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美声音乐家

中国美声音乐家

中国美声音乐家

美声唱法主要由欧洲传入中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我国也出现了许多不逊色于外国的美声歌唱家,如:廖昌永、 戴玉强、 范竞马 、王霞 、幺红、 马梅 、王莹、 迪里拜尔 、殷秀梅、周小燕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美声音乐家
  • 类型:声乐艺术
  • 起源:欧洲
  • 代表人物:戴玉强、范竞马、王霞、幺红
美声唱法主要由欧洲传入中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我国也出现了许多不逊色于外国的美声歌唱家,如:廖昌永、 戴玉强、 范竞马 、王霞 、幺红、 马梅 、王莹、 迪里拜尔 、殷秀梅、周小燕等等。

亚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

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声乐系主任、上海大剧院首位签约艺术家、美国华盛顿歌剧院签约艺术家、密西根大剧院签约艺术家……1996年至1997年,廖昌永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以及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特别是在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中获得第一大奖,廖昌永实现了亚洲歌唱家在此项赛事中零的突破,多明戈将他收为弟子,廖昌永也成为了首位登上世界歌剧舞台的中国歌剧家。在世界舞台大显身手的同时,廖昌永还不断尝试用美声演绎民族及通俗歌曲,引起业内外热议。 多明戈大师曾盛讚廖昌永:“这是我所见到过的最优秀的男中音……他以精美绝伦的演唱、辉煌的技巧摘取了这项大赛的桂冠,而通常大赛的头奖是让欧美歌唱家捧走的。”
近年来,廖昌永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曾先后在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德国和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与世界重要的艺术家及乐团合作演出。作为首位登上着名的华盛顿歌剧院舞台的中国歌唱家,廖昌永在美国“甘迺迪中心2000演出季”与多明戈合作的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饰演的卢纳伯爵获得了辉煌的成功,观众为之倾倒。《华盛顿邮报》对多明戈大师与廖昌永的这场合作作了特别报导:“在这个世界杰出歌唱家跻身的地方,最耀眼的明星是来自中国的廖昌永。他对威尔第歌剧準确的把握,使他犹如一位天生的威尔第歌剧的歌唱家,全身都散发着威尔第的气息;他坚实、优美、浓郁、淳厚的音色和音质以及流畅的气息和无以伦比的艺术感染力,使得甘迺迪中心又一次为之疯狂。我们坚信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将成为世界歌坛的一个瑰宝。”
1998年初,廖昌永应多明戈的邀请在东京合作举行新年音乐会,同年,他与卡雷拉斯联袂为新落成的上海大剧院举行专场音乐会。不久,廖昌永与女高音露斯安·斯文森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合作演出歌剧《玛丽亚·斯图阿达》,再次征服了向来挑剔的纽约观众。《纽约时报》对廖昌永的演唱给予了极高的讚誉:“这是近年来我们听到的最优美的男中音。”
作为多明戈大师最欣赏的弟子,廖昌永受大师之邀巡演于世界各地。2001年他再度与多明戈合作,在甘迺迪中心合作演出了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2002年,多明戈还将邀请廖昌永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10周年盛大庆典”上演唱。
2002年,卡内基音乐厅邀请廖昌永举办独唱音乐会,并主演歌剧《玛丽诺·法利埃诺》。
事迹简介

