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口学院
汉口学院(Hankou University)位于江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画”牵头高校。
汉口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2000年9月的华中师範大学汉口分校,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更名为汉口学院,成为中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院校之一;2012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600余名,其中正教授70余人,副教授190余人;下设13个二级学院,开办33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武汉
- 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hkxy.edu.cn
- 中文名:汉口学院
- 英文名:Hankou University
- 简称:汉院
- 创办时间:2000年9月
- 类别:民办高校
- 学校类型:综合
- 属性:民办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 现任校长:吴崇恕
- 校训: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 主要院系: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部等
-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
- 学校代码:11800
- 主要奖项:全国示範性独立学院(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
全国改革发展优胜单位(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
历史沿革
2000年9月,学校建校,因为地处“武汉三镇”中的汉口,所以名为华中师範大学汉口分校,是一所按照全新的办学机制和管理模式运行的民办独立学院。
2003年,学校最终选址在武汉市江夏区,故整体迁往江夏区,沿用原校名。
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示範性独立学院"。
汉口学院

2007年,学校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单位”。
2008年,学校被授予湖北省唯一的“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
2010年,学校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更名为汉口学院,成为独立设定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1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学位专家组评审并通过,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学校成立“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製造协同创新中心”,为湖北省属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2014年,学校开始与华中师範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
2015年,学校获武汉市江夏区“2014年度文明单位”称号。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5月,汉口学院设有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开办33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
专业设定 | ||
院系 | 本科 | 专科 |
管理学院 | 财务会计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 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中外合办) |
文法学院 | 汉语言文学、法学 | 汉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套用技术、电子商务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升本)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机电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套用英语 |
经济学院 | 投资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 | 艺术设计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 |
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网路与新媒体 | —— |
国际交流学院 | 艺术设计(中外合办) | 艺术设计(中外合办)、工商管理(中外合办) |
职业教育学院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5月,汉口学院有专任教师600余名,其中正教授70余人、副教授19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00余人,约占专任教师的68%;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5人。
全国优秀教师:陈利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李振昆、何炎祥、汪国胜、黄德修、王礼平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5月,汉口学院有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1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画项目1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校级特色专业6个,校级特色课程8门;建有教学专业实验室70多个,学生固定实习基地70个。
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画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陶艺、计算机基础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电子商务概论
校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音乐学、英语
校级特色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翻译、高级英语、国际贸易理论、经济法学、旅游景观鉴赏、员工招聘、作曲与MIDI製作
●创业教育
2011年11月,汉口学院成立了湖北省高校首家创业教育学院,培养出艾厚宇、杨诚等多名创业典型,一些校友创业的公司资产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2015年,学校创业教育学院和近百家企业、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武汉青年企业家创业商会,为青年创业者搭建抱团发展、交流服务的平台。
●学生成绩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近5年来,汉口学院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创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艺术竞赛、武术竞赛等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共有2000余人次获奖,学校“旭日合唱团”摘取第七届义大利日瓦国际合唱节最高奖项特别奖和两项金奖;有600多人考取国内外重点大学研究生。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5月,汉口学院共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国际交流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汉口学院已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纽西兰国际太平洋学院、韩国檀国大学、 法国凡尔赛国立音乐学院、英国提赛德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校际联繫,并通过开展“2+2”、“2+3”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联合培养本硕学生。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和任教,建立了由学校资助的教师赴国外合作学校访问、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制。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5月,汉口学院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下设4个研究所。
中心名称 | 下设研究所 |
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製造协同创新中心 | 化光机电技术研究所 |
节智慧型电新技术及其装备製造研究所 | |
风光互补发电新技术及其设备製造研究所 | |
环境工程技术装备研究所 | |
资料来源: |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汉口学院出版学术专着和高校教材100余部,完成涵盖理、工、文、管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种奖项200多项。
2012-2014年,汉口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6项。2013年,学校发表学术论文305篇,出版专着、教材55部。2014年,学校出版科研专着、教材30部。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0月,汉口学院图书馆拥有藏书近200万册,其中纸本藏书120余万册,电子版藏书70万册;纸本中文期刊1700余种,各类报纸100余种,电子版中文期刊10000余种,电子版外文期刊6000余种;拥有超星电子图书,维普期刊资料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资料库、SpringerLink外文资料库、读秀知识库、起点考试系统、新东方网上视频教学资料库、网上视频报告厅等数字资源。
●学术期刊
1.《汉口学院学报》
《汉口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汉口学院主办的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湖北省内刊。《学报》主要刊登“高教论坛”、“教育教学”、“政治法律”、“经济研究”、“文学艺术”、“社会管理”、“资源环境”、“数理科学”、“电子信息”、“体育保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曾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和“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期刊”称号。
2.《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研究会和汉口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中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校园文化的刊物,设定的主要栏目有:前沿话题、观察与思考、新视角、工作研究、关注校园、经验交流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敢为人先:指敢于竞争、敢于创新,敢想敢干,先行先试,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敢为人先”是楚文化的精髓,将其列入校训,体现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又契合了“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突出学校为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
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体现了学校严谨务实的教育传统和治学传统。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指立志高远,有雄心壮志,追求远大的理想和超绝出众的事业。体现了学校对学子寄予的殷切厚望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套用型本科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指立志高远,有雄心壮志,追求远大的理想和超绝出众的事业。体现了学校对学子寄予的殷切厚望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套用型本科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校徽

汉口学院校徽有3种颜色:深蓝、青和浅蓝。深蓝色,代表着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浅蓝色,代表着学术之风的纯正;青色,代表着朝气蓬髮的学生。
校徽的中心看似是两只跳跃着的海豚,而这两只海豚是一只深蓝的大海豚带领着一只浅蓝的小海豚一起跳跃,意为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奋进。海豚下方的水波纹是笔直的,意指不要随波浊流,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
从形似两只海豚的徽标中可以看出学校的英文简称“HKU”,并且两只“海豚”竞相跳跃,这体现了学校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社团文化
截至2015年9月,汉口学院共有桌球协会、予馨话剧社、骑云社、羽毛球协会、魔术社、淡风武术联盟、纯音Beat Box协会、英语口语协会、足球协会、跆拳道协会、旅游爱好者协会、忆童网球社、檯球协会、子衿民乐社、稷下国学社、溜达轮滑社、吉他社、博学社、鬼觉曳舞团、华视剪纸协会、粤语社、绿色环保协会、创意DIY扎染社、ACG漫游迴路动漫游戏社、桌上王国桌游社、久龙双节棍协会、滑板社等27个社团。
2013年9月28日-11月28日,汉口学院举行以“多彩校园梦,缤纷社团情”为主题的社团文化节,开展有社联活动、艺术展示、文化交流、体育竞技等活动。2016年5月,学校“第十四届社团文化节”举行。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罗爱平 | 董事长 |
吴崇恕 | 校长 |
熊传真 | 校党委书记 |
吴延熊 | 副校长 |
皮特·萨赫逊(德国) | 副校长 |
汪德明 | 副校长 |
陈利 | 副校长 |
余小兰 | 副校长 |
陈守银 | 副校长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