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共和国)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共和国)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共和国)

马尔地夫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dives,原名马尔地夫群岛),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离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约200个岛屿有人居住。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小的国家。

马尔地夫东北与斯里兰卡相距675公里,北部与印度的米尼科伊岛相距约113公里,马尔地夫南部的赤道海峡和一度半海峡为海上交通要道。

2018年8月30日,援马尔地夫中马友谊大桥项目开通仪式隆重举行。马尔地夫总统亚明和中国政府代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王晓涛,共同为大桥开通揭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马尔地夫共和国 
  •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 简称:马尔地夫
  • 所属洲:亚洲
  • 首都:马累 
  • 国庆日:1965年7月26日
  • 国歌:《团结一致向我们的国家致敬》
  • 国家代码:MDV
  • 官方语言:迪维希语(Dhivehi) 
  • 货币:拉菲亚(Rufiyaa) 
  • 时区:UTC+5(无夏时制)
  •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 国家领袖: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萨利赫
  • 人口数量:44万(截至2019年1月)
  • 人口密度:1391.6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马尔地夫人
  •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逊尼派
  • 国土面积:9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 
  • GDP总计:42.24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8601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960
  • 国际域名缩写:.mv
  •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 国树:椰子树
  • 国花:粉玫瑰
  • 人类发展指数:0.702
  • 主要学府:马尔地夫国立大学

历史沿革

文献记载
历史记载马尔地夫起源于12世纪,但文学作品和考古却发现马尔地夫的历史可追溯到先伊斯兰教时代。马尔地夫曾是那些出海远航的伟大探索家们的中转站,这远远早于欧洲航海史。
第一次提到马尔地夫是在二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托勒密的着作中,其中他提到了斯里兰卡西面1378个小岛的地方,指的就是马尔地夫。自从那时起,许多航海家不断提及马尔地夫:14世纪末的Pappus Alexandria提到了Taprobane岛和1370个相邻的岛屿。底比斯人Scholasticus曾航行到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他提到了“一千个小岛和那里险恶的环境:因为那里的磁石海岸会导致铁皮船的触礁沉没”。
波斯商人Suleiman曾横跨印度洋,他写道:“在这个名为Herkend的洋面上有将近1900个岛屿,统治者是一个女人,财富不可记数”。他还曾跟随郑和的远航队在1433年到达东非,他在他的海岸调查中证实,商船来到马尔地夫进行贸易,购买这里的绳子。明朝时,中国人非常熟悉这些岛屿,称这里为“伏在水下的山脉”(流沙),并记载了这里的气候、地理和风土人情。
14世纪中叶,阿拉伯着名的旅行家伊本·巴图塔到达马尔地夫,详细地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历史变迁
公元前5世纪,雅利安人来此定居,佛教文化随之传入。
1116年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苏丹国,前后共经历了六个王朝。15世纪中叶,印度的坎瑙努拉王公控制马尔地夫。
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入侵。1513年,马尔地夫王室内部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矛盾,葡萄牙人乘机进行干涉,支持卡卢·穆罕默德取得王位,并迫使他同意葡萄牙殖民者在马累驻军筑垒。1518年马尔地夫人民一举消灭葡萄牙驻军,1552年再次击退殖民者的进攻。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1558年始,葡萄牙对其实行殖民统治。在塔库鲁法努领导下,1573年马尔地夫人民举行了起义,光复祖国并成立了苏丹国。
1645年,在锡兰岛的荷兰殖民者宣布马尔地夫属于其势力範围。1752年,印度军队再次入侵马尔地夫,次年法国以调停战争为由入侵马尔地夫。
18世纪又遭荷兰入侵,1796年英国人将荷兰人赶出锡兰。
19世纪30年代,英国殖民者利用马尔地夫上层贵族的内讧,在苏丹穆罕默德·伊马特·阿德·丁四世的支持下,进一步控制了马尔地夫。
1887年,英国锡兰殖民地的省长与马尔地夫苏丹签订条约,马尔地夫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1932年,马尔地夫改行君主立宪制。1934年,英国承认马尔地夫独立。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1953年,成为大英国协内的共和国。
1954年,议会决定废除共和国,重建苏丹国,实行总统制。
1954~1968年,马尔地夫再次成为苏丹国。
1965年,获得完全独立,那一年它也加入了联合国。该国实行联邦制,被选举的总统为国家元首。
1968年11月11日,通过全民投票宣布成立马尔地夫共和国,废除苏丹国,定伊斯兰教为国教。易卜拉欣·纳西尔就任总统。
1975年,加入伊斯兰会议组织。
1976年,加入不结盟运动。
2016年10月,马尔地夫宣布脱离大英国协。
2018年2月5日,马尔地夫总统亚明正式发布命令,从当天开始全国实行为期15天的紧急状态。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马尔地夫为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离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南北长820公里,东西宽130公里。。国土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马尔地夫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约200个岛屿有人居住。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气候特徵