廖昌永
廖昌永廖昌永
1968年10月25日 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
1982年--1985年 在郫县古城乡中学读国中,后转入三道堰中学完成国中学业。
1985年--1988年 入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洲茂汶羌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开始初学 歌唱并自学音乐常识。后转入郫县第四中学继续高中学业。
1988年9月 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随罗魏先生学习,后师从于着名声乐 教育家周小燕教授。
1992年 获“美国太平洋之声”国际声乐选拨赛奖。
1993年4月 参加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获演出金奖。
1993年 获“全国歌曲歌手双大赛”大奖和“亚洲国际声乐大赛”第二 名。
1993年7月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获学士学位;同时,因成绩优秀,免试 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继续从周小燕教 授学习。
1994年 获“国际声乐比赛”全国选拔赛第一名。
1994年 获法国“巴黎国际声乐比赛”最佳法语奖。
1995年7月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进程中的舒 曼及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论文获硕士学位。
1996年9月 参加法国“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41 French Intornational Toulousc Singing Compctition)获第一大 奖。
1996年 与法国歌剧院合作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歌剧《卡门》中任主要 演员。
1997年6月 参加“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Placido Domingo Opera Compctition tho World)获第一大奖。
1997年4月 获“1995--1996年度宝钢高雅艺术基金会的表演奖。
1997年 获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Queen Songja Intc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第一大奖。
1998年 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及“上海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
1997年9月 在挪威各地巡迴演出,共举行了十场音乐会。
1998年1月 应着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Placido.Domingo)之邀,赴日 本举办新年音乐会。
1998年1月 应宋雅皇后邀请,赴挪威参加新年音乐会。
1998年5月 在上海商城剧场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
1998年5月 应“卑尔根艺术节”的邀请,与着名女小提琴家安妮·索菲· 穆特(Anne-Sophie-Mutter)、女中音歌唱家芭托丽(C. Bartoll)一起赴挪威举办专场音乐会。
1998年6月 与着名指挥家戴维·科林斯(David Collins)合作,在英国 演出歌剧《卡门》。
1998年8月 在德国柏林参加欧美获奖者专场音乐会。
1998年9月 应着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Jose.Carrcras)邀请作为特 邀嘉宾,与卡雷拉斯、女高音歌唱家黄英一起在上海大剧院举 行专场音乐会。
1998年 与法国喜歌剧院合作,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古诺歌剧《浮士德》中担任主要角色。
1999年3月 与上海大剧院签约,成为上海大剧院首批签约的演员之一。
1999年3月 应邀赴美国在大都会博物馆与大都会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专场音乐会。
1999年9月 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
1999年11月 在美国纽约参加歌剧《阿黛丽亚》的演出。
1999年11月 在家乡成都市艺术中心举办了中外经典歌曲独唱音乐会。
1999年12月 在台湾演出歌剧《茶花女》。
2000年1月 受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夫妇邀请,参加香港“慈善募捐”音乐会的演出。

着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

戴玉强,河北文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中国乐坛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毕业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歌剧班和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先后从师于颜可婷、韩德章、马秋华、金铁霖、吴其辉等多位名师。他刻苦钻研,不懈的努力,学得了一身超群的技艺,作为一名古典音乐的演唱家,在艺术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但他仍然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向更高的层次攀登。
戴玉强有优异的音乐天赋,他的甜美柔润。中低声区流畅舒展,高声区刚劲奔放而畅达华美,加之气息从容,强弱自如,分句完美。他在演唱中把真挚情感和满怀的抱负汇在有如大江奔涌般流动的音乐线条当中,舒展大方。戴玉强的舞台表演潇洒大方,气质典雅,温柔多情又不失阳刚之美。他演唱的曲目广泛,风格多样,古典的、现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他演唱的歌曲有《你是这样的人》,《我像雪花天上来》,《喀什葛尔女郎》,《又见西柏坡》等。
世界着名经纪人——“三大男高音”经纪人提伯·鲁达斯先生在听了他的演唱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世界着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听了他的演唱后,欣喜地将其收为首位亚洲弟子。 除了演唱一系列歌曲外,戴玉强还在众多歌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在中国,他曾主演过《图兰多》、《茶花女》、《卡门》、《波西米亚人》、《我心飞翔》、《芦花白、红棉红》和《玉鸟兵站》等中外歌剧作品。在歌剧舞台上,他展示了过人的艺术才华,既能演绎经典的世界歌剧名作中的主要角色,又能圆满诠释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原创歌剧。他的歌剧表演注重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以真挚的感情打动观众,获得了国内外评论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日本歌剧界友人称讚他是“中国歌剧的骄傲。”国内音乐界知名专家发表评论说他是“一位难得的全面的歌剧人才。”
事迹简介

