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钢琴师(义大利1998年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电影)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义大利上映。
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
- 编剧:吉赛贝·托纳多雷、亚利桑德罗·巴里克
- 主演: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
- 对白语言:英语,法语
- imdb编码:tt0120731
- 中文名:海上钢琴师
- 外文名:The Legend of 1900
- 其它译名:海上钢琴师1900、声光伴我飞、一九零零的传奇
- 出品时间:1998年
- 製片地区:义大利
- 类型:剧情片
- 片长:165分钟(剪下版:125分钟)
- 上映时间:1998年10月28日
- 分级:Rated R
-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比尔·努恩饰)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事物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丹尼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蒂姆·罗斯饰),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丹尼意外丧生,幸而奇蹟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饰)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杰利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儘管马克斯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製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饰)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杰利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儘管马克斯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製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1900 | 蒂姆·罗斯 | ---- | 该片男主角 |
马克斯·托尼 | 普路特·泰勒·文斯 | ---- | 1900的好友 |
丹尼·博德曼 | 比尔·努恩 | ---- | 收养1900的水手 |
港务长 | 尼尔·奥布赖恩 | ---- | ---- |
帕多万 | 梅兰尼·蒂埃里 | ---- | 1900心仪的姑娘 |
“流行乐”店长 | 彼得·沃恩 | ---- | ---- |
杰利·罗尔·莫顿 | 克拉伦斯·威廉士三世 | ---- | 爵士乐发明者,与1900比赛弹钢琴 |
牧场主 | 加布里埃莱·拉维亚 | ---- | ---- |
弗里茨·赫尔曼 | 弗农·纳斯 | ---- | ---- |
墨西哥锅炉工 | 阿尔贝托·巴斯克斯 | ---- | ---- |
少年时的1900 | 库利·布克 | ---- | ---- |
音乐家 | 西德尼·科尔 | ---- | ---- |
史密斯船长 | 哈利·迪特森 | ---- | ---- |
侍者 | 费米·孚代 | ---- | ---- |
青年时的1900 | 伊斯顿·盖奇 | ---- | ---- |
军士 | 埃蒙·盖根 | ---- | ---- |
床垫製造商 | 则基·阿伊达 | ---- | ---- |
船员 | 斯蒂法诺·佩格尼 | ---- | ---- |
乐队演奏 | 皮耶路易吉·科波拉 | ---- | ---- |
厨师 | 安杰洛·迪·洛蕾塔 | ---- | ---- |
幼年时的1900 | 朱利安·洛维特 | ----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马可·科里门兹 劳拉·法托里 弗朗切斯科·托纳多雷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丹佛·贝亚蒂耶 英迪·卡尔博尼 法布里齐奥·瑟氏·卡斯泰拉尼 达维德·钦奇 | 吉赛贝·托纳多雷 亚利桑德罗·巴里克 | 拉乔斯·科泰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马西莫·夸利亚雷拉 | 法布里齐奥·瑟氏·卡斯泰拉尼 瓦莱丽·麦卡弗里 杰里米·齐默尔曼 |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 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 大卫·布希 | 布鲁诺·切萨里 |
角色演员介绍
- 1900演员:蒂姆·罗斯被遗弃在Virginian号上的孤儿,由水手养大。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它们循着琴声而往,居然发现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 丹尼·博德曼演员:比尔·努恩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1900年的第一天,他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丹尼便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 马克斯·托尼演员:普路特·泰勒·文斯在因缘际会下马克斯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认识了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马克斯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他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的讯息,然而他坚信,1900还在船上,他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那艘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蹤影。
- 杰利·罗尔·莫顿演员:克拉伦斯·威廉士三世自称“爵士乐发明者”,听闻1900琴技高超便登船与之斗琴,后经过三轮角逐败下阵来。在维吉尼亚号抵达南安普顿时下船回到美国。
- 帕多万演员:梅兰尼·蒂埃里清秀动人的女孩,1900的初恋。1900在为唱片公司录製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了準备搭船去美国的她,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
音乐原声
序号 | 曲名 | 时长 |
---|---|---|
01 | 1900's Theme | 1:42 |
02 |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 8:08 |