马尔地夫位于赤道附近,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徵,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日平均最高温度31°C,最低温度26°C。

自然资源

马尔地夫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各种热带鱼类及海龟、玳瑁和珊瑚、贝壳之类的海产品。
马尔地夫及周围水域拥有700多种鱼类,生产鲣鱼、鲔鱼、龙虾、海参,还有少量的石斑鱼、鲨鱼、海龟和玳瑁等。最多的是珊瑚鱼,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行政区划

区划

马尔地夫全国分21个行政区,包括18个行政环礁及马累、阿杜和福阿穆拉三个市。行政区按环礁划分,小的环礁单独或几个组成一个行政区。每个环礁和大的居民岛都有当地民众选举出的管理委员会。全国共有20个环礁委员会,66个岛屿委员会和2个城市委员会。

首都

马累(Malé),位于同名的马累岛上,人口24.8万,面积1.96平方公里。马累的日最高温度31℃,最低温度26℃。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港口,经济上除了渔业及水产品加工外旅游业发展也很快,建有国际机场。
鸟瞰马累市区鸟瞰马累市区

国家象徵

国旗

马尔地夫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国旗由红、绿、白三种颜色组成。旗地为绿色长方形,四周为红边。红边的宽度为全旗宽度的四分之一,绿色长方形的宽度为全旗宽度的一半。 一牙白色新月位于绿色长方形的正中。红色象徵为国家主权和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的鲜血;绿色意味着生命、进步和繁荣,白色新月表示和平、安宁和马尔地夫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国徽

马尔地夫的国徽由一弯新月、一颗五角星、两面国旗、一颗海椰子树和绶带构成。新月和五角星表示马尔地夫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国旗象徵国家的权力和尊严,海椰子树代表人民的生计。底端的绶带上写着马尔地夫的传统名称。
马尔地夫国徽马尔地夫国徽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1月,马尔地夫总人口为44万,均为马尔地夫族。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为迪维希语(Dhivehi),上层社会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属逊尼派。

政治

政体

马为总统制国家。1978年,加尧姆当选总统,此后5次连任。随着时代变化,马民众要求民主和政治改革的呼声增强。2004年6月,时任总统加尧姆提出宪政改革方案。2005年6月,马人民议会通过实行多党民主制度的议案,宪政改革启动。2006年3月,马内阁批准加尧姆总统的民主改革路线图计画。2007年8月,全民公投决定继续实行总统制。2008年8月,新宪法正式生效,规定马为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伊斯兰教总统内阁制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有权任命内阁成员,但须经议会批准。所有议员通过选举产生,总统不再有任命议员的权力。建立独立的最高法院,总统不再是司法系统的最高长官。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归属人民议会、总统和法院。总统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内阁由副总统、部长和总检察长组成。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经议会批准。
2008年10月,马举行首次政党制下的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穆罕默德·纳希德在第二轮投票中击败连续执政30年的时任总统加尧姆,当选马宪政改革后首位总统。2012年初,马政局动荡,纳希德因反对党和民众示威抗议被迫辞职,副总统瓦希德接任总统。2013年9月,马举行宪政改革以来第二次总统选举。11月,进步党候选人亚明当选总统。
2015年3月,马民主党领袖、前总统纳希德因非法扣押刑事法院大法官一案被判处入狱13年。9月,亚明总统所乘快艇在马累码头髮生爆炸,时任副总统阿迪布因涉嫌与爆炸案有关被逮捕,并被议会弹劾。2016年10月,马执政党进步党公开分裂为支持现总统亚明和支持前总统加尧姆的两个派别。2017年3月,加尧姆宣布与民主党、共和党、正义党联合反对现政府。反对党联盟两次发起针对议长玛斯赫的不信任案,但未获议会通过。
2018年2月1日,马最高法院发布法令,撤销前总统纳希德等9名政治犯罪名,恢复12名反对党议员议席。亚明政府将此举定性为“司法政变”,宣布马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採取多种措施稳定局势。9月,马举行新一轮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萨利赫击败亚明总统胜选,成为马第七位总统。11月17日,萨利赫在首都马累国家足球场宣誓就职。

