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阿里亚
《巴阿里亚》是由义大利、法国联合製片的150分钟历史影片。该片由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弗兰切斯克·齐亚纳、玛格丽特·玛德、雷欧·波瓦、安吉拉·摩琳娜等主演,于2009年9月2日在义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
该片讲述了佩皮诺从小到老的人生轨迹——他的父亲从壮年到死去以及他的孩子从嗷嗷待哺到远走高飞的生命历程。
基本介绍
-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 编剧:朱塞佩·托纳多雷
- 主演:弗兰切斯克·齐亚纳,玛格丽特·玛德,雷欧·波瓦,安吉拉·摩琳娜
- 对白语言:义大利语、西西里语
- imdb编码:tt1081935
- 中文名:巴阿里亚
- 外文名:Baarìa
- 其它译名:巴阿里亚:风之门、巴格里亚:风之门、巴格里亚、巴阿立亚
- 出品时间:2009年
- 製片地区:义大利、法国
- 拍摄地点:突尼西亚
- 类型:历史
- 片长:150分钟
- 上映时间:2009年9月2日
-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佩皮诺的家族是个经历了义大利史上几次重大政治动荡的农民家族,虽然并不富有但也摸爬滚打在法西斯统治、二战以及战后极具义大利特色的党派政权斗争中存活了下来。他们是农民,因此偶尔也受僱于地主唐·吉雅辛托。然而吉雅辛托并不是个作风正派的人,总找尽一切机会欺诈平民。
当佩皮诺长大成人,就加入了共产党,投身共产主义运动。之后佩皮诺爱上了美丽的曼尼娜,同时也得到了回应。曼尼娜的父母起初反对双方交往,但最后不得不默许了这对恋人。
随着巴格里亚领土的扩张,佩皮诺的政治野心也在日益膨胀。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佩皮诺 | 弗兰切斯克·齐亚纳 | ---- |
曼尼娜 | 玛格丽特·玛德 | ---- |
焦尔纳利斯塔 | 雷欧·波瓦 | ---- |
萨里娜 | 安吉拉·摩琳娜 | ---- |
米尼库 | 恩里克·洛维索 | ---- |
萨里娜(年轻时) | 妮可·吉玛多 | ---- |
奇科 | Gaetano Aronica | ---- |
彼得罗 | Marco Iermanò | ---- |
学生 | 劳拉·齐亚蒂 | ---- |
老师 | 加布里埃莱·拉维亚 | ---- |
泥瓦匠的女朋友 | 莫妮卡·贝鲁奇 | ---- |
投机者 | Aldo Baglio | ---- |
Nino | Ficarra | ---- |
销售商 | 贝佩·费奥雷罗 | ---- |
Giacomo Bartolotta | Nino Frassica | ---- |
唐·吉雅辛托 | Lollo Franco | ---- |
Liborio | 里奥·故罗塔 | ---- |
Corteccia | 乔乔·法雷迪 | ---- |
塔纳 | 莉娜·萨斯特利 | ---- |
Capocomico | 文森佐·萨勒梅 | ---- |
Turiddu | Michele Russo | ---- |
Maestro Catechismo | 保罗·布里古力亚 | ---- |
路易吉 | Valentino Picone | ---- |
Giovane mongoloide | 卢伊吉洛·肖卡 | ---- |
Matilde | Gisella Marengo | ---- |
Gino Artale | Gaetano Bruno | ---- |
Ignazio Buttitta | Alessandro Schiavo | ---- |
Communist | 米歇尔·普拉西多 | ---- |
Haberdasher | 唐娜提拉·芬诺恰罗 | ---- |
Soldato americano | Dustin Fowler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
Tarak Ben Ammar Marina Berlusconi Mario Cotone | 朱塞佩·托纳多雷 | 艾波特·玛格尼特 Barbara Pastrovich Moez Ben Hassen Lassad Oueslati | 朱塞佩·托纳多雷 | Enrico Lucidi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Cosimo Gomez Maurizio Sabatini | Luigi Bonanno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佩皮诺演员:弗兰切斯克·齐亚纳出生于经历了义大利史上几次重大政治动荡的农民家族。他长大成人,就加入了共产党,投身共产主义运动。之后他爱上了美丽的曼尼娜,同时也得到了曼尼娜的回应。
- 曼尼娜演员:玛格丽特·玛德佩皮诺的妻子。她的父母起初反对她和佩皮诺交往,但最后不得不默许了这对恋人。在经过千辛万苦才步入教堂时,他们却因为信仰异见和神父吵了起来。
