻荟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视窗。
1994年10月7日,《中国新闻》粤语版——《粤语新闻》创办,每天21点30分播出,每次20分钟。
1995年5月,《中国新闻》开始採用现场直播方式,实行每天8次滚动播出。
1995年9月4-15日,《中国新闻》参与联合国第4次世界妇女大会报导,并首次增加午间和傍晚新闻时段。
1995年9月27日,《中国新闻》通过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在其新闻中直播5分钟新闻。
1996年5月1日中午12点,《中国新闻午间报导》创办,时长20分钟,15点重播。台北时间中午12点是北美(西部)晚间黄金收视时间,开办此新闻的目的主要是为方便北美地区观众收看。
1996年8月5日,另外一档《粤语新闻》创办,每天18点30分-18点50分直播20分钟,香港亚洲电视本港台(已停播)曾一度转播该档新闻。
1997年1月1日,《中国新闻》再次更换片头。
1997年7月28日,《中国新闻早间报导》开办,台北时间8点-8点15分直播,使国际重要事件的报导比午间提前了4个小时。台北时间早8点是北美(东部)晚间黄金收视时间。
1998年1月26日,《中国新闻15’》开播,台北时间10点-10点15分直播。同日,每天12点45分的重播《粤语新闻》改为首播。
1998年6月1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再次更换片头。同年还增加了《中国新闻财经报导》和《中国新闻文化报导》。
1999年9月23日,《中国新闻》开设台湾“9·21”大地震特别报导《北京—台北两岸寻亲热线》,当晚有近千名观众打进寻亲电话。同年,《中国新闻》获中国新闻奖电视节目编排一等奖。
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再次更换片头。同年2月7日,CCTV-4改版,原《中国新闻早间报导》改扩版为《新闻60分》,台北时间8至9点直播,以北美地区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和亚太地区早间收看电视的华语观众为客群主体,是原中央电视台首个1小时新闻栏目。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次日凌晨的4个整点,《中国新闻申奥特别节目》对各界人士的反应进行现场报导。
2002年9月2日,CCTV-4改版,实现“整点有新闻,次次有更新”,实现了24小时整点新闻的準新闻频道架构,同时建立了突发新闻快速反应机制。《中国新闻》再次更换片头,还增设了《地方连线》《国际观察》等特色板块,栏目获2002年中国“彩虹奖”一等奖。
2003年2月24日,《中国新闻》18点档推出《评论员时间》。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当天10时41分40秒《中国新闻》第一时间播发了战争爆发的讯息,从此开始全程同步直播报导整个伊拉克战争。3月20日至4月10日,共直播328小时,首播1450条新闻,滚动字幕发布13400条新闻。伊拉克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又陆续赶製并播出30集系列专题片《伊拉克战事全纪录》。
2003年5月8日,CCTV-4改版,每次5分钟的整点新闻全部改为10-15分钟,全天还有4个1小时重点新闻,使频道的新闻节目时间增加到每天465分钟,真正成为“以新闻立台”的国际频道。
2004年4月26日,《中国新闻》午间节目改版,突出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强化焦点新闻理念、时效、现场、跨媒体传播理念、对外特点和“有闻才报”的原则,推出“港澳台专讯”板块。
2005年4月26日至5月13日,《中国新闻》全程跟蹤报导连战和宋楚瑜的大陆之行,收视率迅速飙升。
2006年1月30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更换以红色作为主色调的片头。
2007年1月1日,CCTV-4分为亚洲、欧洲、美洲三版,绝大部分《中国新闻》直播时段三个版本通用。同年7月1日,《中国新闻》再次更换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的片头。
2008年1月1日,12点档《中国新闻》推出“直通港澳”,每天播出来自港澳地区的新闻资讯(后该环节改为《直通台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新闻》参与特别报导,CCTV-4推出《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特别直播节目,持续22天,推出直播304场,总时长超过220小时,播出新闻近5100条(次)。
2009年8月1日,CCTV-4改版,《中国新闻》更换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片头并启用现行栏目口号——“全球(最初为世界)新闻,中国播报”。此次改版对字幕进行重新包装,增大字型,背景升级为动画背景;片尾直接以“中国新闻”取代“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新的着作权标识,并启用新的片尾音乐。并注重加强新闻评论,传播中国观点。同年,《中国新闻》改由整合后的央视新闻中心国际频道新闻编辑部具体承制。
2009年9月15日,8点档和12点档《中国新闻》中的即时新闻评论工作由央视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承担。
2010年4月30日,为配合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中国新闻》主播台上增加上海世博会相关主题的装饰。
2010年12月1日,CCTV-4改版。12月6日1点档《中国新闻》在临时演播室播出,4点档《中国新闻》时,原演播室投影背景更改。
2012年7月28日到2012年8月13日伦敦奥运会期间,CCTV-1(香港版)首次与CCTV-4(亚洲版)并机直播《中国新闻》,主要在凌晨部分时段、早间时段并机。
2012年11月5日1点档,《中国新闻》的圆形演播台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前。4点档,全新演播台首次出镜。
2012年12月29日4点档,《中国新闻》的新演播台小改,完成首次出镜。
2013年4月,《中国新闻》参与芦山地震抗震救灾特别报导。
2014年2月16日起,CCTV-4在台北时间每周日19:00-20:00推出《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