宪法

制定宪法
宪法于2008年8月生效。规定马为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伊斯兰教总统内阁制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归属人民议会、总统和法院。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内阁由副总统、部长和总检察长组成。除副总统以外的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经议会批准。
宪政改革
马民众要求民主和政治改革的呼声增强。2004年6月,时任总统加尧姆提出宪政改革方案。2005年6月,马人民议会通过实行多党民主制度的议案,宪政改革启动。2006年3月,马内阁批准加尧姆总统的民主改革路线图计画。2007年8月,全民公投决定继续实行总统制。2008年8月,新宪法正式生效。10月,马举行首次政党制下的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穆罕默德·纳希德在第二轮投票中击败连续执政30年的时任总统加尧姆,当选马宪政改革后首位总统。2012年初,马政局动荡,纳希德因反对党和民众示威抗议被迫辞职,副总统瓦希德接任总统。此后,纳希德质疑瓦接任总统的合法性,要求提前举行总统大选。瓦坚持于2013年9月任期结束时举行大选,并已组建新内阁,政局趋稳。
马尔地夫发生军事譁变马尔地夫发生军事譁变
根据马尔地夫选举委员会2013年11月16日公布的对98%选票的计票结果,进步党候选人阿卜杜拉·亚明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当选新总统。

议会

人民议会(People's Majlis)为马立法机构。实行比例代表制,全国划分为87个选区,每个选区选举产生1名议名,总共87名议员,任期5年,各行政区议员人数由当地人口数决定。本届议会于2014年3月选举产生。议长加西姆·易卜拉欣(Gasim Ibrahim),共和党党员,2018年11月当选。马将于2019年4月举行议会选举。
马累中心广场马累中心广场

政府

本届内阁成立于2018年11月,目前主要内阁成员包括:副总统费萨尔·纳西姆(Faisal Naseem),外交部长阿卜杜拉·沙希德(Abdulla Shahid),国防部长玛丽亚·艾哈迈德·迪迪(Mariyam Ahmed Didi),内政部长谢赫·伊姆兰·阿卜杜拉(Sheikh Imran Abdulla),财政部长易卜拉欣·阿米尔(Ibrahim Ameer),国家规划和基础设施部长穆罕默德·阿斯拉姆(Mohamed Aslam),艺术、文化和遗产部长尤姆娜·穆蒙(Yumna Maumoon),旅游部长阿里·瓦希德(Ali Waheed),经济发展部长费亚兹·伊斯梅尔(Fayyaz Ismail)等。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司法

马尔地夫宪法规定司法权归属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和审判法庭。

政党

2005年6月马启动宪政改革后,人民议会通过实行多党民主制度的议案。马内政部陆续接受多个政党的注册,包括进步党(Progressive Party of Maldives)、民主党(Maldivian Democratic Party)、共和党(Jumhoree Party)、马尔地夫发展联盟(Maldives Development Alliance)、人民党(Dhivehi Rayyithunge Party)、正义党(Adhaalath Party)等。
马尔地夫图片马尔地夫图片

政要

总统: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萨利赫,1962年生,1995年起长期任议员,曾参与起草马2008年宪法。2003年参与创建民主党,2011年起任该党议会党团领袖。2018年11月17日宣誓就职马总统。 
议长:加西姆·易卜拉欣,1950年生。1990年起长期任议员,曾任财政部长、货币管理局局长和内政部长等职。2008年创立共和党,任党领袖。2018年11月通过议会补选任议长。

经济

概况

海底景象海底景象
旅游业、船运业是主要经济支柱。马尔地夫经济结构单一、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经济基础较为薄弱。2011年以前,曾被列为世界最不已开发国家。通过多年努力,马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成为南亚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也有较大提升。
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46.4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671.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9%。
货币名称:卢菲亚(Rf,Rufiyaa)。
汇率:1美元≈15.4卢菲亚。
通货膨胀率:2.8%。
(资料来源:马尔地夫货币管理局)

农业

马尔地夫土地贫瘠,农业较落后。椰子生产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约有100万棵椰子树。其他农作物有小米、玉米、香蕉和木薯。随着旅游业的扩大,蔬菜和家禽养殖业开始发展。2016年农业产值为8.07亿卢菲亚,占GDP约1%。

