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饥饿行销与饑渴行销

饥饿行销与饑渴行销

饑渴行销,主要是通过各种限量策略或限时策略,以充分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慾望,从而实现产品由厂商到消费者的快速转移。

饥饿行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係、製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含义

“饥饿行销”是把双刃剑,苹果公司的“可控泄漏”战略为其赢得了全球市场,而小米手机却也因过分的“饥饿”让用户失去了耐心。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既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好的。

套用实例

饥饿行销案例

(1)苹果行销案例
苹果是最擅长饥饿行销企业之一,由于iPhone4S的火爆,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贴有“近期iPhone没货”的苹果授权经销商处体验产品,再去国美、苏宁、运营商处以加价抢购的方式购得手机。苹果公司在中国的这种“限量销售”行销策略大有玄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iPhone4S发售前后的市场情况,发现苹果在中国市场大肆推行“饥饿行销”策略,整套流程情节紧凑,恰似一出精心布局的大片。
记得苹果平板电脑iPad刚上市很热销,有时断货,造成一些时尚人士找店长预留,甚至高价买水货,这无形中更加加大了苹果iPad的知名度和更多的人的购买慾。
从2010年iPhone4开始到iPad2再到iPhone4s,苹果产品全球上市呈现出独特的传播曲线:发布会—上市日期公布—等待—上市新闻报导—通宵排队—正式开卖—全线缺货—黄牛涨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能不足、饥饿行销、黄牛囤货”使得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一步步加速。从苹果高级行销经理位置上卸任的JohnMartellaro曾发文指出,苹果一直在执行一项名为“可控泄露”的行销策略,即有计画、有目的地放出未发布新产品的信息。
(2)小米行销案例
小米手机供货紧张,在10月份只有一万两千人才能拿到真机。对于小米手机供货紧张的问题,雷军曾对外表示,大量高端定製器件在生产环节很複杂,一时难以满足用户们的需求。而对于小米手机供货紧张,我们都知道这是雷军的饥饿行销罢了,要知道小米手机上市之初,按照小米科技之前发出的公告,首批成功预定小米手机的用户将根据排位顺序支付,完成支付-发货-收货流程。小米手机定价1999利润不多,这个定价也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关注。等大家都关注小米手机的时候,小米手机再来个供货不足。当时,在小米论坛上很多网友在求预定号的相关贴子,这样看来,饥饿行销作用算是达到了,小米公司做好了前期的大肆宣传,等大家有兴趣想购买时,小米手机就宣布供货不足。
总之,小米手机和苹果的电子产品都有效的利用饥饿行销,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行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

饑渴行销案例

瑞士劳力士推出的限量版纪念手錶,世外茗源推出的限量版安吉白茶首天茶,远卓品牌策划公司推出的仅售给钢构企业家和高层决策者的图书《解剖胜利的力量》,新加坡檀香SPA会所推出的限量版翡翠卡,中华香菸的节日断货现象,茅台酒的不断涨价等等,都是饑渴行销的具体体现。
2007年4月13日,H&M在上海淮海中路开设内地第一家销售店,市民彻夜排队。2010年5月15日,优衣库上海全球旗舰店开幕,南京西路上已是彻夜排队的人群。2010年11月23日,Lanvin for H&M 限量款全球发售,H&M店门口排起长队,众人疯狂抢购。[1]H&M淮海中路店开业前,保全就曾透露,其实有些人是组织来的,而昨天晚上H&M前排队的人群再次证明,潮人是极少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