- 唐·吉雅辛托演员:Lollo Franco二战后极具义大利地主。他不是个作风正派的人,总找尽一切机会欺诈平民。受僱于他的佩皮诺也因此被唤醒了社会良心,加入了共产党,投身共产主义运动。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 创作者:埃尼奥·莫里康内 发行时间:2009年9月25日 参考资料: | 1 Sinfonia per Baarìa2 Ribellione 3 Baaria 4 Il Corpo e la Terra 5 Lo Zoppo 6 Brindisi 7 Un Gioco Sereno 8 La Visita 9 Un Fiscaletto 10 Racconto di una Vita 11 La Terra 12 Verdiano 13 Baarìa(Versione per Banda) 14 Oltre 15 Prima e Dopo 16 I Mostri 17 L'Allegro Virtuoso di Zampogna 18 Passeggio Nel Corso 19 Il Vento, il Mare, i Silenzi |
幕后花絮
- 该片是演员玛格丽特·玛德的银幕处女作。
- 影片製作经费为3500-4000万美元,而这之中一部分资金来自于Tarek Ben Ammar以及他旗下的鹰牌影业。
- 《巴阿里亚》启用了3万5千个临时演员。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
2009年9月12日 | 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金狮奖-最佳影片 | 《巴阿里亚》 | 提名 |
帕西内蒂奖-最佳电影 | 获奖 | |||
2010年1月17日 | 第67届金球奖 | 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
2010年12月4日 | 第23届欧洲电影学院奖 | 观众奖-最佳影片 | 提名 | |
2010年 | 第54届义大利电影大卫奖 | 大卫青年奖 | ||
大卫奖-最佳音乐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
最佳影片 | 《巴阿里亚》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全体 | |||
最佳导演 | 朱塞佩·托纳多雷 | |||
最佳摄影 | Enrico Lucidi | |||
最佳服装设计 | Luigi Bonanno | |||
最佳声效 | Faouzi Thabet | |||
最佳剪辑 | Massimo Quaglia | |||
最佳视效 | Mario Zanot |
製作发行
製作单位 | Medusa Film S.p.a.、Quinta通信、义大利文化活动资产部 |
---|---|
发行单位 | Medusa Film S.p.a.(义大利) |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细节 | 上映国家 | 上映时间、细节 |
---|---|---|---|
义大利 | 2009年9月2日(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9年9月15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荷兰 | 2009年9月24日 | 瑞士 | 2009年9月25日(义大利语区) |
义大利 | 2009年9月25日 | 日本 | 2009年10月18日(东京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0年1月(棕榈泉国际电影节) | 希腊 | 2010年2月25日 |
比利时 | 2010年3月17日 | 冰岛 | 2010年4月9日 |
德国 | 2010年4月29日 | 奥地利 | 2010年4月30日 |
以色列 | 2010年5月6日 | 捷克 | 2010年5月20日 |
西班牙 | 2010年5月21日 | 斯洛伐克 | 2010年6月10日 |
新加坡 | 2010年6月10日 | 法国 | 2010年6月16日 |
中国台湾 | 2010年6月18日 | 影片上映参考资料 |
影片评价
《巴阿里亚》的开场有种狂欢式的荒诞感,各种嘈杂的音效,也一度遮盖了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配乐。可影片越到后面越主流,节奏从一开场的瀑布般宣洩而下,逐渐变得和缓煽情,到主人公功成名就后,连色调和视点都偏向了好莱坞手法。结局时,导演只能硬靠个“时空穿越”,把风格拉回到开局。很明显这是一部属于义大利的影片,从爱情,民俗,政治等各个方面为义大利人书写史诗。投资的大部分都花到了场景重现和民众演员身上了,这也可以看出朱塞佩·托纳多雷的野心和责任感。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配乐和节奏非常饱满,并没有统一的主题,在剪辑上也常刻意得配合声效。
影片中所涉及的爱情和家庭观偏向于古典,有着义大利人的激情张扬,戏剧化的台词和舞台式调度。出场人物众多,也造成了形象塑造浮于表面得遗憾,小配角多承担喜剧调料,主角的年龄跨度大,但缺少心理演变的递进。佩皮诺和父亲,妻子和兄弟和都没能继续挖掘,也显得有些零散。他对政治的嚮往也并未交代完全,而是常常带有讽刺感和影射。导演时不时要片中人物道出点人生哲理,甚至有些理想化和幻想主义的成分。对于政治和世俗、宗教,朱塞佩·托纳多雷既怀念又批判,怀念的是曾经的巴阿里亚,这样的风俗和景致已经渐渐消逝,批判的是政治依然黑暗,宗教并不能解决道德问题。(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