製造业

马尔地夫仅有小型船舶修造,及海鱼和水果加工、编织、服装加工等手工业。

渔业

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鲔鱼、鲣鱼、鲛鱼、龙虾、海参、石斑鱼、鲨鱼、海龟和玳瑁等。鱼类主要出口中国香港、日本、斯里兰卡、新加坡和中国台湾,2016年渔业产值为22.4亿卢菲亚,占GDP4.1%。

旅游业

马尔地夫旅游业是第一大经济支柱,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25%左右。现有135个旅游岛,3.85万张床位,入住率61.2%,人均在马停留时间6.2天。2017年旅游业产值66.81亿卢菲亚,同比增长3.3%。2017年外国赴马游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8%。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运输业

海运业主要经营香港到波斯湾和红海地区及国内诸岛间的运输业务,中国、斯里兰卡、印度、新加坡、阿联、南非及一些欧洲国家有定期航班往返马累。2016年运输业产值约39.9亿卢菲亚,占GDP的7.2%。

对外贸易

马尔地夫主要出口商品为海产品和成衣,主要进口商品为食品、石油产品、纺织品和生活用品。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中马自1981年开始经贸合作关係。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6年,中马双边贸易总额为1600万美元,同比下降5.7%。其中,中方出口1540万美元,同比下降9%;进口60万美元,同比增长2107%。
自1972年,中国一直坚持向马尔地夫提供无偿援助。1985年,中国公司开始进入马尔地夫承包工程市场和劳务市场。截至2006年底,我公司在马承包劳务契约额累计6062万美元,完成营业额5354万美元。其中2006年,我在马新签承包工程及劳务契约额381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86万美元。
中马还在其他领域开展交流合作。2000年9月20-30日,应中央军委邀请,马尔地夫国防和国家安全部长阿卜杜勒·萨塔尔·安马里对华进行友好访问,这是中马两军首次正式交流。1998年5月18日,马尔地夫政府与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民航班机过境协定。2004年3月28日,双方签署两国政府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2006年10月,马尔地夫政府任命杨桂生先生为驻上海名誉领事。2007年4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开闢上海至马累的定期航线。2010年七月,川航开通成都至马累的定期航线。

财政金融

2017年财政收入208.1亿卢菲亚(包括国际援助),财政支出222.3亿卢菲亚,财政赤字14.1亿卢菲亚,外汇储备5.86亿美元。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商品为海产品,主要进口商品为食品、家具、石油产品、电子产品、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建材、纺织品和生活用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有阿联、新加坡、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2017年,出口额为3.18亿美元,进口额为22.23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9.05亿美元。

文化

语言

马尔地夫官方语言为迪维希语,政府档案和法律均用迪维希语写成,少数有英文版本。上层社会通用英语。

节日

独立日:7月26日(1965年)

宗教

马尔地夫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居民岛上不食猪肉,不饮酒,妇女出行必须穿遮体长裙,男士不能穿短裤。外国游客在度假酒店内不用遵守此规定,但到了马累等当地居民岛,就必须入乡随俗了。马尔地夫居民大多是虔诚的穆斯林,讲礼貌、重礼节、淳朴好客,每天会进行五次祷告。而星期五的伊斯兰教主麻日则是他们每周的星期假日,商店、学校和公共场所都会在这一天关门歇业。
马尔地夫融合来自古代世界各地的海上移民所带来的丰富、多元的文化;当地传统音乐与舞蹈则深受东非文化影响,如击鼓与乐曲等;另受南亚文化影响,当地的饮食文化尤其凸现;马尔地夫的妇女则不同于南亚次大陆国家普遍对女性採取的隔离主义,而是活跃在主要社会活动中。首都马累的政府、军队、警察局等机关皆可见其影蹤。而在其他原住民岛中,男人终年漂泊于海上捕鱼讨生活,女性则扮演持家照顾老少的角色。毕竟群岛国家,海洋是原住民终年所依存的资源,故海洋子民自然以海洋文化来呈现这支独立民族的风情了。
马尔地夫裸泳是违法的。

习俗

由于宗教习惯,马尔地夫人不吃猪肉,不饮酒。传统上当地居民以鱼、椰子和木薯为主食,但随着经济发展,大米、麵粉等进口食品已成为主食。
作为穆斯林国家,国民每天祈祷5次。

交通运输

马尔地夫主要交通工具为船舶。汽车、机车为主要陆上交通工具。
马尔地夫基于环境因素,境内无法建设铁路,民航事业不发达。设有易卜拉欣纳西尔国际机场。有7条国际航线和11条包机航线通往马累,斯里兰卡、印度、新加坡、阿联、南非及一些欧洲国家有定期航班飞往马累。