戴玉强
戴玉强戴玉强
1982年,戴玉强从北京煤矿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太原某矿区工作。
1984年,戴玉强辞职考入山西省歌舞剧院,不久被送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
1989年,戴玉强考入总政歌剧团,不久又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
1992年,戴玉强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连初赛都没有通过;
1993年,戴玉强得到一次公派自费到维也纳参加歌唱比赛的机会,当他终于凑够路费赶到维也纳,却因劳累意外失声。
1994年,戴玉强在青歌赛複赛中又被淘汰
1996年,戴玉强相继在中央电视台第6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日本静冈国际歌剧比赛等国内外赛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2001年,戴玉强与三大歌王的经纪人鲁道斯签约,开始冲击世界歌剧舞台。
2003年10月,他在美国波特兰歌剧院主演了歌剧《图兰多》。
2004年7月,戴玉强与世界着名歌唱家玛利亚·古丽基娜(Maria Guleghina)和萨姆尔·拉梅依(Samuel Ramey)合作在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成功主演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好评,发行广泛的《捷运报》评价戴玉强的演出是“全场唯一的一颗闪亮的明星”,皇家歌剧院还邀请他在2004-2005年演出季登台演出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和《波西米亚人》。
2004年9月,戴玉强在美国密西根歌剧院再次主演歌剧《托斯卡》。
2005年,戴玉强还在美国主演《阿依达》。
所获荣誉
政府最高大奖“文华表演奖”
第四届金唱片奖
日本第一届静冈国际歌剧比赛获一等奖
第十二届比利时维尔维埃国际声乐大赛第三名
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专业组美声组二等奖
1996年的文化部首届全国声乐比赛中获美声组二等奖
1999年的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中获戏剧表演一等奖
全国戏剧最高奖“戏剧梅花奖”
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专辑有《我爱我的祖国》、《祖国万岁》、《你是这样的人》、《红色浪漫经典》等,歌剧作品有《乡村骑士》、《托斯卡》、《弄臣》、《图兰多》等。

特立独行的歌唱家——范竞马

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祖籍无锡,生于重庆,长于凉山。少年时代,受学养深厚之父母的薰陶,习提琴、擅绘画,并受家中珍藏的老唱片之影响,崇拜义大利美声宗师卡鲁索与吉利的声音。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国际歌剧舞台上 。
范竞马曾在四十余部歌剧、交响乐及宗教曲目中,担纲男主角。在与世界主要歌剧院及交响乐团的合作中,其美妙绝伦的歌声,响彻了欧美、俄国、东亚和南非等地。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第三届卡迪夫声乐大赛后,多明戈曾称讚范竞马为:“近十年来,欧洲罕见的男高音。”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月刊评论:“范竞马是拥有与帕瓦洛蒂和传奇式人物吉利一样迷人歌喉的男高音。”
《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指出:“听范竞马演唱,好似他就生在那不勒斯。” 法国《西方报》(West-France)还说 :“范竞马以如此完美的程度,把我们带领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作为一个中国人,范竞马擅长以他那明亮激昂并极富感染力的嗓音,用意、法、英、德以及俄语自然流畅地演唱,语感地道,纯熟无瑕,简直听不出他来自中国。无论什幺风格的咏叹调和歌曲,他总是把男高音和演员的双重角色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事迹简介
范竞马
范竞马范竞马
1977年,范竞马作为四川西昌地区唯一被录取的学生,考进四川音乐学院,师从兰幼青。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5-88年,他赴北京在中央音乐学院深造。1989年至90年,范竞马赴义大利,在帕尔马的威尔第音乐学院师随卡尔洛·贝尔贡奇。1990-1992年,他纽约茱利亚音乐学院歌剧中心进修。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首届《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名列第二,同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教授,并参加英国1987年第三届卡迪夫世界声乐比赛,获水晶杯奖(男声组第一名)。日后,还获得过美国纽约罗萨·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银奖、美国纽约歌剧精粹声乐比赛第一名、义大利卡罗.贝尔贡齐威尔第学院奖证书、以及美国费城帕瓦洛蒂国际声乐比赛决赛奖。
1988年,范竞马随中央乐团和中央广播合唱团前往澳门,与罗马尼亚女高音柯特鲁芭斯及西班牙次女高音贝尔冈扎等同台演出歌剧《茶花女》,扮演阿尔弗莱德。同年,受葡萄牙总统之邀,前往里斯本演出歌剧《茶花女》,并开始了在国外的深造及职业歌唱生涯。
1989年至1990年,范竞马就学于义大利帕尔马,师从义大利男高音贝尔冈齐。1990年应邀在美国罗德岛国际音乐节举办独唱音乐会。随后进入朱利亚歌剧中心深造,师从费罗。1993 年,被义大利“男高音王子”科莱里收为弟子,范竞马的歌艺从此炉火纯青。
2003年11月2日晚,范竞马在华盛顿甘迺迪艺术中心的音乐大厅里举办了独唱音乐会,由此成为在这一美国着名艺术殿堂举办独唱音乐会的首位华人歌唱家。范竞马对中外歌曲的完美演绎得到了美国听众的讚赏与认可。
范竞马自2002年11月首次回国,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受到国内音乐界的一致好评。他于2004年底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在北京音乐厅又成功举办了北京新年独唱音乐会。他还多次受文化部和中央电视台的特别邀请参加重要演出活动,包括:“同一首歌”、“艺术人生”、“中央电视台建台45周年台庆晚会”、“为女排喝彩”、“中华情”、“第十届电视歌手大奖赛开幕式”、“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型音乐会”、2005“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2006年文化部春节晚会等。他还应邀随中国代表团赴国外参加大型的演出活动有: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举办的中法文化节;西班牙巴塞隆纳举行的“手拉手”大型系列文艺演出活动;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大型中秋文艺晚会。他还应邀在2005年11月在澳门举办的第四届东亚运动会闭幕式上演唱了会歌《花开澳门》。
近年来,范竞马在中国原创歌剧和用美声唱法演唱京剧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2002-2004年期间,范竞马还连续出演了四部中国新歌剧:郭文景的《夜宴》和《狂人日记》;许舒亚的《太平湖的记忆》以及金湘的《杨贵妃》。2005年5月,范竞马在交响诗颂《太阳出来了》首演担纲主演,该剧用西方交响乐和歌剧形式来表现中国经典戏剧——京剧。
2005年6月,在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之际,范竞马在新加坡参加了清唱剧《海上第一人——郑和》的世界首演,扮演郑和。

