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梅林桥镇

梅林桥镇

梅林桥镇

梅林桥镇位于湘潭县县城南部,镇址位于县城玉兰中路西侧。1995年5月建镇,总面积138.403平方公里,行政区辖34个村,545个村民小组,14834户、49385人。有耕地面积57532.7亩,其中水田53344亩,旱土4188.7亩,粮食总产量42495吨,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5.39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3.65亿元,农业总产值1.74亿元;完成各项税收695.4万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梅林桥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面积:138.403平方公里
  • 人口:49385人
  • 方言:湘语
  • 车牌代码:湘C

简介

梅林桥镇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南,东与株洲县接壤。该镇综治工作抓得好,位居全县各乡镇之首位,被湘潭市评为综治先进单位和安全文明乡镇。2002年10月,全市加强综治维稳基础工作现场会在该镇召开。狠抓企业改制工作,招商引资,促企业发展。引进企业18个,引进资金36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2356万元。湘潭县综合化工工厂、京广纸厂等15个企业进行技改、扩建。通过引资,盘活闲置资产,年新增产值3500万元、利税300万元,新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800余人,发放职工工资500万元。
乡镇公路乡镇公路
县综合化工厂产高锰酸钾1200吨,绝大部分产品销往欧、美。金属製品厂、麦子石水泥厂、红月灯饰厂产销两旺。
抓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基础地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着力调整产业结构。3年来,调出水田35500亩用于发展多种经营。
其中,种植湘莲3000亩、蔬菜8000亩、薯类2500亩。种植花卉、果木的大户有200户。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农户有240户,年出笼家禽1000羽以上的发展到100余户。有的养鹿、黑豚、牛蛙,植无花果、食用仙人掌等。
计画生育工作成绩显着,曾荣获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授予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荣誉称号。

资源优势

梅林桥镇地理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农业强劲,工业兴旺,物畅其流。107国道、湘耒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县乡公路蛛网交织,京广、湘黔铁路擦边而过,从黄花国际机场抵镇俄倾而至。
境内南岳七十二峰之白云峰、尖岗山、雷祖殿、九龙山四峰耸立,涓水河、梅林河、向东渠三水长流。境内高纯碳酸岩、石膏岩、优质瓷泥储量丰富,极具开採价值,油茶、林业、茶业,湖养珍珠,连片种养;建材、化工、建筑、造纸、印染、畜牧育种、食品加工七大行业初具规模,更有“金洲”牌高锰酸钾,“双肌臀”良种牲猪驰名中外。梅林桥镇拥有湘潭县公路工程公司、湖南金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湘潭金洲化工有限公司、湘潭县梅林机构化施工公司、湘潭华丰印染厂、湘潭恆盛化工有限公司等14家骨干企业,有私营企业34家,有个体工商企业699家,梅林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招商办,2003年招商引资1060万元,2004年至9月已招商引资4200万元,其中,湖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第一期投资3000万元,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硅酸盐系列产品即微晶玻璃砖和玻璃石,是一种高档建筑材料,年产值可达亿元。由深圳实业家戴老闆独资1000万元创办的乌龙茶科技示範园,已种植了近300亩优质乌龙茶,该项目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成为中国第二大乌龙茶生产基地,是集培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生产企业,特别是将引进新的品种,实施绿色无污染种植、加工,将带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预计几年后年产值将达亿元以上。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养殖业突出牲猪品改,以北农大为龙头的牲猪原种场,带动梅林桥镇牲猪品改,成立了四新养猪协会,全年出栏牲猪10.6万头。同时有蜗牛、珍珠、牛蛙等特色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梅林桥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政令畅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梅林桥镇党委、政府把发展非公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招商、安商、富商、亲商力度,积极为非公经济人士排忧解难,努力为非公企业发展营造优质环境。在努力谋发展,促发展的同时,梅林桥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县政协委员刘石明捐款10万元,县中明矿业有限公司经理聂中明捐款10万元,县政协委员、镇商会会长余建华捐款5万元等,一批非公经济人士的大力支持,极大改善了梅林桥镇域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速推进了梅林桥镇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梅林桥镇党委、政府把发展非公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招商、安商、富商、亲商力度,积极为非公经济人士排忧解难,努力为非公企业发展营造优质环境。在努力谋发展、促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支助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历史沿革

梅林桥镇是湘潭县辖镇。1950年置梅林乡,同年併入易俗河镇,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新设梅林公社,1984年改梅林桥乡,1987年併入谭家山街道,1989年恢复梅林桥乡,1995年建镇。2014年由38个行政村合併34个行政村,2015年撤镇与易俗河镇合併。