军事

国防

马尔地夫的国防体制十分独特,全国没有陆军,没有空军,没有海军,也没有警察和海上巡逻队,只有一支準军事性质的国家安全卫队。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国家安全卫队的前身“西法恩”只担负军事礼仪任务。进入60年代后,政府赋予“西法恩”新的使命,并开始担负其他方面的军事任务。70年代“国家安全卫队”名称启用后,这支部队才被赋予了陆军、警察和海上巡逻等多种职能,并承担了维护国内安全、防止领海水域的非法捕鱼和走私等重要任务。
马尔地夫军装马尔地夫军装
2006年4月,“国家安全卫队”正式更名为“马尔地夫国防部队”,职责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保护根据宪法选举产生的政府不受威胁和侵犯,快速应对紧急事件及捍卫宪法和法律权威。
马多次与美国等国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内容包括海上搜救、打击海盗等。

军力

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这支準军事部队已发展到1000人左右。1988年发生的未遂军事政变,使马尔地夫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军队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军队的实力迅速扩充。随着国内局势的相对稳定及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为了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马尔地夫对军队进行了精简,从而使部队战斗力跃上新台阶。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马尔地夫国家安全卫队组建以来,先后参加了1962年平息南方“苏瓦代夫共和国”的分裂,粉碎1988年军事政变和2001年国内骚乱等多次作战任务,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社会

人民生活

马尔地夫大部分居民以鱼、椰子和木薯为主食,近年来粮食食品有所增加。

教育

实行从学前到高中毕业的免费教育。成人识字率为98.94%。2017年,马尔地夫共有376所学校,在校学生87788人,教师8957人。马尔地夫国立大学是马唯一大学。各环礁设有一个教育中心,主要向成年人提供非正规文化教育。

医疗

马尔地夫医疗卫生较落后,全国有23家医院,最大的医院在马累。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马为无疟疾国家。婴儿年出生率为19‰,人均寿命男士为73岁,女士为74.7岁。

新闻出版

马尔地夫传统纸质媒体逐渐退出市场,主要媒体纷纷转向网路化,影响较大的有Sun Online,Avas,Vnews,Mihaaru,Raajje News,Maldives Independent等,大部分系迪维希语。“马尔地夫之声”电台建于1962年,用英文和迪维希语对全国广播。马尔地夫电视台于1978年3月建成启用,同年修建了卫星通讯站,可通过卫星转播世界各地节目。

外交

外交政策

马尔地夫是大英国协国家。2016年10月,马政府宣布因受到大英国协不公正待遇,决定退出大英国协,2018年马新政府上台后,又决定重返大英国协。同16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係。奉行和平、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同所有尊重马独立和主权的国家友好,重视发展与中国、印度、沙乌地阿拉伯、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关係。大力争取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援助。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活动,2011年成功举办第17届南盟峰会。
马尔地夫是“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主要代表国,2015年起担任联盟轮值主席国。强调气候变化事关小岛屿国家的生存权,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对马造成的威胁。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京都环保议定书》、《保护海洋生物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多边协定。
近年对外交往活跃。2016年3月,亚明总统访问马来西亚,4月访问印度,10月访问沙特。2017年5月,亚明总统赴沙特出席“阿拉伯伊斯兰美国峰会”,10月访问阿联。2018年12月,萨利赫总统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2019年1月,萨利赫总统非正式访问斯里兰卡,随后访问阿联。

