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汤西镇

汤西镇

汤西镇

汤西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地处县城西邻,总面积196.96平方千米(2017年),有1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6448人(2017年)。全镇耕地面积24388.7亩,其中水田20788.7亩,旱地3600亩,人均耕地0.47亩,山地面积23万亩,是丰顺县的人口、农业大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汤西镇
  • 外文名称:Tang Xi Zhen
  • 别名:汤西
  • 行政区类别:乡(镇)级行政区
  • 所属地区: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 下辖地区:有1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
  • 政府驻地: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颖川路
  • 电话区号:0753
  • 邮政区码:514331
  •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
  • 面积:196.96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36448人(2017年) 
  •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丰顺八景之一“揭岭飞泉、永福寺、西岩寺”等名胜
  • 机场:附近有梅县机场,潮汕国际机场
  • 火车站:丰顺火车站、丰顺东站(高铁)
  • 车牌代码:粤M
  • 镇委书记:吴宏伟
  • 副书记、镇长:杨  昆
  • 历史人物:杨世略,杨职藏,丁愿
  • 行政代码:441523

地理环境

汤西镇位于丰顺县城西郊,在东经115°30'35''--116°41'40'',北纬23°36'52''——24°13'20''之间,总面积196.96平方千米(2017年),西与革命老苏区八乡山镇相交界,北与北斗镇、东与汤坑镇相连,南与汤南镇、埔寨镇相邻。交通便利,省道228线贯穿镇内19.8公里,梅汕高速公路穿越全镇。有耕地面积34792.9亩,其中水田29971.2亩,旱地4821.7亩,人均耕地0.6亩,山地面积23万亩。镇区内有南宋着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题词“落汉鸣泉”并镌刻岩壁而闻名古今的丰顺八景之一“揭岭飞泉”等名胜,有着名侨乡的美称。近年来,先后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其中2003年度获县“镇级主要经济指标考核二等奖”,被梅州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奔康攻坚先进镇”;2004年被丰顺县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广东省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等。
西岩胜境西岩胜境

自然资源

镇政府与县城以榕江北河一河之隔,年平均气温21.04°C,降雨量1776.1毫米,雨日159.2天,日照时数1938.8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主要资源有:森林、水力、矿产(以叶腊石和民用石为主),矿源品位高,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汤西镇政府颖川路

人口民族

镇行政辖新湖、双湖、石江、西城、河西、南礤、双鹿、蕉潭、和安、新岭、大罗、新兴12个行政村民委员会和1个颍川社区居民委员会,有104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镇12868户54624人,其中农业人口10108户50936人,非农业人口2760户3688人。2007年全镇13197户54884人,其中农业人口10377户51158人,非农业人口2820户3726人。
36448人(2017年)。

行政区划

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汤西镇下辖:1个社区居委12个村委会
代码城乡分类名称
441423104199
121
颖川社区居委会
441423104200
220
南礤村委会
441423104201
220
河西村委会
441423104202
220
西城村委会
441423104203
220
石江村委会
441423104204
220
蕉潭村委会
441423104205
220
双鹿村委会
441423104206
220
和安村委会
441423104207
122
双湖村委会
441423104208
122
新湖村委会
441423104209
220
新岭村委会
441423104210
220
大罗村委会
441423104211
220
新兴村委会

经济状况

概况

2006年,全镇社会生产总产值4.22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2.52亿元,人均纯收入3877元;200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
5.2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2亿元,人均纯收入3962元。

第一产业

该镇坚持以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农业,以丰顺威华罐头厂为龙头,採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帮助解决产、供、销问题,发动民众大面积种植甜玉米。建有1个甜玉米基地,全镇两造种植甜玉米面积达1万亩以上;同时,发动民众种植青蒿、鱼藤和香芋、水果、蔬菜等;充分利用被广东省科技厅评为“养殖专业镇”,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只的养鸡场和年产5万头的养猪场落户该镇的契机,鼓励民众养鱼、养鸡、养猪,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全镇有养殖专业户758户,水产养殖面积6000多亩,是梅州市最大的禽畜水产养殖基地。
汤西镇是农业大镇,是丰顺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範镇。重点培育发展以禽畜水产养殖业为主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丰顺温氏家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推进禽畜水产养殖产业化。迄今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设施规範化的生产格局,形成了引、育、繁、推相结合,科农贸一体化禽畜水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4年禽畜水产养殖业产值达3.2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7%,其中养鸡产值2.32亿元、养猪0.42亿元、养鱼0.54亿元。向市场提供肉鸡和商品苗鸡1710多万只,肉猪和商品苗猪3.1万头,水产品66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8亿元。成为该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梅州市最大的禽畜水产养殖基地。
该镇已于2005年8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为广东省技术创新试点镇。