下辖村

洪塘村
梅林村
划香村
宝塔村

友谊
谷丰村


新虎村
杨柳村
城塘村
黄竹村
飞龙桥村
王家沖村
鹧鸪村
石梅村
金盘洲村
梅市村
白云村
新湖村

新长村
新堤村
谷塘铺村
塔龙
合龙村
凫塘村
郭家桥村
荷佳村
京广村
万利村
千江村
石壁村
安营村
联营村
高桥村
竹山村




特色农业

梅林桥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公里,面积138.4平方公里,人口4.9万。镇政府驻三尺岭。107国道经此。乡镇企业有制酱、化工、联合加工、製糖、农机等厂,“珍珠牌”原汁酱油为名产。农业主产稻穀,兼产湘莲、生猪。为县出口猪饲养基地。梅林桥镇地理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农业强劲,工业兴旺,物畅其流。107国道、湘耒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县乡公路蛛网交织,京广、湘黔铁路擦边而过,从黄花国际机场抵镇俄倾而至。
仙人掌仙人掌
湘潭县梅林桥镇新堤村新洲组的片稻田里,有一大片人工栽培的仙人掌高大茂盛,绿油油的一片。这就是湘潭市湘华园艺公司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的种植园。这片种植园占地10余亩,要是种水稻的话,产值最多不过万余元,而将这片田里的仙人掌全部销售出去,产值至少在40万元以上,且投入的成本比种植水稻不会多多少。食用仙人掌是原产于墨西哥的一种绿色保健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它的食用方法也很简单,可凉拌、热炒、煲汤、做馅、还可榨成仙人掌汁或做成乾粉食用。食用仙人掌刚刚引入中国,中国各大中城市的宾馆、酒店都有食用仙人掌菜餚,深受顾客欢迎。食用仙人掌是从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引进的,除了当地种植的10余亩外,他们还为长沙、岳阳、郴州、武冈和湖北通城等地的农民提供了一批种苗,已发展到了40多亩,公司都与种植农户签订了产品收购契约。公司和长沙的平和堂、家润多等大型超市(或)商场签订了供货契约,几乎每天都要送货过去。

基础设施

交通

2006年梅林桥镇加大工作力度,把乡村道路畅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突破口。梅林桥镇上下统一思想,形成修路浓厚氛围。李古公路全长18千米,它东接107国道梅林桥镇李树铺地段,西达河口镇古塘桥管区潭花线交汇处,沿线15个村,10多家企业,受益村民3万余人,是构成梅林桥镇一纵二横交通网路的重要一环。根据预算,李古公路硬化工程除国家政策投入资金外,资金缺口达144万元,任务十分艰巨。镇党委、政府制定方案,向社会广发倡议,集各界力量,坚决在年底前完成这项实事工程,造福当地人民。

饮水工程

市领导、疾控中心、客运中心等后盾单位负责人来到梅林桥镇,指导基层组织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梅林桥镇07年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同比增加900元。投资28万元建设了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全村半数人的饮水问题。新建了村部,全面启动洪门村国小建设。社会治安相对稳定,计画生育率达100%。

水利建设

在梅林桥镇京广村支理组支理大塘工地上,73岁的周喜连和另外2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连同十来名村民挥汗如雨,正忙着对多年未修的大塘进行加固整修。在水利建设中该组通过“一事一议”政策,亩平投入200元,筹资2.1万元,对全组5口骨干塘进行了加深和硬化。梅林桥镇白云村曾家组拿出组上积留款1.5万元,全部用于该组4口山塘的硬化;宝塔村决定亩平投入100元,筹资9万元,对全村未硬化的35口山塘全部硬化,已完工8处。梅林桥镇筹集资金65万元,已动工92处,完工27处,完成土方0.41万方,劳动工日0.52万个,砼418立方米。谭家山镇已动工134处,完工36处,月塘、陈家壠等8个村已全面完成了水利建设任务,已兑付水利建设以奖代投资金4万元。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宣传发动,各级干部尤其是水利部门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要深入基层,发动广大民众,通过“一事一议”等多种形式,抢抓晴好天气,兴修水利,通过以点带面,迅速掀起全市冬修水利建设新高潮。

安全堡垒

四月起,我县已进入防汛抗旱期。根据县委、县政府对防汛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梅林桥镇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认真谋划、严密部署,各部门积极部署各项防汛工作,全面进入防汛“临战”状态,确保全全度汛。
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总指挥的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全镇上下做到“汛期不过,备汛不止”。镇政府与辖区内38个村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各村也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确保防汛工作落实到位。该镇还制订了严格的值班制度,做到平时有专人负责防汛工作,遇到大的汛情时将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通讯畅通。对没有认真查漏补缺,导致洪水来袭时发生事故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镇村干部深入一线,通过公告栏张贴、简讯通报、召开村支部会议等方式传达防汛精神,动员引导民众收看天气预报、观察天象,作好防汛抗涝的準备。
我镇现已成立常备防汛队、应急抢险队,共準备编织袋2万余只,排渍机5座,砂石料、桩木、电缆、应急灯等充足的防汛物资。同时,该镇还将于近期内组织工作小组开展第二轮更加细緻的安全排查,本次重点突出道路、山体滑坡、民居等地点,逐区域、逐设施进行隐患排查,及早消除和处理,确保万无一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