对外关係

同中国的关係
一、双边政治关係
马尔地夫马尔地夫
中国史称马尔地夫为“溜山国”或“溜洋国”。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和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率领商船队两度到马。永乐十四年后,马国王优素福三次遣使来华。郑和的随行人员马欢所着《瀛涯胜览》和费信所着《星槎胜览》中,对马地理位置、气候、物产、风俗民情等,都有详实记载。马累博物馆陈列着当地出土的中国瓷器和钱币,反映了历史上中马友好往来和贸易关係。后因殖民者侵略,中马关係中断了几个世纪。
20世纪60年代初,中马驻斯里兰卡使节开始往来。1972年10月14日中马建交,中国驻斯大使兼任驻马大使。2011年11月8日,中国驻马使馆正式开馆。马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与台湾发展官方关係,在涉藏、涉疆、南海等问题上支持中国立场。马总统加尧姆(1984年、2006年)访华。议长哈米德(2001年)访华。黄华副总理兼外长(1981年)、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陈慕华副委员长(1997年)、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1999年)、傅全有总参谋长(2001年)、朱镕基总理(2001年)、吴仪副总理(2004年)、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吴官正书记(2004年)和李肇星外长(2005年)等先后访马。
中马近年来继续保持友好交往势头。2010年,马总统纳希德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世博会活动。2011年,马议长沙希德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马。2012年9月,瓦希德总统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马。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访马。2014年6月,马副总统贾米尔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8月,马总统亚明来华出席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9月,习近平主席对马尔地夫进行国事访问,同亚明总统一致同意构建中马面向未来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係。2015年6月,亚明总统来华出席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赴马出席马尔地夫独立50周年庆典。10月,马副总统阿迪布来华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并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共同出席中国-马尔地夫投资论坛。11月,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分别访马。2016年4月,海军副司令员田中中将访马。5月,张德江委员长在香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会见玛斯赫议长。6月,马尔地夫作为主题国参加在昆明举办的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玛斯赫议长率团出席。8月,王毅外长过境马尔地夫,会见马外长阿西姆。10月,玛斯赫议长赴重庆出席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12月,玛斯赫议长对华进行正式访问。2017年1月,马尔地夫外长阿西姆对华进行正式访问。12月,马总统亚明对华进行国事访问。2018年8月,中国政府代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王晓涛出席中国—马尔地夫友谊大桥开通仪式。11月,习近平主席特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出席马总统萨利赫就职典礼。
二、双边经贸关係
中马经贸合作关係始于1981年。当前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中马建有经贸联委会机制,首次会议于2014年12月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会议于2015年9月在马举行。中马自贸谈判于2015年12月正式启动,2017年9月结束,12月正式签署中马自贸协定。中国对马出口商品主要包括建材、机械设备、交通工具、通信设备、家具、箱包、纺织品等,从马尔地夫进口商品主要为水产品。2017年,双边贸易额2.9636亿美元,同比下降7.7%。其中中方出口约2.9574亿美元,同比下降7.9%,进口62万美元,同比增长160.2%。中马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中马友谊大桥竣工并投入使用,马累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完成跑道铺设和试飞部分,拉穆环礁连线公路项目和住房二期项目均竣工交付。
三、旅游合作
2002年,马尔地夫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自2010年起,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马第一大旅游客源国。2017年,中国赴马游客30.6万人次。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重庆、武汉、郑州、香港等地同马累间分别开通了直航或包机往来。2018年7月,中国—马尔地夫旅游合作论坛在马举办。
四、其他领域交流与合作
中马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电、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我国自2001年开始向马尔地夫提供政府奖学金。2010年4月,两国教育部签署教育合作协定。2017年,在华学习的马尔地夫留学生总数为208名,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30名,自费留学生178名。截至目前,我方共向马派出汉语教师2名,汉语教师志愿者7名。
2007年,双方签署中马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中国多个艺术团先后赴马访演。2015年12月,《蔚蓝丝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在马累举办。2017年2月,为庆祝中马建交45周年,文化部组派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江苏省艺术团赴马举办“欢乐春节”演出。5月,文化部邀请5位马青年艺术家来华採风创作并举办作品展。
2009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中、英文国际频道(CCTV4/9)在马旅游岛开播。2013年10月,中央电视台摄製组赴马拍摄《魅力马尔地夫》纪录片,并于2014年2月播出。2016年11月,马广电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访华。2017年6月,马方派团来华出席2017亚洲媒体峰会。
2013年6月,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对马进行友好访问,为马民众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2014年9月,中马双方签署关于卫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1月、2017年9月,中国两次派遣”光明行“医疗小组为马尔地夫200余名白内障患者实施治疗手术。2014年12月,马尔地夫首都马累水厂发生火灾,民众饮用水告急,中方紧急向马援助大量淡水。2018年7月,我向马援助一艘救护艇。
2015年12月,云南省同马尔地夫经济发展部在马累举办首次合作工作会谈。2016年7月,苏州市同马累市缔结友好城市关係。2017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同马累市缔结友好区市关係。
同印度的关係
1965年马尔地夫独立以后,与印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关係非常密切。新政府上台后,亚明总统首访国家为印度。
同英国关係
2016年10月13日,马尔地夫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马尔地夫政府决定脱离大英国协。
同伊朗的关係
马尔地夫2016年5月17日宣布,决定断绝与伊朗长达40年的外交关係,称这是因为伊朗的政策“对地区和平与安全造成极其有害的影响”。据报导,马尔地夫外交部当天发表的声明说,波斯湾地区的和平也与这个岛国的和平、稳定和安全息息相关。
同卡达的关係
2017年6月5日,马尔地夫宣布与卡达断绝外交关係,这是第一个非中东地区国家与卡达断交,是继埃及、沙特、阿联、巴林、叶门、利比亚政府之后第七个宣布与卡达断交的国家。

