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Chongqing Yucai High School)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庆市中国小计算机教育示範学校、重庆市教学质量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国小德育示範学校。

学校始建于1939年7月,1978年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在重庆的第一所省属重点中学,1997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育才中学”,2006年11月,学校被第29届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範学校。

据学校官网2015年9月显示,学校占地近10万平方米;开办有145个教学班,学生8000多人,教职工560人。

2016年6月6日,重庆育才中学老师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髮高考红包,寓意考试顺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 外文名:Chongqing Yucai High School
  • 简称:育才中学
  • 校训:求真 乐群 行知 创造
  • 创办时间:1939年7月
  • 类别:公立高中
  • 现任校长:张和松
  • 知名校友:李鹏、陈贻鑫、张晓兰
  • 所属地区:中国 重庆市 九龙坡区
  • 主要奖项:重庆市教育质量先进集体 
    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範学校 
  • 创办人:陶行知
  • 学校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92号
  • 邮编:400050
  • 主管单位: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
  • 官网:http://www.cqyc.com/

办学历史

1939年7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合川区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
1945年秋,育才学校迁至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
1950年春,学校迁至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更名为“重庆育才学校”。
1951年,学校更名为“重庆育才中学”。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1952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十三初级中学”。
1953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二十初级中学”。
1954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重庆第二十中学”。
1978年,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局确定为重庆的第一所省属重点中学。
1981年,学校恢复校名为“四川省重庆市育才中学”。
1997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育才中学”。
2006年11月,学校被第29届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範学校。
2007年3月,学校被成都军区命名为“国防生源基础学校”。
2008年9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语言文字工作示範学校”。
2015年7月16日,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直属2所国小、7所完全中学属地管理实施方案,重庆育才中学下划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管理。

教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5年9月28日,学校占地近10万平方米,有145个教学班,学生8000多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9月28日,学校有400多名专职教师,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重庆市名师2人,重庆市首批学科带头人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学研究员、特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134人,市级骨干教师42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孙朝云
重庆市名师(2人):杜东平、刘元强
重庆市首批学科带头人(1人):熊少华
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杜东平
中学研究员(6人):严湘冬、郑黎、熊少华、王新莉、刘元强、杜东平
特级教师(6人):陈琪、孙朝云、宋锋、张莉、刘晓琴、董彦

硬体设施

据学校官网2015年9月显示,学校占地近10万平方米,有塑胶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教学大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逸夫图书综合楼、电子阅览室、网路微机室等设施设备。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2年高考,该校606人(高三考生共1100人)考上重本,600分以上96人,最高685分。
2013年高考,该校理科学生上重本线598人,占理科人数66.4%,文科上重本线213人,占文科人数52.8%。其中李爽、王旭冉、吴佼弈、张芮迪、王倩、潘悦等6人上北大清华线,班主任李祖明班上一同学考入清华大学。
2014年高考,该校学生清华、北大上线人数19人,录取10人,其中谢玙,雷孟铼,黄华洋,胡小龙,张婷,陆薪莲6名同学被北大录取,袁国萍,范云倩,程迟,李鑫4名同学被清华录取。重点上线人数996人,重点升学率71.4%。
2015年高考,该校重本上线人数1198人,其中理科861人,文科337人。9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
  • 学科竞赛
2012年3月,在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该校何宣力、胡钰涵同学获一等奖。
2014年,在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实验嘉年华”全国展示交流活动中,该校冯峻峰同学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颁发的物理科学实验金质奖章,刘茁同学获得物理科学实验银质奖章。
杨柳同学的小发明“捲筒纸取芯器”获全国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重庆唯一),并获得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4年9月,在第31届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该校高三学生唐楚哲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物理奥赛冬令营,代表重庆参加全国决赛。
2015年10月,在第十四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该校李松林同学获全国一等奖,黄紫陌、马姣姣、陈香凌、李谊同学获西南赛区一等奖,高小岚、余静、李阳杰、李沛洋获西南赛区二等奖,李柯燃、刘惜菡、张聚霄、王丝绢逸获西南赛区三等奖。
  • 艺体竞赛
2012年3月,在“2012年重庆市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该校初二年级陈羽若同学和初一年级甘羚同学获女子13-14岁组双打第四名,达到国家网球二级运动员标準。
2014年,在全国中学生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中,该校健美操队获得啦啦操规定套路比赛一等奖。
2014年,在重庆市青少年高尔夫球锦标赛中,该校学生庄主、刘桢阳分获冠、亚军,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2014年,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该校高—10班聂银夺得跳远金牌,初二10班雷皓然夺得3000米铜牌,初二16班李曼丽,初二2班万吉程,初二7班杨皓分别夺得铅球、100米、跳高第七名,初三2班李健行夺得5000米第八名。
2015年3月,在全国U19青少年排球比赛中,该校男排夺得第11名。
2015年10月,在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该校校男排夺得冠军,侯文栋、范飞越、蒋学鹏、陶宇、黄涛、赵沁峰6名主力队员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2015年10月,在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中,该校初一男足国中组比赛(北区)亚军。
2015年11月,在九龙坡区第三十一届“九龙杯”中学生田径赛上,该校田径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2015年11月,在重庆市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该校男排夺得第一名。
2015年12月,在由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国小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该校学生李若语电子绘画作品《梦想远征》获全国一等奖,曾荣祥、曾言延获机器人项目全国一等奖。
2016年5月,在九龙坡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该校足球队以全胜成绩进入决赛,决赛中再以1-0夺得冠军。

