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书法五千年(CCTV-4电视栏目)

中国书法五千年(CCTV-4电视栏目)

中国书法五千年(CCTV-4电视栏目)

《中国书法五千年》,是CCTV-4中文国际(亚)台蛇年新春新栏目,首播时间:2013年1月2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五个摄製组跋涉将近十万里,远行欧美亚三大洲,走访考古遗蹟和博物馆数百处,拜读有关书法文物三万余件,力图呈现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核心价值。一部巨片,展示书法之法民族文化传承之法,社会文明绚烂呈现之法。它积澱着商周秦汉凝重雄浑,缤纷着魏晋唐宋文採风流。另有同名书籍,2006年7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书法五千年
  • 首播时间:2013年1月2日
  • 播出频道:CCTV-4中文国际
  • 播出时间:每日19点15分

栏目简介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8集文献片《中国书法五千年》。央视原创文献片目,2013年1月2日起,每日19点15分播出。该片力求超越故事串讲或娱乐化叙述,力图还原中国人的“书写史”如何与民族文化共生,与民族精神同长。《中国书法五千年》每集45分钟左右,以篆、隶、草、行、楷中国文字五大书体为主角,挖掘它们的来龙去脉,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
中国书法五千年中国书法五千年
八集文献片《中国书法五千年》以中国文字五大书体篆、隶、草、行、楷这五种书法体式为主角,挖掘它们的来龙去脉,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五大书体刻于甲骨,铸于金铜,书于竹木,写于纸帛,从上古走来,直至今天。
记者採访记者採访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5个摄製组跋涉将近10万里,远行欧美亚三大洲,走访考古遗蹟和博物馆数百处,拍摄有关书法的文物3万余件,力图呈现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体系的核心价值。
在世界名国,比如在英语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也有被称为书法家的人物或书法艺术的事物存在。然而那些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不可能被书写成条幅或中堂在美术馆展出,他们的书法家也绝对不会具有中国书法家所具有的艺术家地位,受到世世代代的顶礼膜拜。

分集简介

第一集 墨润五洲
主要内容:在欧洲、在美洲、在东南亚、在世界各地古老的中国书法如习习春风和煦送暖,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在世界文化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文字的审美书写能够像汉字书法一样从未中断地流行数千年。在全球化浪潮的多元文化互动中、在新的人类文化语境中,中国书法正在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灿烂瑰宝,成为中国向世界显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艺术。世界必将通过中国书法的国际化弘扬而认识中国文化、认识中国。中国书法正在为全人类文化的丰富,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知相和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贡献。敬请收看中国书法五千年第一集墨润五洲。
第二集 点睛人间
主要内容: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书法的传统薪火不曾间断。在今天,书法仍然是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人民民众对书法的喜爱也一直是不断蓬勃高涨的。中国书法在发展历程中之所以能够不间断传统,而且能够成为传统艺术的普遍形式,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中国的书法从来就是和情境相交、融汇的,是在和情境的关係中来体现书法的内容的价值和书法的美学的价值。
第三集 篆脉舒捲
主要内容:甲骨文是现在已知成型的最早汉字系统,甲骨文对于文字形体就已经在有意识地追求某种美感,这是萌芽阶段的书法意识。甲骨文字早期的书写方法,大多是契刻,当时以刀锥为笔的书家也有精细的美感意识。后来甲骨文也开始间杂一些毛笔蘸朱墨的书写,在用笔节奏的舒缓急骤、墨法的浓淡滑涩,布局的精心细緻上都可以看出那时的书法意识。在商代,与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并存的还有一种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后代的文字学家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结构特徵,把他们归纳为篆。
陕西宝鸡市渭河南岸有一座石鼓山,因为1300多年前这里发现了10个古代的石鼓而得名。石鼓被学者们大致推定为战国时代的秦国刻石,石鼓文是以籀文刻写的四言诗,像甲骨文金文一样,籀文也属于大篆书体,但石鼓文的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甲骨文式的象形图画痕迹,而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横平竖直,壁画粗细基本一致,严谨工整,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型。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开始推行统一文字的工作,在没有印刷术的时代,统一文字的重要方法就是统一书写方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大秦帝国是用统一书写方法的方式统一了文字。在两汉时期,篆书失去了日常使用功能,变成古体字,但篆书并没有因失去实用价值而很快消失。反倒因为古雅的特点经常被使用于更加郑重庄严的领域,最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的朝代叠经变换,篆书体却被长久保存在各朝代象徵权力的官印里。在文字神权化时代产生的篆书永远定格于权力体系,似乎成了巨大的历史隐喻。流逝的岁月没有湮灭篆书独特的审美价值,直到唐代,大书法家们有不少都是篆书好手。唐代书法家中,李阳冻的篆书成就最大。大致从李阳冰中兴篆书的唐代开始,书法家们为篆书找到了一片坚固的世界,这就是纯艺术的篆刻。篆书代表人物邓石如的篆刻得力于自己出类拔萃的篆文书法,他提出了印从书出这一着名制印理论。时至晚清,篆刻领域出现了另一位代表人物吴昌硕,他将篆刻、书法、绘画浑然融汇,篆刻艺术被发展成为抒发内心深挚情感的最佳寄託,开创了篆刻艺术表现的新境界。
第四集 隶势承载
主要内容: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书法的传统薪火不曾间断。在今天,书法仍然是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人民民众对书法的喜爱也一直是不断蓬勃高涨的。隶书是汉字书写的基本体式之一:单字程方形,横划长而直划短,横划的起笔如同蚕的脑袋,手笔的波挑,如同燕子的尾巴,称为“蚕头燕尾”。这期节目中就为大家介绍了隶书的历史和承载。
第五集 草舞龙蛇
主要内容:在书法交易领域,我们听说过以钱换字的,以物换字的,还很少听说拿命换字的。在书法盛世宋代,就发生了大书法家以命换字的交易。这期节目中就为大家介绍了这起着名的以命换字的交易和草书的草舞龙蛇。
第六集 行云流水
主要内容:2010年6月3日,在北京保利春季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北宋着名书法家黄庭坚行书体杰作《砥柱铭》亮相,竞拍较量近70个回合,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首次在国内诞生,《砥柱铭》以3.9亿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到4.368亿元人民币,黄庭坚生前并不得到人们的认可,也非常的清贫,但是现代人们对于他的行书有着极高的敬重。行书已经是当今时代使用最为普遍的手写书体,这期节目中就为大家介绍了行书的历史形成和价值。
第七集 楷规精义
……
第八集 书法天下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