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梅林镇
梅林镇,是普宁市辖镇。1957年设梅林乡,1958年併入南阳山公社,1961年析建梅林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74.6平方公里,人口3.2万。有梅(林)云(落)、里(湖)后(溪)公路接324国道和安(流)前(埔)省道。
辖梅林居民管理区和边潭、边角、边埔、尖石、丰田、边上、边围、青潭、毛岭、高田、西门、梅光、东门、新梅、埔尾、上楼、涧头、新楼、凤池、、华寮20个农村管理区。农业主产水稻、番薯、水果。是市水果主产区之一,有青梅、橄榄等基地。盛产中药材和草药。工业主要有水果、中草药加工和利用砂、石、土资源生产建筑材料。集市贸易活跃,有中草药、水果等专业市场。境内盘龙阁寺已开为游度假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江西梅林镇
- 外文名称:MeiLin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 面积:74.6平方公里
- 人口:3.2万
梅林镇-乡镇简介
梅林镇梅林镇,是普宁市辖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74.6平方公里,人口3.2万,有梅(林)云(落)、里(湖)后(溪)公路接324国道和安(流)前(埔)省道。
1957年设梅林乡,1958年併入南阳山公社,1961年析建梅林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
辖梅林居民管理区和边潭、边角、边埔、尖石、丰田、边上、边围、青潭、毛岭、高田、西门、梅光、东门、新梅、埔尾、上楼、涧头、新楼、凤池、、华寮20个农村管理区。
梅林镇-名字来源
梅林之名由来于梅林墟外四面环山,属于丘陵地带,从高处俯瞰梅林,就好像一朵落地的梅花一样,故有传说梅林是一风水宝地“倒地梅花”局。
梅林镇-姓氏来历
梅林镇在全国位置梅林镇大部分的原住姓是福建迁来的(赖氏官氏有家谱证明),只有梅光村、西门村、高田村的吴姓是从佛山三水迁来的。在明朝中期或明以前(宋、元)就有九姓(九姓郡:程、何、董、宋、相、范、邓、苏、周)乃至其它姓就有在梅林开埠创居立业。
明朝中期后才陆续有其他姓氏加入梅林一同开基梅林.梅林的主姓人口多少按姓氏排列:官、赖、杨、吴、郑、蔡、相(500人以上)。
梅林镇-交通概况
梅林镇
梅林圩是梅林镇经济文化中心,梅林镇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梅林又是山区主要交通干道,以梅林镇为中心,东接高埔镇,西向南阳通石牌镇接揭西县,北通里湖镇接汕头市通福建省,东北向接云落镇接广汕线直通全国各地。
惠普高速横穿大狗岭村接梅林镇华寮村,南与船埔镇交道通大坪镇,每天都有大坪、船埔的中巴途经梅林。
梅林镇有直通珠江三角洲的大巴车:梅林--广州/梅林--深圳、梅林--东莞,天天来回直通,为梅林人外出经商、打工、旅游的人员提供非常便利的交通方式。
梅林镇-历史沿革
梅林镇1957年设梅林乡
1958年併入南阳山公社
1961年析建梅林公社
1983年改梅林区
1986年建梅林镇
梅林镇-经济发展
梅林镇农业
农业主产水稻、番薯、水果。是市水果主产区之一,有青梅、橄榄等基地。盛产中药材和草药。
农业主产水稻、番薯、水果。是市水果主产区之一,有青梅、橄榄等基地。盛产中药材和草药。
工业
工业主要有水果、中草药加工和利用砂、石、土资源生产建筑材料。集市贸易活跃,有中草药、水果等专业市场。
工业主要有水果、中草药加工和利用砂、石、土资源生产建筑材料。集市贸易活跃,有中草药、水果等专业市场。
梅林镇-地理概况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南部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为峨嵋嶂山地和南阳山丘陵,东北部为铁山、洪山的低矮丘陵,中部为宽广平原,在平原与丘陵之间有台地分布,诸山为莲花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
梅林镇-自然气候
梅林镇在广东省内位置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气温高,夏长冬暖春来早,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左右,每天平均约6小时,阳光充足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1℃——22℃之间。
夏季长达半年以上,一般在4月份开始到10月中旬方见秋意,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夏季气温高而无酷暑,在气温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气温28℃左右,日最高气温≥35℃的酷热天数,每年在3天以内。
冬季时间短,一般在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这一段时间里,受冷空气控制,降水量小气温相对较低,但极少有严寒。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气温仍>13℃,高于气象学以日平均气温≤10℃为冬季的标準,到2月份雨季开始来临,气温回升草木萌生,虽然仍有寒流的威胁,但已经是一派生机勃勃的难过早春景象。
梅林镇-旅游景点
梅林镇盘龙禅寺
盘龙禅寺原名盘龙阁、盘龙阁寺,位于普宁市流沙西南面约20公里的梅林镇辖区内,方圆4平方公里。它既是粤东十方名剎之一,又是重点旅游景区。2002年10月17日重建落成开光。
盘龙禅寺原名盘龙阁、盘龙阁寺,位于普宁市流沙西南面约20公里的梅林镇辖区内,方圆4平方公里。它既是粤东十方名剎之一,又是重点旅游景区。2002年10月17日重建落成开光。
盘龙阁是名闻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的盘龙阁古庙就在这里。庙宇始建于清光绪(1875—1908)初期,规模不小,是观音菩萨和元天上帝显圣道场。据清《普宁县誌》载,这里有“六山十八景”:“盘龙山’虎山、象山、狮山、龟山、鹰山,绿水浮舟,龙阁云海、佛阁龙泉、鲤跃龙门、仙人萍蹤、百鸟朝阳、杜鹃泣月、雄狮衔啼、蟾蜍望月、仙湖彩虹、跑象驮日、元天卜褂、龙泉琴声、金鸡报晓、涅槃洞、晨钟石、暮鼓石、回头狮。”
寺坐南朝北,以龙珠金山为中心,四周名胜古蹟星罗棋布,称谓“六山十八景”。内局神兽六山环绕,外有九龙盘朝,是名符其实的龙盘虎伏盘龙阁。诸景点中尤以佛阁龙泉、盘龙温泉、拱辰留迹,蛤蟆顶印、盘古石泉、缘水浮舟、九龙潭(水库)等。
主体建筑系单层高阁,坐东面向西北。周围有三亭一峰环绕,即北面拱辰亭、西面金华亭、东面紫气亭、东北面天乙峰。据保存在盘龙阁的《惠来正堂告示》(梅林曾为惠来县辖地)石碑记载,当初建为讲堂,宣讲《圣谕广训》,后改为道教堂。20世纪50年代,道场停止活动,场地为迁至此处耕作的农民居住。1990年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后不断进行寺庙扩建和周围道路建设。截至2003年底,盘龙阁为粤东地区建筑面积最广阔的建筑群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