“亚洲第一公主”——王霞

王霞,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妇
联执行委员,中国文联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国绿色环境保
护基金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爱心慈善大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2006年经典歌剧《图兰朵》在保利剧院为中国爱乐乐团2006-2007音乐季拉开帷幕。主唱之一、享誉海内外多年的“图兰朵公主”王霞再次完美展现了中国第一女高音和的实力和“亚洲第一公主”的风采。
王霞是在歌剧、声乐和综艺舞台上十分活跃并极具影响力、深受音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爱戴的歌唱
艺术家。她多次参加国家级庆典晚会和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包括:在香港和澳门举行的回归庆典及
回归周年庆典演出: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演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元旦、国庆、中秋晚会以及《心连心》艺术团赴祖国各地的演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演出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演出及申办成功庆典晚会;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各种音
乐会等。
事迹简介
王霞
王霞王霞
1978 年,王霞同时考中了中央歌剧院、上海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
1984 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霞担任了《中国革命之歌·祖国颂》的女高音领唱。
1985年,王霞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中担任合唱作品《祖国颂》的领唱。
1988年,赴日本桐棚大学声乐系攻读研究生。
1995年,她在歌剧《图兰朵》中成功地饰演了女主角图兰朵公主,其后还与日本着名指挥家大町一郎合作演出《图兰朵》。
1996年在台湾演出该剧受到台湾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讚誉。
1997年她应拉脱维亚歌剧院邀请,赴拉脱维亚时与该剧院合作演出《图兰朵》大获成功,同年应澳洲国家歌剧节邀请,前往澳大利亚与世界各国歌剧艺术家交流歌剧艺术,由于成功饰演《图兰朵》公主被誉为亚州第一公主的美誉。
2001年,王霞参加了为申办奥运在北京紫禁城广场举行的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与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同台演唱歌剧《茶花女》中的《饮酒歌》,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三十亿人 通过电视和广播收看和收听了这台演唱会。
2002年,她还在香港成功地举行了《王霞慈善音乐会》。
王霞还曾在《图兰朵》、《托斯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蝴蝶夫人》、《艺术家的生涯》、《一滴泉》等中外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
王霞是在歌剧、声乐和综艺舞台上十分活跃并极具影响力、深受音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爱戴的歌唱
艺术家。她多次参加国家级庆典晚会和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包括:在香港和澳门举行的回归庆典及
回归周年庆典演出: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演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元旦、国庆、中秋晚会以及《心连心》艺术团赴祖国各地的演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演出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演出及申办成功庆典晚会;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各种音
乐会等。
所获荣誉
1990年,日本横滨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
1994年,全国“登喜路杯”声乐比赛二等奖;
1996年,第二届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优秀演员奖”;
2000年,中国电视音乐MTV大赛金奖;
2002年,匈牙利有详佩斯国际艺术节优秀演员奖;
2002年,全国电视十佳文艺星光奖等。