03 | The Crisis | 2:50 |
04 | The Crave | 1:50 |
05 | A Goodbye to Friends | 2:37 |
06 | Study for Three Hands | 1:03 |
07 | Playing Love | 4:30 |
08 | A Mozart Reincarnated | 2:02 |
09 | Child | 2:48 |
10 | 1900's Madness #1 | 2:18 |
11 | Danny's Blues | 2:13 |
12 | Second Crisis | 2:07 |
13 | Peacherine Rag Alexander Ragtime Band | 2:41 |
14 | Nocturne With No Moon | 2:45 |
15 | Before the End | 1:15 |
16 | Playing Love | 3:06 |
17 | I Can and Then | 2:21 |
18 | 1900's Madness #2 | 1:51 |
19 | Silent Goodbye | 1:41 |
20 | Ships and Snow | 2:31 |
21 | Lost Boys Calling | 5:19 |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片中轮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卢西塔尼亚号及其姐妹茅利塔尼亚号。1900弹钢琴的舞厅有着跟茅利塔尼亚号相似的圆形屋顶。
- 拍摄《海上钢琴师》使蒂姆平生第一次访问义大利,说服他的并不是托纳多雷,而是那部独白剧《1900:独白》,这个讲述无名钢琴家的虚构故事打动了他。
- 虽然蒂姆·罗斯本来不会弹钢琴,但经过拍片前半年的魔鬼特训后应该是学会了。片子里对1900弹琴时手部的拍摄镜头充分说明了那是蒂姆·罗斯自己的手(他的手指不长)。要知道做到“形似”对初学者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 由于中途曾一度中止,剧组花了110天的时间用于拍摄。在罗马搭建了19处外景,奥德萨11处。45名演员。75名工作人员。10000名民众演员。2500套服装。维吉尼亚号使用的是一艘165米长的俄国退役般艇。
- 在乌克兰时,由于环境恶劣,语言不通,对剧本的分歧,加之两人脾气都不好,蒂姆与托纳托雷一度只在万不得已时才同对方讲话,剧组移师罗马以后,他们的关係融洽了许多:旁观者描述他们像好朋友一样亲密。
- 饰演令1900钟情的女孩的梅兰妮·蒂埃里是一名模特,多次出现在《Vogue》等杂誌上,出演该片时她只有16岁。
- 包括纽约、南安普敦、那不勒斯等港口的外景,都是在罗马搭建而成的。
- 最后在录音合成时採用的大部分实际音响出自钢琴演奏者缔尤特布塔。
- 该片耗资2千万美元,远远超出了当时在义大利拍片的平均水平。
- 该片在义大利公映时长达3小时。最初,它的海外放映版已被托纳多雷剪掉22分钟,但该片的海外发行商Fine Line公司,仍坚持电影应该再删改得戏剧化一些,并不顾《伯尔尼公约》关于“电影的最终剪辑权属导演”的规定,威胁说否则将不会发行该片,包括各大电影节上的放映;它们要求至少再删掉40分钟。
- 该片原定在柏林电影节参展时长度为2小时45分钟,托纳多雷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一惜一切代价也不删戏,为此他错过了这届柏林影展。
穿帮镜头
- 46分钟左右,又一批乘客到达美国后,一个老头上来和1900聊天。聊了一段时间后,特写显示他手中的菸灰只有一小节,下两个镜头(大概也就2秒左右),那菸灰已经变成很长一段。
- 与杰利·罗尔对决时,杰利·罗尔在第三次弹奏完以后站起来时把钢琴的凳子往后推了一段距离,下一个镜头凳子却出现在了原位。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 | 类型 | 接受方 | 结果 |
---|---|---|---|---|
1999年 | 欧洲电影奖 | 最佳摄影 | 拉乔斯·科泰 | 获奖 |
1999年 | 义大利金球奖 | 最佳编剧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获奖 |
1999年 | 波兰金蛙奖 | 最佳摄影 | 拉乔斯·科泰 | 提名 |
1999年 | 义大利大卫奖 | 最佳导演 最佳摄影 最佳製作设计 最佳服装设计 最佳音乐 | 吉赛贝·托纳多雷 拉乔斯·科泰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埃尼奥·莫里康内 | 获奖 |
最佳影片 最佳编剧 最佳剪辑 | 《海上钢琴师》 吉赛贝·托纳多雷 马西莫·夸利亚雷拉 | 提名 | ||
1999年 | 桑尼奥电影节 | 最佳影片 最佳服装设计 | 《海上钢琴师》 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 获奖 |
1999年 | 义大利银丝带奖 | 最佳导演 最佳编剧 最佳製作设计 最佳服装设计 最佳製作人 | 吉赛贝·托纳多雷 吉赛贝·托纳多雷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梅杜莎·普罗达尼 | 获奖 |
2000年 | 美国金球奖 | 最佳配乐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获奖 |
2000年 | 德国艺术院电影公会 | 最佳外语片 | 《海上钢琴师》 | 获奖 |
2000年 | 卫星奖 | 最佳配乐 最佳艺术指导 最佳製作设计 | 埃尼奥·莫里康内 布鲁诺·塞萨里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 提名 |
2014年 | 北京国际电影节 | 国外展映单元 | 吉赛贝·托纳多雷 | 提名 |
(获奖资料来源参考)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Medusa Produzione (义大利) | 2. Sciarlò (义大利)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
义大利 | 1998年10月28日 | 波兰 | 1998年12月 | 美国 | 1998年12月25日 |
瑞士 | 1999年8月14日 | 加拿大 | 1999年9月3日 | 德国 | 1999年9月12日 |
日本 | 1999年11月2日 | 荷兰 | 1999年12月2日 | 英国 | 1999年12月17日 |
以色列 | 1999年12月30日 | 希腊 | 1999年12月31日 | 比利时 | 2000年1月12日 |
法国 | 2000年1月12日 | 墨西哥 | 2000年1月21日 | 西班牙 | 2000年2月25日 |
葡萄牙 | 2000年3月17日 | 香港 | 2000年5月25日 | 澳大利亚 | 2000年6月1日 |
影片评价
《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新浪评)
《海上钢琴师》的精神核心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徵,他放蕩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该片就是献给那些始终嚮往单纯、远离喧嚣的人。纯真是他们固有的属性,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网易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