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珍珠赤雷龙

珍珠赤雷龙

珍珠赤雷龙

珍珠赤雷龙,学名月鳢(Channa asiatica),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俗称:广东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点秤鱼、秤星鱼、星光鱼;广西称:星鱼、张公鱼;水族爱好者也称其为珍珠赤雷龙。形态如斑鳢。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月鳢 yuè lǐ
  • 拉丁学名:Channa asiatica
  • 别称:七星鱼、孤呆、山花鱼、山斑鱼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 :鲈形目 Perciformes
  • 亚目:鳢亚目 Channoidei
  • :鳢科 Channidae
  • :鳢属 Channa
  • :七星鳢 C. asiatica
  • 分布区域:中国南部、东南亚等地域

形态特徵:

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
鳞较大,头顶鳞片扩大,但不规则;头侧鳞片也较大。背鳍和臀鳍基部长;胸鳍和尾鳍均为圆形;无腹鳍。体缘黑色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后头侧有2条黑色纵带,伸至鳃盖,上带且弯向胸鳍基底;体侧有7-9条尖端向前的“人”字形横带;尾鳍基底有1黑色眼状斑,斑周珠色或为1圈珠色亮点;全身布满珠色亮点,背鳍与臀鳍各有多行珠色亮点,尤以雄性更显着。
月鳢为广温性鱼类,适应性强,生存水温为1-38℃,摄食水温为12-32℃,生长水温为13-30℃,最佳生长水温为15-28℃。有喜阴暗、爱打洞、穴居、集居、残食的生活习性。喜栖居于山区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性兇猛,动作迅速,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喜食配合饲料和冰冻鲜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人工养殖的鱼类为1冬龄,相对怀卵量为500粒左右。生殖期为4-6月,5-7月份为产卵盛期,繁殖水温为18-28℃,亲鱼有配对、筑巢、护幼的本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以上游相对较为多见。
珍珠赤雷龙
生长较慢,个体不大,体重一般为250克左右;但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鲜美,并有生肌、活血等药用价值,民众喜爱胜于斑鳢,畅销华南、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月鳢性成熟年龄为1冬龄(指人工培育的亲鱼)。产卵季节为4~9月,不同地区产卵盛期各不相同。适宜水温18~28℃。绝对怀卵量在2000~8000粒之间。卵呈圆球形,金黄色。月鳢一年多次产卵,卵黄内有油球,浮性卵。精巢紧贴鳔的腹面两侧,棕黄色 繁殖季节。 雌、雄亲鱼相互追逐发情,雌鱼排卵,雄鱼射精在卵上,卵聚集成块浮在水面。亲鱼有护卵的本能,直至孵出幼苗。初出膜的鱼苗腹部向上,孵出后第4天能结群游泳,第25天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鱼相同。

种群分布

七星鳢原产于越南、中国、菲律宾、台湾等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以及少数东北亚国家养殖

4经济价值

月鳢经我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科技工作者的深入研究、驯养,已逐步转变成为人工养殖的一个品种,目前广东就有多个大规模人工养殖场。月鳢除了营养价值高而被用于食用外,其美丽的体色、强大的生命力和兇猛的食性也和南鳢一样得到了广大原生观赏鱼爱好者的青睐。因此,“珍珠赤雷龙”这一别称一般也只在观赏鱼圈内流传。
珍珠赤雷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