旅游

天堂岛

天堂岛是马尔地夫非常着名的度假海岛,在马尔地夫岛屿分级中属于第六级。天堂岛坐落在北马累北环礁,距离马累国际机场及首都马累大约9.6公里。岛的总长度为931米,宽为250米,走一圈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电影《日落之后》就是在天堂岛拍摄的。

太阳岛

是马尔地夫最大的休闲度假村,距马累需行船4小时。这个岛据称有上百万年的历史。
马尔地夫太阳岛马尔地夫太阳岛

双鱼岛

该岛是2001年,2002年及2006年的“最佳海滨奖”得主,拥有长达2公里的洁白美丽的海滩,设施现代舒适。OLHUVELI岛位于马累环礁南部,距离机场岛34公里,从马累国际机场乘坐高速艇到奥威丽海滩饭店仅需45分钟,白天夜晚都可航行。
双鱼岛双鱼岛

拉古娜岛

拉古娜岛只有度假行家才知道的拉古娜岛,是电影《青春珊瑚岛》和《重回蓝色珊瑚礁》的拍摄地。拉古娜岛虽遗世独,但海滨度假小屋的设计细腻精緻,保留文明色彩,设备齐全,雅致,给人有如在自己家里般的舒适感。
拉古娜岛拉古娜岛

卡尼岛

卡尼岛位于印度洋上的马尔地夫。多个小珊瑚岛组成了这个奇妙的没有城市感念的岛国。踏上卡尼岛的那一刻起,似乎真的走进了天堂的后花园,一切都是美的那幺自然,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club medclub med

玛娜法鲁岛

是休闲式度假村,拥有着马尔地夫的传统,同时与朴素、高雅亚洲风情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个度假村让您在马尔地夫享受到宁静舒适的服务。圆滑的、现代的、迷人的玛娜法鲁岛海滩度假屋为您提供了一个无比豪华的舒适环境。每一间别墅和套房都提供有私人游泳池,完全私人的和一个私人管家为您提供完善的、周到的服务。

白金岛

白金岛(Hudhuran Fushi)在北马累群岛,距离马累26公里,从马累国际机场坐快艇30分钟就到酒店了。衍生词Hudhu意思是“白色的”,“Ran”的意思是“金子”,Hudhuran Fushi又被称为“白金岛”。白金岛酒店环绕于茂盛的棕榈树之中,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种类的热带动物与植物。

阿雅达岛

阿雅达岛坐落在马尔地夫卡夫大鲁环礁上。度假村占地15公顷,覆盖着自然原生的植被,常年不断地向游客展现着充满马尔地夫气息的景观。您可以躺在带泳池套房的阳台上和泳池边,静静的饱览这如蓝宝石般闪耀的海洋,身临其境的体验阿雅达岛给您带来的无限意境。

哈库拉岛

哈库拉岛位于美慕环礁,是环礁内第一所建立的度假村,距离首都马列130公里处,周围无污染的环境,与清澈的海水和蓊郁的树林,加上邻近珊瑚礁潜点多,可从事潜水与水上活动很多。珊瑚岛本身是一个长形的岛屿,是一个极其清澈的湖泊,长有茂盛的植物,是一个度假的天堂,给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美食美食

丽莉岛

丽莉岛位于南阿里环礁,2009年4月重新开业。丽莉海滩度假村享有一个很大的世界性的声誉,其原始的海滩,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和异国情调的房型距离岸边仅数米。壮观的阿里环礁拥有世界上的一些接近的最令人惊奇的潜水地点有利位置。