中国“茶花女”——幺红

在中国无数美声女高音歌唱家中,幺红是出类拔萃的。她出演过六部歌剧的女主角,获得过法国马赛国际歌剧比赛的第一名,曾经和世界着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在北京午门同台高歌……
幺红,1968年2月出生,汉族,辽宁省瀋阳市人,中央歌剧院主要演员,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文化部青联常委,北京市东城区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着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教授。1999年至2000年赴义大利留学。 200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事迹简介
幺红
幺红幺红
1993年 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剧院导演安西莫夫执导的威尔第歌剧《弄臣》中饰演吉尔达,以出色的表演和美妙的歌声获得成功,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在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饰演微奥列塔。
1995年 在徐晓钟导演的普契尼歌剧《图兰多》中饰演柳儿,在京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无论在音乐方面还是人物塑造方面,更加成熟,準确。特别是应辽宁歌剧院邀请出演中国歌剧《苍原》在京公演,充分证实了不仅在西洋歌剧中表现出色,而且在中国创作歌剧中同样驾驭自如,大放异彩。2002年,该剧列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1994至1998年,先后赴菲律宾、朝鲜、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访问演出。
1998年6月至8月赴义大利参加katia richiareri大师班并在义大利各地演唱。
1998年11月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在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中饰演缪塞塔。
1999年11月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在比才的歌剧《卡门》中饰演米凯拉。
2001年6月23日在北京紫禁城午门与世界三大男高音同台演出。
2001年7月在京演出新版威尔第的《茶花女》。
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与魏松莫华伦王霞合唱《祝酒歌》
2002年2月在维也纳参加《中国新年音乐会》。
2002年3月参加中国歌剧《苍原》在台北的演出。
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与戴玉强合唱《大地春潮》
2005年5月28日法国巴黎,6月25日在德国的慕尼黑,7月9日在德国的盖森科申,主演由中国着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普契尼歌剧《图兰多》中饰演柳儿,是这部歌剧自张艺谋导演以来唯一的一名中国歌唱家。2005年7月底主演由法国导演指挥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2006年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为奥运加油!圣典西安”活动中再次与着名男高音卡雷拉斯同唱一歌。
2006年在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盖森科森主演由中国着名导演张艺谋执导普契尼歌剧《图兰多》中演Liu,得到欧洲观众暴风雨般的欢迎和喜爱。
2007年2月11日在上海大剧院与着名男高音何塞·库拉合作演出瑞士苏伊士歌剧院製作的《图兰多》被评论为目前中国饰演Liu最成功最棒的女高音歌唱家。
2008年11月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和中国歌剧《杜十娘》的演出,2008年底主演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