第二产业

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崇商重企理念,为进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全程关注企业发展,从企业来考察开始,就与企业保持密切的沟通关係,随时了解掌握企业进驻、生产、发展情况,发现企业有困难,随时给予协调解决,把企业的进驻、生存和发展挂在心头,着力在办证、办照、用地、用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切实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落户汤西工业园的企业有8家,小水电企业5家,种养企业3家,房地产、旅游开发企业2家。其中,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的有16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有9个。
2007年,镇、村、联户及个体企业有375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工业企业门类主要有电力、钢铁、运输、建筑、矿产、甜玉米加工厂、石腊等7个行业。乡镇企业总产值34552万元,实现利税1130万元。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该镇党委、政府在重视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注重抓好路桥和农村饮水解困及安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最佳化投资环境。一是建设石桥大桥。于2007年5月7日开通的石桥大桥,筹资300多万元,全长84米、宽15米、高5.6米。二是整修工业园段道路。2007年,筹资108万元对园区内道路进行维修,切实解决民众反映的行路难问题。三是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该镇加强领导,採取措施,落实责任,把自来水主管道从县城供水网接进该镇。第一期工程已解决了双湖、和安、石江等村8000多人的“饮水难”问题。工程仍在实施中,自来水网路不断向居民住户覆盖。四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安居工程。该镇通过鼓励村民养鸡、养猪,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回响上级的号召,改水改厕,清理污水沟,安装路灯,亮化、绿化、美化环境,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建设了和安村和曾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示範点,双湖村危房改造示範点。五是成片整理土地。完成了大罗村、双鹿村共400多亩的土地整理工作。六是加大旅游开发力度。筹资300多万元重建南礤村永福古寺。古寺的落成竣工,为该镇增添了一处旅游胜地。

文教卫生

全镇共有汤西中学1间完全中学,颍川中学、石江中学2间初级中学,18间完全国小和7个教学点。教职工465人(其中中学教职工214人,专任教师192人),国小教职工251人(专任教师251人)。全镇中学生3135人,小学生5102人。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下,2002年汤西中学复办高中,2007年考上2A线2名,2B线2名,大专线以上13名。两年来,镇党委、政府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坚持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想方设法加大教育的投入,切实抓好“改危”和“改薄”的工程,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抓好学校教育建设,新建了颍川中学梅琴科技大楼、新岭学校陈香答教学大楼,同时新建双湖力帆光彩学校,已完成基础建设工作。积极推行“教育基金”的扶贫助学工作,确保贫困儿童有书读、有学上,解决民众读书难问题。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开通了农信通,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全国、全省的农村政策、实用技术和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不断最佳化通信网路,固定电话、行动电话普及率大大加强,并顺利开通了宽频网和区信通;全镇有卫生院1间,病床35张;新建合作医疗站1个,建筑面积750平方米。该镇有43000多人参加2008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0%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综合治理

该镇党委、政府坚持“抓稳定也是抓发展,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综治工作中心的工作,认真排查民生信访问题,妥善解决长期累积的和社会发展中新产生的不稳定因素,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该镇对21项民生信访问题高度重视,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入的拉网式排查摸底,对排查出来的涉及21项民生信访问题和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明确责任,制订措施,确保逐个击破,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矛盾不化解不放过”,并制订了《关于开展“星级调委会”创建活动的通知》(丰汤西镇委[2007]13号),规定一年内凡无上交民生信访纠纷和民事等案件的,3000人以下村奖励人民币1000元,3000人以上至4000人以下的村奖励人民币1500元,4000人以上至5000人以下的村奖励人民币2000元,5000人以上的村奖励人民币2500元。其次还规定每上交1宗民生纠纷和民事案件,扣奖励金300元,上交3宗以上的民生信访纠纷案件,不予奖励的办法。切实加强了领导,确保了社会稳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