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爵位
明朝爵位是指明朝时期封爵的爵位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明朝爵位
宗室封爵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明太祖之初,定製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三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外戚封爵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製:“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
爵位俸禄
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
世袭伯爵
1.诚意伯
序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简介 |
01 | 诚意文成伯 | 刘基 | 1370-1375 | 资善大夫,上护军 |
02 | 诚意伯 | 刘廌 | 1391-1392 | 诚意文成伯刘基之孙 |
03 | 诚意伯 | 刘瑜 | 1532-1541 | 诚意伯刘廌六世孙 |
04 | 诚意伯 | 刘世延 | 1549-? | 诚意伯刘瑜之孙 |
复封 | 1568-1606 | |||
05 | 诚意伯 | 刘荩臣 | 1608-? | 诚意伯刘世延之子 |
06 | 诚意伯 | 刘孔昭 | 1623-1646 | 诚意伯刘荩臣之子 |
2.东莞伯
序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简介 |
01 | 东莞伯 | 何真 | 1387-1388 | 湖广布政使 |
02 | 东莞伯 | 何荣 | 1388-1393 | 东莞伯何真之子 |
3.兴安伯
序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简介 |
01 | 兴安伯 | 徐祥 | 1402-1404 | 都指挥使 |
02 | 兴安武襄侯 | 徐亨 | 1404-1444 | 兴安伯徐祥之孙 |
03 | 兴安伯 | 徐贤 | 1460-1469 | 兴安武襄侯徐亨之子 |
04 | 兴安伯 | 徐盛 | 1480-1504 | 兴安伯徐贤之子 |
05 | 兴安伯 | 徐良 | 1509-1533 | 兴安伯徐盛从子 |
06 | 兴安伯 | 徐勛 | 1534-1535 | 兴安伯徐良之子 |
07 | 兴安伯 | 徐梦旸 | 1541-1604 | 兴安伯徐勛之子 |
08 | 兴安伯 | 徐继荣 | 1604-1605 | 兴安伯徐梦旸之孙 |
09 | 兴安伯 | 徐汝孝 | 1609-? | 兴安伯徐梦旸之子 |
10 | 兴安伯 | 徐继本 | —— | 兴安伯徐汝孝之子 |
11 | 兴安伯 | 徐治安 | —— | 兴安伯徐继本之子 |
4.武康伯
序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简介 |
01 | 武康伯 | 徐理 | 1402-1408 | 都指挥佥事 |
02 | 武康伯 | 徐桢 | 1409-1444 | 武康伯徐理之子 |
03 | 武康伯 | 徐勇 | 1453 | 武康伯徐桢之子 |
5.襄城伯
序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简介 |
01 | 襄城伯 | 李濬 | 1402-? | 都指挥使 |
02 | 襄城伯 | 李隆 | 1406-1447 | 襄城伯李濬之子 |
03 | 襄城悼僖侯 | 李珍 | 1449 | 襄城伯李隆之子 |
04 | 芮壮武公 | 李瑾 | 1450-1468 | 襄城伯李隆之子 |
05 | 襄城伯 | 李黼 | 1489-1498 | 芮壮武公李瑾之子 |
06 | 襄城伯 | 李鄌 | 1498-1509 | 襄城伯李隆之孙 |
07 | 襄城恭敏伯 | 李全礼 | 1510-1539 | 襄城伯李鄌之子 |
08 | 襄城伯 | 李应臣 | 1541-1582 | 襄城恭敏伯李全礼之子 |
09 | 襄城伯 | 李成功 | 1582-1609 | 襄城伯李应臣之子 |
10 | 襄城伯 | 李守锜 | 1610-? | 襄城伯李成功之子 |
11 | 襄城伯 | 李国桢 | 1630-1644 | 襄城伯李守锜之子 |
6.新宁伯
序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简介 |
01 | 新宁伯 | 谭忠 | 1402-1433 | —— |
02 | 新宁伯 | 谭璟 | 1435-1449 | 新宁伯谭忠之子 |
03 | 新宁伯 | 谭裕 | 1449-1452 | 新宁伯谭璟之子 |
04 | 新宁庄僖伯 | 谭祐 | 1457-1525 | 新宁伯谭璟之子 |
05 | 新宁伯 | 谭纶 | 1526-1548 | 新宁庄僖伯谭祐之子 |
06 | 新宁伯 | 谭功承 | 1548-1567 | 新宁伯谭纶之子 |
07 | 新宁伯 | 谭国佐 | 1567-1599 | 新宁伯谭功承之子 |
08 | 新宁伯 | 谭懋勛 | 1599-1623 | 新宁伯谭国佐之子 |
09 | 新宁伯 | 谭弘业 | ?-1644 | 新宁伯谭懋勛之子 |
7.应城伯
序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简介 |
01 | 应城威武侯 | 孙岩 | 1402-1418 | 特进荣禄大夫 |
02 | 应城伯 | 孙亨 | 1420-1423 | 应城威武侯孙岩之子 |
03 | 应城伯 | 孙英 | 1423-1424 | 应城伯孙亨之子 |
04 | 应城伯 | 孙杰 | 1424-1451 | 应城伯孙亨之子 |
05 | 应城伯 | 孙继先 | 1452-1503 | 应城伯孙杰之子 |
06 | 应城伯 | 孙钺 | 1503-1539 | 应城伯孙继先之子 |
07 | 应城伯 | 孙永爵 | 1540-1556 | 应城伯孙钺之孙 |
08 | 应城伯 | 孙文栋 | 1556-1589 | 应城伯孙永爵之子 |
09 | 应城伯 | 孙允恭 | 1589-1600 | 应城伯孙文栋之子 |
10 | 应城伯 | 孙廷勛 | 1605-1644 | 应城伯孙允恭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