“中国三大女高音”之一——马梅

马梅,中央音乐学院走出来的高才生先后在法国土鲁斯国际声乐比赛、马赛国际歌剧比赛和朝鲜平壤国际艺术节获奖,1997年更是在第20届美国迈阿密国际声乐大奖赛上获得第一名,摘得比赛最高奖—— —朱蒂乔治大奖,成为赛事举办40年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被称为是“中国三大女高音”之一,曾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世界三大男高音”一起在紫金之巅高歌。作为一位实力雄厚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以其“抒情女高音”的行当特点和极富激情与感染力的演唱风格,在当代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歌剧表演的艺术舞台上,独具一格,潜力无限。由她担纲主演或与世界同行合作过诸多经典歌剧名作的演艺经历,以及被世界同行普遍看好的艺术潜质,都向热爱歌剧艺术的人士昭示:她将是一位魅力无穷又极具发展潜力的歌剧表演艺术家。
事迹简介
马梅饰演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
马梅饰演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马梅饰演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
1988年5月,大学毕业前夕,即获得第四届华北艺术节美声组比赛的第三名,并在中央音乐学院排演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伯爵夫人”;6月,获得第3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第2名;同月,在毕业歌剧音乐会《叶夫根尼·奥涅金》中,饰演“塔吉亚娜”;
1988年7月,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毕业后,进入以排演西洋歌剧为本位的中国中央歌剧院,担任女高音独唱演员;
1989年9月,在中国中央歌剧院饰演歌剧《图兰朵》中的“柳儿”;
1990年10月,参加第36届法国土鲁斯国际声乐比赛决赛,获得优胜奖;
1992年3月,在中国中央歌剧院饰演歌剧《马可·波罗》中的女主角”索侖”;
1995年8月,参加法国马赛国际声乐比赛决赛,获得优胜奖;
1996年3-11月,在中国中央歌剧院饰演歌剧《图兰朵》中的“柳儿”;
1997年1月,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优秀青年歌唱家音乐会”;
1997年5月,荣获第32届美国迈阿密国际声乐比赛青年艺术家组第一名及此项赛事的最高奖——朱蒂·乔治大奖。这是中国选手40年来首次获得此项殊荣。并因此应邀在美国的国际声乐权威人士PATTISWARTS大师班进修学习了4个月;
1998年4月,夺得第46届朝鲜平壤国际艺术节个人表演金奖,并获得艺术节惟一一项由该国政务院总理颁发的特别嘉奖;
1998年5-7月,先后两次赴台湾,在中国中央歌剧院演出的歌剧《图兰朵》与《马可·波罗》中分别饰演“柳儿”和“索侖”。在中国中央歌剧院和台北市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歌剧《蝴蝶夫人》与《卡门》中分别饰演“巧巧桑”和“米开拉”;
1998年7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庆祝回归1周年庆典音乐会; 1998年9月,应邀参加新加坡报业集团70周年庆典音乐会;
1998年12月,参加在泰国举办的“世纪之声——华人经典音乐会”;
1998年12月,再次赴台湾,与台北市交响乐团合作,主演歌剧《茶花女》,饰演“薇奥列塔”;
1999年6月,赴义大利在Renata Scotto和Carla Vanini夫人主办的声乐大师班进修学习;
1999年11月,应邀赴澳大利亚,在悉尼歌剧院与澳大利亚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
2000年5月,与义大利着名男高音歌唱家马蒂努奇合作,在台湾主演歌剧《图兰朵》,饰演“柳儿”;
2001年6月,应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北京紫禁城广场音乐会同台演出;
2002年2月,参加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奥地利和德国演出,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国航世纪行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上演唱歌剧《蝴蝶夫人》选曲;
2002年5月,在北京主演歌剧《蝴蝶夫人》,饰演“巧巧桑”(即蝴蝶夫人);
2002年9月,应德国驻华使馆邀请,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马梅独唱音乐会》,庆祝中德建交30周年;
2002年10月,与西班牙凯达克斯交响乐团合作,演出《TOYOTA古典音乐会》;
2002年11月,应邀在上海国际音乐节上与上海歌剧院合作,演出歌剧《波希米亚人》,饰演“咪咪”。

“漂亮美声”——王莹

王莹,中国着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同时也是曝光率最高、参加各类大型文艺活动及电视晚会最多、最受欢迎的美声歌唱家。
王莹音质醇厚,音色饱满亮丽,音域宽广。近年来创作演唱了大量的中国美声歌曲、民族歌曲和中外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王莹的歌声充满了热情和灵性,优美的歌声和漂亮的外形,尽显出她独有的魅力。她被中国业界誉为“漂亮美声”。
王莹的美声完全不同于前辈的端庄古典,她的《节曰欢歌》和《幸福时光》时尚而生动,融美声、民族、通俗于一体,引起了颇大轰动。最近一段时间,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电视台开始滚动播出王莹的新作《为祖国祝福》,MV的美感、质感、创意、製作,都属上乘之作,与以往的MV作品《节曰欢歌》《爱在天堂》《北方的湖》相比,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值得一提的是,颇有想法的她炮轰僵硬美声,认为美声不应该是穿着大蓬蓬裙,梳着沉重的高贵髮型,站在高高的舞台中央,像一尊塑像一样的风格。这股由她发起的时尚通俗的美声风潮在业界广受好评,她也由此成为了“漂亮美声”一派当仁不让的创始人加掌门人,使得业界“美声界男有戴玉强,女有王莹”的评价更显贴切。
事迹简介
王莹
王莹王莹
199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丛马秋华教授;
199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于音乐系;
1998年获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铜奖、军旅音乐电视大赛铜奖。
1999年获军旅音乐电视大赛铜奖和最佳新人奖;应邀演唱电视连续剧《红岩》片尾曲;参加文化部国庆晚会、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北京卫视、河南卫视、江西卫视春节晚会....
中央电视台mtv大赛美声组金奖和美声女歌手最佳演唱提名奖
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美声作品及演唱金奖
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第三名
获全军歌手大赛最佳新人奖
多次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全国各地慰问演出
随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七周年”庆典演出
随中国艺术团赴法国、荷兰慰问演出;曾随外交部艺术团赴奥地利、瑞士演出。

