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摩帮巨头

摩帮巨头

摩帮巨头

摩帮巨头的起因是重庆摩帮,重庆摩帮是指重庆市的摩托製造群体,成为重庆的一纸重要名片,也造就出尹明善、左宗申一批摩帮巨头,上世纪80年代,“军转民”势不可挡,为民间资本大规模介入机车生产提供了政策支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摩帮巨头
  • 地方:重庆
  • 释义:重庆市的摩托製造群体
  • 代表人物:尹明善、左宗申

简介

摩帮巨头
指机车生业中,经济实力非常之大的人物. 主要有尹明善、左宗申等人。

崛起

作为三线建设製造基地的重庆,一批军品企业如嘉陵、建设、望江等转型生产民用机车,重庆摩帮的雏形就此形成。
在80年代,对于一般大众,汽车是奢侈品,自行仅仅用作距离的交通工具,快捷、方便的机车成为消费者的宠儿,也成为时尚的风向标。机车市场利润丰厚。重庆摩帮又给点阳光就灿烂,抓住市场需求量大这个机会,迅速崛起。
重庆摩帮的发展,是整个机车经济的发展,不但促进了从事机车生产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摩配企业的发展,这就为民营企业加入重庆摩帮降低了门槛。
90世纪初,是重庆摩帮的黄金时代,更多的民营企业拿到了入场券,占有一席之地,大批整车厂、配套厂在重庆纷纷冒出。从此,重庆摩帮成为重庆製造业的金字招牌。
力帆、隆鑫、宗申等机车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重庆成为中国最大的机车生产基地。
90年代后期至今,全行业价格战让重庆摩帮不堪重负。为了维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在残酷的竞争中,重庆摩帮的机车也不得不贴上被贱卖的草标,万元左右的畅销车只有3000多元。一浪高一浪的价格战也不过是挑战的开始。与此同时,机车市场由于130多个大中型城市明确规定“禁摩”,出现萎缩。二三线品牌的机车销售一度萧条,很多机车厂商撑不下去。
2005年,是一场行业洗牌,更是重庆摩帮的一个生死坎。“不转型,毋宁死”,重庆摩帮除了转型别无选择。摆在重尹明善们面前有两条路:
一是由“重庆製造”向“重庆创造”转型,注重自主研发、技术升级和品牌塑造,逃脱同质化过高的困局,以质量、品牌击中消费者的购买心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重庆摩帮远未达到瘦死的地步。左宗申开始在阵痛中蜕变。
二是调整战略,不要在“机车”这一棵树上吊死。2004年,重庆市政府曾发布《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重庆市的整车产销量将达到150万辆,销售收入将达1350亿元,重庆轿车生产比重也从25%提高到70%。汽车工业将成为重庆市工业经济最强有力的支撑之一。、
从2000年开始,尹明善向汽车行业进军了。他说,“汽车是机车的延伸,选择汽车做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无疑是明智的。”但力帆能否借力汽车延伸昔日机车的辉煌,还是个未知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