教师成绩

据学校官方网站2015年11月显示,该校在“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实验研究》,并获得2004年重庆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改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十五”期间,学校相继开展了多个课题研究,包括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一级子课题《西部地区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管理的研究》、西南师大基础教育中心全国重点课题的一级子课题《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以及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市示範性高中建设研究》的一级子课题《以当代生活教育为特色的示範性高中建设研究》。
2009年,学校承担并结题的“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研究”这一课题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中国小类)一等奖。
2012年3月,在重庆市“师元杯”高中语文赛课决赛中,贺薛毅老师获得第一名。
2015年9月,该校王田丽老师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
2015年9月,在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暨同课异构教学大赛中,该校杨霞、刘梦倩老师在大赛中获一等奖。
2015年10月,在重庆市国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中,该校罗志强等多名老师获得奖项。
2015年11月,在江苏苏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赛中,该校刘冬梅老师获得全国一等奖。
2015年12月,在重庆市化学优质课评比暨展示系列活动中,该校沈力老师获得科学故事会演讲大赛一等奖、赵镭老师获得教育故事会演讲大赛二等奖。
2016年5月,在重庆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该校信息中心沈菊颖老师获重庆市一等奖。
(备注:以上为部分教师成绩)

学校荣誉

学校1957年被评为重庆市勤工俭学先进集体,1963年被评为重庆市百面红旗之一,成为教育战线上唯一的红旗单位,1978年被四川省教育局确定为在重庆的第一所省属重点中学,八十年代中期获得了省市"双文明单位"称号,后被评为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重庆市中国小计算机教育示範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卫生单位、重庆市民主管理示範学校、重庆市教学质量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国小德育示範学校、重庆市卫生与健康促进示範学校、重庆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招收艺术特长生试点校、重庆市平安校园、重庆市依法治校示範校、重庆市中国小校园文化建设示範学校等。2006年11月,学校校被第29届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範学校;2007年3月,学校校被成都军区命名为“国防生源基础学校”;2008年9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语言文字工作示範学校”。
办学成果办学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9月,学校与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创办了重庆经开育才中学,与隆鑫集团联合创办了重庆育才成功学校,与恆大重庆公司创办了重庆双福育才学校。
学校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成立“中国育才学校联谊会”,实现全国育才学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学校与英国着名的海耶丝学校签订合作协定,扩大国际间的校际合作。学校国际部开设了美国精英班、英国雅思班、新加坡公立教育项目、西班牙培训项目、APU日本项目,同时与美国拉斯维加斯道森学校建立孔子课堂。

文化传统

校徽

陶行知先生解读校徽:
校徽校徽
“这是我们的校徽,圈有三种德行:一是虚心,代表学习;二是不断,代表工作;三是精诚团结,代表最后胜利。第一个圈表示全校一体;第二个圈表示全国一体;第三个圈表示宇宙一体。而且学校、国家、宇宙是互相联繫,息息相关,决不可能把它们彼此孤立起来意识。”
“三个圆圈校徽的意义之丰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有:(一)民族、民权、民生;(二)智、仁、勇;(三)真、善、美;(四)工学团;(五)教学做合一②;(六)自然、劳动、社会;(七)头脑、双手、机器;(八)迎接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九)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十)检讨过去、把握现实、创造未来;(十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我一时也数不完全。
三个环决定了之后,颜色又成了问题。当初是想採用黑色,因为它表现出钢铁一样的坚强,但是有机体的联繫,需要有生命的颜色才能表现出真正的意义。我们的三个环是三个连锁的红血轮,代表着有生命的学校、有生命的世界、有生命的历史都联成一体。”