“中国的夜莺”——迪里拜尔

迪里拜尔是中国音乐教育家培养出的,现今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着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演唱家。她被众多专家观众誉为水晶之声,更被芬兰和瑞典大使赞为“国宝”,可迪里拜尔却始终嚮往回祖国为祖国人民演唱,不在乎在欧洲业已获得的崇高讚誉。国际着名花腔女高音琼萨瑟兰的丈夫(同时是萨的老师)夸讚迪里拜尔说她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花腔女高音。
迪里拜尔,1958年生于新疆喀什,维吾尔族。 1976年在新疆歌舞团随郭凌弼教授学习声乐,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我国着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和着名女高音歌唱家李晋玮教授继续深造,1987年以声乐硕士学位毕业,同年进入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工作。迪里拜尔自1984年在芬兰第一届米里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获奖以来,无论在声乐演唱技巧还是在艺术修养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无论走到哪里,迪里拜尔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无论在音乐会上还是在她的个人专辑里,她总要唱一些中国及维吾尔族民歌,芬兰总统曾讚扬迪里拜尔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为中芬友谊及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夜莺迪里拜尔,永远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
事迹简介
迪里拜尔
迪里拜尔迪里拜尔
1975年考入新疆歌舞团。 师从郭凌弼。
1978年以声乐硕士学位毕业,并举办独唱音乐会。同年进入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工作。
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我国着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和着名女高音歌唱家李晋玮教授继续深造。
1984年在芬兰第一届米里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主要师从于沈湘、 李晋玮。精通义大利语、法语、德语、英语、芬兰语、瑞典语。迪里拜尔现任芬兰国家歌剧院、瑞典玛尔莫歌剧院的终身独唱演员并在瑞典国家歌剧院任主要演员。
1988年迪里拜尔应聘到芬兰国家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学习并演唱了几十部世界着名歌剧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民歌。
1993年起至1996年在德国波恩国家歌剧院应聘担任独唱演员。迪里拜尔现任芬兰国家歌剧院及瑞典玛尔默歌剧院终身独唱家。
1997、1998年,迪里拜尔均获世界着名女高音歌唱家尼尔松大奖——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
2000年被新疆师範大学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并成立了“新疆师範大学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研究心”。
2004年10月与中国电影艺术家于洋之子、电影导演于晓阳结婚。
2005年1月,于晓阳在拍片旅途中突然病故,迪里拜尔由于悲痛,一度失声。
2006年2月,迪里拜尔在经历个人不幸一年之后,首次在北京保利剧院召开独唱音乐会。
代表作:迪里拜尔现在瑞典国家歌剧院任主要演员,演出的主要歌剧有《弄臣》中的吉尔达,《魔笛》中的夜后,《梦游女》的中的夜莺,《爱的甘醇》中的阿迪,《军队中的女儿》中的女儿等。

