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準面上升
海準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準面上升现象。20世纪以来全球海準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海準面的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 使风暴潮强度加剧频次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未来100至200年内海準面已无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海準面上升
- 外文名:sea level rise
- 原因:气候变暖
- 影响:极地冰川融化
- 发展: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上升20厘米
- 释义:全球海準面上升现象
基本简介
海準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準面上升现象。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準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并且未来还要加速上升。但世界某一地区的实际海準面变化,还受到当地陆地垂直运动—缓慢的地壳升降和局部地面沉降的影响,全球海準面上升加上当地陆地升降值之和,即为该地区相对海準面变化。因而,研究某一地区的海準面上升,只有研究其相对海準面上升才有意义。
海準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等有着重大影响。首先,海準面的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加强了的海洋动力因素向海滩推进,侵蚀海岸,从而变“桑田”为“沧海”;其次,海準面的上升会使风暴潮强度加剧,频次增多,不仅危及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而且还会使土地盐硷化。海準面随时都在上升,海水内侵,造成农业减产,破坏生态环境。在中国,受海準面上升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上升原因
导致海準面上升的因素是很多的:大洋热膨胀、山地冰川、格陵兰陆冰和南极冰盖的融化等,世界大多数山地冰川在近百年内呈退缩趋势。例如,青藏高原儘管在冰川时期不一定像今天的南极大陆一样也有过统一的漫无边际的大冰盖,但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那就是这里曾经大量存在的山地冰川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消融、消失。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为海準面上升的主因,但是据2012年7月10日一项来自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的研究显示,假设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全球气温不再增长,海準面依旧会上升几百年。
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说道,这非常複杂,主要原因是海水的热膨胀。即使全球气温稳定了,海水表面气温和深海气温依旧有差异,深海的气温会慢慢的升高,这会导致更多的海水发生热膨胀反应,继而海水整体体积扩大,海準面上升。这种反应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海水完全与大气温度达到一定平衡状态才会停止,这个时间估计是300年。
上升速度
Wu和Peltier(1983)估计北半球劳侖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Jaritz和Ruder(1977)绘出莫三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降为每百年0.47米。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米。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中国沿海全新世海面变化可分为6000年前的急剧上升、6000-5000年前期间的最高海面和5000年来相对稳定成微微下降等3个阶段;同时,海面是波动的,具有8500-7800年前期间、7300-6700年前期间、6000-5000年前期间、4600-4000年前期间、3800-3100年前期间、以及2500-1500年前期间6次波峰,其中后4次波峰为高于现今海面的高海面时期。
中国全新世珊瑚礁发育,可分为8500-7800年前、7300-6700年前、6300-4800年前、4500-4000年前、3800-3100年前、2800-1400年前以及小于1000年前7个时期,中国全新世珊瑚礁发育和海面变化以及地壳运动的有关。6次海面波峰对应6次中国全新世珊瑚礁发育,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的结论正好相反。
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米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6000年以来海準面不升反降,平均每百年下降0.04米,说明6000年以来不是地壳均衡剧烈活动时期。
19世纪气候变暖以来,海準面上升速度为平均每百年0.10-0.15米。即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度是其近26倍,因此10000-8000年前期间地壳均衡的强度也应该是26倍。这样,在10000-8000年前期间,1000年间隔的强震将缩短为50年间隔,百年间隔的地震将缩短为4年间隔。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米。10000-6000年前期间应该是地球的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2015年8月26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最新预测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未来100至200年内海準面上升至少1米已无法避免。
危害
海準面上升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也正因为它是缓发性的,因而往往不被人们重视,以为每年个毫米的上升还构不成危险。其实,这种灾害是累积和渐进的。每年毫米和每十年再增加毫米为例,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海準面将上升厘米,第二个十年上升厘米,最后十年将升高厘米。到本世纪末,全球海準面将累积升高厘米。再加上许多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影响,海準面上升可能达到米甚至更多。
这对许多地方的人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而且就是现在,它己给沿海地区居民带来了危害。它使沿海地区灾害性的风暴潮发生更为频繁,洪涝灾害加剧,沿海低地和海岸受到侵蚀,海岸后退,滨海地区用水受到污染,农田盐硷化,潮差加大,波浪作用加强,减弱沿岸防护堤坝的能力,迫使设计者提高工程设计标準,增加工程项目经费投入,还将加剧河口的海水入侵,增加排污难度,破坏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