入境须知

货币兑换
马尔地夫货币为Rufiya(RF),亦称马尔地夫卢比。1RF可兑换港币1元左右;1美元可兑换10-11RF(视汇率变化而定)。一般酒店使用美金为主,大部分度假小岛均接受通行的信用卡。首都马累则二者都通行。游人最好随身带上一些小面额的美元,方便零用。按当地惯例,每天收拾房间及晚餐时,各需付小费1美金。
入境规则
旅客入境所携带的私人物品不用付税,另可携带香菸200支。军火、武器、色情刊物、毒品及酒类都严禁入境。返回香港时,每人只限带香菸19支。
签证说明
马尔地夫提供30天的免费落地签证,到达以后填写一张入境卡即可。
落地签证通常有以下要求:
1、护照有效期在六个月以上;
2、至少有一到两页的空白页,很多国家要求两页;
3、有返程机票或者继续旅程的机票;
4、一定数量的现金、旅行支票和国际信用卡等能够证明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旅行。
机场税
由马尔地夫离境,大人及儿童一律需付10美元。已经不用支付。
安全须知
1、赴马尔地夫旅游,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并注意如下事项:
海底餐厅海底餐厅
(1)赴马尔地夫前务必办妥相关人身、医疗保险。(2)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溺水自救方法,提高自救能力。(3)马尔地夫小岛周围浅滩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危险很大。下水前须先向岛上救生员、潜水教练等专业人员了解水域情况及注意事项,切勿急于下水。(4)严格遵守岛上的相关规定,切勿在非游泳区游泳,并以结伴下水为宜,注意相互照应。(5)如参加潜水等旅游项目,须熟知水性,并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掌握呼吸器、脚蹼等的正确使用方法,水性不好者,建议不要参加。(6)马尔地夫法律严禁游客捕捉、採摘海洋生物,或携带出境。
2、不要与陌生人搭讪,拒绝陌生人所提供的服务,以免遭受欺诈被人利用。
3、有疾病史的游客,务必随身备好药品。
4、现金、证件及其他贵重物品千万不可放进託运行李内,一定要贴身携带,刷信用卡时,不要让卡离开自己的视线。
5、乘船或水上飞机前往度假岛时,请一定看管好随身的行李,不要让行李离开自己的视线;抵达度假岛码头后,请及时清点行李数量,以免丢失。
6、出发马尔地夫前最好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如果发生意外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7、马尔地夫旅途中儘量少带现金,不要将钱放在行李中,要贴身保管。最好到正规商店购物,买了东西要发票证明。
8、重要证件护照、信用卡、机船车票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出发马尔地夫前最好各複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证件时也不要轻易答应,应报告领队处理。如领队不在场,可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或工作证件,否则应予拒绝。若对方是警察,也应记下其证件号、胸牌号和车号。
9、在马尔地夫旅游过程中,游客应当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着的证明材料,如旅游契约、旅游发票、景点门票、医疗单据等,不要仅凭口头承诺。必要时,消费者可将与旅行社进行商谈交涉的过程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用。遇到侵权更要及时向旅行社、消费者协会、旅游质量质监所等机构反映。

国土沉没

未来发展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绘製出了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后马尔地夫群岛的海平面曲线图,描绘出过去一万年间马尔地夫群岛的变迁,这一成果有助于研究马尔地夫群岛未来的“沉浮”命运。通过研究在马尔地夫群岛附近获取的岩芯,该校研究人员发现,一万多年前,由于北半球冰盖大量融化,马尔地夫群岛的海平面以每千年15米的惊人速度急剧上升。而同一时期,马尔地夫地区的珊瑚岛礁也快速生长,因而没有被海水淹没。在大约6000年至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速度急剧减缓到每千年2米;而在过去6000年中,海平面上升速度再次下降到平均每千年25厘米,在这一时期,马尔地夫地区可能首次出现了一批岛屿。
研究人员指出,在一般情况下,珊瑚礁的生长速度应该赶得上未来100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但两种因素对珊瑚礁的生长有极大负面影响:一是全球极端高温天气会破坏珊瑚礁;二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强会增加海洋的酸性,对珊瑚礁群的架构造成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关于马尔地夫群岛将来是继续存在,还是像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许多暗礁小岛那样沉入大海的问题,还有待研究揭示。
沉没倒计时
从高空望去,马尔地夫不愧为印度洋上的一串明珠:1190个苍翠群岛镶嵌在蔚蓝海面上,如同珍珠一样光彩夺目,难怪这里被称为“人间天堂”。不过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马尔地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8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如果联合国对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计算準确的话,最快一个世纪这些岛屿将被海水逐一吞噬。
右图为2009年10月17日,马尔地夫召开全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所有与会部长戴上水中呼吸器在海底开会的情景,再一次引发了对全球变暖的关注。马尔地夫以珊瑚礁和阳光沙滩闻名于世,平均海拔不到海平面以上一米。科学家已经警告称,100年内,马尔地夫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水下会议水下会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