民、美混声女高音——殷秀梅

殷秀梅,着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殷秀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着名声乐教育家、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是她演唱的名作。由她首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祖国,我永远热爱您》、《我们是黄河、泰山》、《中国大舞台》、《长江之歌》、《北大荒人的歌》、《中国好运》、中国首部电影《青春啊青春》的主题歌等歌曲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家喜爱的优秀歌曲。殷秀梅曾在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并先后获金唱片奖、神州十二星奖、十大金曲奖、优秀影视歌曲奖,两次获听众喜爱的歌曲演唱美声组金奖、十年优秀歌曲奖、全国首届新时期优秀歌曲十佳奖和音乐电视美声演唱奖。殷秀梅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及大型文艺晚会中担任独唱,她那亲切、大方和气度不凡的舞台形象也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作为中国歌唱家的代表,她曾多次出国演出、走遍世界五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
殷秀梅的音色纯净明亮、音质圆润浑厚、音域宽广;她那熔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于一炉的歌声高亢流畅、行腔自如、吐字清晰、极富艺术感染力。她擅长演唱气势恢宏的艺术歌曲,能準确把握从中国传统民歌到西洋歌剧等各种歌曲的风格,在歌唱领域属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
所获荣誉
殷秀梅
殷秀梅殷秀梅
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
曾获“金唱片奖”
“神州十二星奖”
“十大金曲奖”
“优秀影视歌曲奖”
“新时期优秀歌曲演唱奖”
“广播优秀歌曲四十年演唱奖”;
曾两次获“听众喜爱的歌唱演员”美声金奖
十年优秀歌曲奖、
全国首届新时期优秀歌曲十佳奖
音乐电视美声演唱奖MV大赛金奖
最佳演唱奖,金碟奖等。
音乐专辑
《中国大舞台》 《殷秀梅歌曲集》 《我歌唱希望》、 《在希望的田野上》、 《殷秀梅歌曲精选》, 《永远是朋友》、 《中国大舞台》、 《20世纪中国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你好春天》,
《你的名字》 、与程志二重唱专辑《饮酒歌》,歌剧《伤逝》 、与戴玉强二重唱专辑《桃花红杏白》。
参加春节晚会:
1984年《党啊,亲爱的妈妈》、《幸福在哪里》
1986年《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1987年《春天你在哪里》
1992年联唱《党啊,亲爱的妈妈》
1994年《今日的中国人》
1995年《中国大舞台》
1996年歌组合《江河共举杯》
2000年与阎维文《举杯吧朋友》
2003年与郁钧剑《难忘今宵》
2005年与刘斌《难忘今宵》
2006年与阎维文《万家欢乐》
2008年《中国大舞台》

“中国之莺”——周小燕

周小燕,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中国着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有近半个世纪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在她奔腾不息的90年生命旅程中,她用一个又一个音符和音阶,在“母亲——祖国”这条旋律线上,完成了一个最精緻、华彩的装饰音。
周小燕父亲是湖北的银行家周苍柏,家境富裕。1935年入上海国立音专,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留学法国,二战期间被困于巴黎;1945年在巴黎国立大歌剧院登台;1947年5月和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的妻子钢琴家李献敏在第二届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上登台演唱齐尔品和一些中国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同年返回国立音乐院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后出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建立周小燕歌剧艺术中心;被认为是中国美声声乐的权威。比较着名的学生有廖昌永、张建一、高曼华。其丈夫为电影艺术家张骏祥。
事迹介绍
周小燕
周小燕周小燕
1918年,周小燕出身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亲周昌国是一个非常具有进步思想的实业家。他非常喜欢音乐,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周小燕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9月,热爱音乐的周小燕考入了上海国力音乐专科学校,专门学习声乐演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学业,回到了家乡。
1938年年底,周小燕辗转来到了巴黎,在巴黎她结识了着名的作曲家:齐尔品,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了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
1945年10月,在经过了七年的辛苦磨练之后,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初次登台,她便以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此后,周小燕又应邀前往捷克,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会。周小燕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被誉为“中国夜莺”。
1947年10月,周小燕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回到了告别九年的祖国,当时中国还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之下,人民仍旧生活在苦难之中,眼前的一切让周小燕感到痛心疾首,她四处奔走,为进步的学生们演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小燕迎来了全新的生活,她受聘担任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活。
1984年,在维也纳的国际声乐比赛中,周小燕的四名学生最终获得三个金奖,一个银奖。这个成绩震惊了国际乐坛。
1988年,5月周小燕在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周小燕歌剧中心。1989年,周小燕歌剧中心开始排演歌剧《弄尘》(Rigoletto),并演出获得成功。
2000——2002年,在她主持下在上海先后连续举办了三届国际歌剧大师班,邀请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琼.道尔门等十多位专家执教,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交流。
几十年来,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声乐人才;他们在国内外歌剧舞台崭露头角,并在国内外各项声乐大赛中频频夺冠。
鑒于在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上的杰出贡献,近年来,周小燕先后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上海市政府授予的2002年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和2003年全市教育功臣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