校训

“求真 乐群 行知 创造”
校训校训
“求真”“求”有探索、寻取、想得到的意思。如《孟子》“求则得之”。“真”有真实、真诚的意思,与“伪”、“假”相对,如《汉书·宣帝纪》“假真不相混”,也有本原、自身的意思,如《庄子》“见利不忘其真”。组成“真相”一词,是指事物的真实情况,组成“真理”一词,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校训的“求真”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力求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校。当代习惯把求真务实连用,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态度,坚持重实际、说实话、乾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乐群”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朱熹解释“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根据朱熹的解释,敬业就是专心学业,乐群就是乐于与朋友相切磋。由此可知,“乐群”就是乐于与朋友之善者相处,可引申为乐于合群的意思。因此,校训的“乐群”就是校长乐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广大师生员工和睦相处,研讨学问,“教学相长”。有了这样诗意般的人文环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会持续健康发展。
“行知”是陶行知先生由信奉到否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行知”说,在教育实践中创立的唯物主义教育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教学做统一的教育主张。
“创造”就是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的理论,他说:“教育不能创造什幺,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教师的成功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表明育才中学要把实践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自己的治学态度和崇高使命。

校歌

《我爱育才,我爱中华》
词:龚思雪(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着名指挥家)、曲:陈贻鑫
中华是我的祖国,育才是我的家
校歌校歌
我爱育才,我爱中华
我们这群,这群年轻的学子
快快乐乐,融融洽洽
不分你,不分我,不分他
在生活中学习,在创造中长大
永远奔赴一个理想
爱满天下
中华是我的祖国,育才是我的家
我爱育才,我爱中华
我爱中华

校赋

《育才赋》
群山莽莽兮,大木苍苍;两江碧落兮,风气云扬;先生犹在兮,万世敬仰;育才亘古兮,万代流芳。根生晓庄犁宫,再兴古圣凤凰;念缔造之多艰兮,先生奔走,日啖十粒蚕豆为粮。『知行』而『行知』兮,以行为纲;『三创』而『四小』兮,民生以养。金声玉振,大师授课兮名流鸿儒济济;风翥龙骞,伟人解惑兮经天纬皇皇。天高而云淡兮,春日载阳;地厚而土肥兮,桃李芬芳。捐躯为国兮,慨当以慷。华蓥山三次起义,师生挺身躯血染沙场;解放碑率先举旗,同学昂头颅迎接曙光。长夜既旦兮,日出东方。百废待兴兮,建国正忙。东部筑城,西域拓荒。笔端作画,赞祖国江山多娇;高声赋诗,颂人民躬耕不遑。伟哉!鲲鹏展翅总理治国;壮哉!蛟龙抬头栋樑兴邦;鼎新革故高山仰止,万代千秋源远流长。承先辈宏志,创育才辉煌,门楣伟岸,如凤凰举翼迎旭日东升;群楼连环,似昆岗连绵昭名校气相。左右鲜花烂漫,上下梧桐成行,名师荟萃,献身教育事业,教人求真,推崇素质教育,改革正央;学子云集,钻研强国之术,学做真人,倡导德才兼修,书山翱翔。以人为本泽绿九畹,爱满天下润碧八荒。硕果纍纍,英才泱泱;拄天人杰,举世昭彰。志凌五岳,起万钧雷电风;胸涵四海,为千秋大业兴旺。转乾坤以造化神州,追日月为国富民强。侪辈后学永不怠兮,励精图治,矢志报国。育才精神得以永昌。
校园建筑 育才赋校园建筑 育才赋

校园文化

据学校官网2014年11月显示,学校有30多个学生社团,每年都开展富有育才特色的“创造节”、“科技周”、“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以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副校长
程静
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和松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廖万华
副校长
江明华、蔡春洪、魏蓉
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姓名
备注
李鹏
原全国人大委员长
杜鸣心
中央音乐学院陈贻鑫教授,着名指挥家、作曲家
卞祖善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家
伍必端
着名版画家
张晓兰
原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现甘肃省副省长
尹泽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总设计师
李发伸
原兰州大学校长
石应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罗冠宏
美国 key safey system 公司全球总裁
涂建华
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地理位置

地址:鸳鸯北路23号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