2014年12月26日1点档《中国新闻》起,《中国新闻》开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华路办公区(央视新址)以16:9制式直播。所有时段的《中国新闻》正式在央视新址播出。在此之后,8、12、21点档的《中国新闻》以及每周日的《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开始使用独立片头,节目片头为方形印章的《中国新闻》标誌,包含内容提要,启用新的片头音乐;4点档和其它小时段使用《中国新闻》大文字片头(8、12、21点档的《中国新闻》以及每周日的《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中为片段预告),无内容提要,沿用2009版的片头音乐。
2016年1月起,《中国新闻·周日一小时》取消,19点-20点改为《中国新闻+今日亚洲》(周一至周五)、《中国新闻》(周六)、《中国新闻+中国舆论场》(周日)。
2017年4月28日8点档开始,《中国新闻》启用现行片头。该片头以“中国新闻”四个字开始,转动的地球上有一个点不断在向外分发信息,而这个点正是北京。该片头的现代感符合时下的时尚潮流,能够强力有力的表现出新闻信息的汇聚和分发。该片头3D立体效果的运用,有效的增强了材质感。色彩大胆採用绛红色与深灰搭配,看上去会更加富有冲击力,视觉效果更棒,更加国际化。新闻字幕条也更加显明、简洁、突出。同日起,《中国新闻》启用由英国着名作曲家大卫·罗伊谱曲的片头和内容提要音乐(片尾音乐仍与以往相同)。
目前,《中国新闻》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部製作。
重点节目(台北时间)
21:00-21:30
21点档《中国新闻》以“权威盘点”为理念,梳理全天发生的最重要的国内国际新闻,“重点突出、大事不落”。该档新闻主要服务国内(含港澳台)观众和亚太其它地区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
12:00-13:00
12点档《中国新闻》因为60分钟篇幅,因此内容更为丰富,设“新闻头条”、“直通台湾”、“媒体焦点”、“天气预报”等板块,其中台湾新闻和全球媒体内容摘播两部分是最大特色。该档新闻主要服务国内(含港澳台)观众和亚太其它地区午间时段收看新闻节目的华语电视观众,同时服务北美洲(西部)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
8:00-9:00
8点档《中国新闻》由原《新闻60分》改版而成,该档新闻主要服务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黄金时间收视的华侨华人、驻外机构人员、留学生,也服务国内(含港澳台)和亚太其它地区早间收看新闻节目的华语电视观众。
4:00-5:00
4点档《中国新闻》主要服务欧洲、非洲观众,前半小时播出时事新闻,后半小时重播《今日关注》。如前一日无《今日关注》,则整1小时均为《中国新闻》。

栏目主播
现任主播
梦桐、宋一平、王端端、周瑛锋、纪萌、王洲、栗娜、吴鹏、董丽萍、吕小骏、杨璐、郑莺燕、刘阳、胡悦鑫、卢智、路博、张韬、于露莹
曾任主播
- 徐俐、鲁健、王世林(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部副主任、《今日关注》《中国舆论场》主持人)、曾湉(2014年底离职)、方静(2015年11月18日去世)
- 靳强(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主播)
- 劳春燕、刚强、丁凡、孙靖涵、黄峰(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主播)
- 卢琛(现凤凰卫视主持人)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中国新闻》(原则上)实行下列播出编排(台北时间):
03:00(亚、美版播,周二至周六播出10’;欧洲版不播)
04:00(亚、欧、美版均播,周一至周日播出30’,含《今日关注》重播和天气预报;特殊情况下为1小时。每年大年初一不播)
07:00(亚、美版播,30’,含《今日关注》重播;亚洲版周一至周日播出,美洲版周二至周日播出,欧洲版不播)
08:00(亚、欧、美版均播,周一至周日播出60’,含天气预报)
10:00(亚、欧版播出,10’;亚洲版周一至周五播出,欧洲版周一至周六播出;如遇国新办、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则为《权威发布》)
11:00(亚、欧版播出,周一至周五播出10’)
12:00(亚、欧、美版均播,周一至周日播出60’,含天气预报)
14:00(亚、欧、美版均播,播出10’;亚洲版周一至周五播出,欧洲版周一至周日播出,美洲版周二至周日播出;下午时段如有国新办、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则临时增加下午《权威发布》)
18:00(亚、欧、美版均播,播出15’;亚洲版周一至周五播出,欧洲版、美洲版周一至周日播出)
19:00(亚、欧、美版均播,周一至周日播出30’,含《今日亚洲》(周一至周六)《中国舆论场》(周日)》首播)
21:00(亚、欧、美版均播,周一至周日播出30’,含《今日关注》首播和天气预报,如遇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晚会等重大晚会直播及其它特殊情况则不播)
特别提示
《中国新闻》如遇国家领导人重大出访,会在相关国家对应的CCTV-4版面临时增加除上述时段之外的播出时段。如出访亚洲、大洋洲和部分中东地区国家,则亚洲版增加新闻,欧、美版不加或视情况增加;如出访欧洲、非洲国家,则欧洲版增加新闻,亚、美版不加或视情况增加;如出访美洲国家,则美洲版增加新闻(欧洲版也会增加),亚洲版不加或视情况增加。
如有突发新闻,《中国新闻》会打破常规,推出特别报导。“两会”、全国党代会等也会推出特别直播报导。
2005年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直播和公用信号提供由CCTV-4承担。国新办和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的直播,作为《中国新闻》的一个特殊板块——《权威发布》,一般于发布会举行当日的10点或15点(台北时间)直播。
《中国新闻》的贴片广告全球同步播出;《今日亚洲》《今日关注》《中国舆论场》均为《中国新闻》子品牌。
CCTV大富频道和部分海外华语电视媒体也播出《中国新闻》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