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浙南闽语

浙南闽语

浙南闽语

浙南闽语,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平阳县、苍南县,洞头县(现为洞头区),浙江省台州市下辖的玉环市、浙江省湖州市下辖安吉县、长兴县,以及江苏宜兴南部部分地区。和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福鼎市和霞浦县等地浙南人主要通行的语言,语言学上分类属于闽方言浙南片,是闽语的一支,使用的浙南人口超过150万。浙南闽语属泉州腔与祖地泉州南安音极为接近。但浙南闽语并不纯粹是闽南语,也有闽东语成分。而且浙南除了闽南语外也有闽东语,平阳、苍南、泰顺一带也通行有闽东方言,人数约有十几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浙南闽语
  • 又称:福建话
  • 人数:超过150万
  • 语言分类:闽南方言浙南片

简介

浙南闽南语,有时也称作苍南话。因为苍南境内方言众多,但是浙南闽语是强势方言,特别是在县城所在地灵溪镇。浙南闽语不仅具有闽语的一般通性,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複杂的文白异读。有许多字读书时是一个音,说话是另一个音。文读音受官话的影响接近北京音,白读音是本地原来的音。两种音各成系统,互相对应。福建许多方言是这样,浙南闽语也一样。
明末清初时期,有大量的闽南人(主要是莆田、南安、永春、晋江、安溪、惠安、同安等地)迁徙到浙南的苍南县、平阳县、玉环、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浙南与闽东地理相连,口音亦相近,这个片区统称为“浙南片”。闽南话传入浙南、闽东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瓯语和闽东语的影响,与闽南本土的闽南话形成一定差别,存在闽南话、闽东话、温州话的混合现象。浙南人习惯把这种方言称为“福建话”,闽东人则称“下南话”。现代的浙南闽语的闽南语与闽台片的闽南语相比较,主要是入声韵尾的合併和退化,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别。浙南闽南语是典型的泉州府城腔,与泉州话高度相似,能无障碍互通。

形成历史

从苍南的几大姓氏的迁徙历史看,主要分为唐、五代、南宋、明末、清初这5个时期闽南人由福建入迁定居于浙南 。而因此带来的闽南方言,在混合了闽东语和瓯语的成分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浙南闽语”。

语法简介

一词头“咉”
“咉”[ng]用在单音节称谓名词或单音节人名前面。如:
●称谓名词前: 咉公 咉妈 咉哥 咉姊
●人名前面: 咉彬 咉杰
二词尾“头”
① 放在人物后面,有为首的意思。如:●囝仔头 和尚头 贼头
② 放在物体后面,表示该物是块形的/短的。如:●裤头
③ 表示词类的改变,和前面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组合成名词。如:●看头 苦头
●日头 菜头
三词尾“仔”“子”“孧”
① 仔[ga~]
●桌仔 椅仔 ●裙仔 新妇仔 ●兄弟仔 ●山头仔 美国仔
等等 等等
② 子[zy][zi]
●鱼子 虾子 石头子 ●窗子
③ 孧[liu~]
●桌仔孧 椅仔孧 囝仔孧
四形容是程度表示方法
① 在形容词前加“蛮”“真”“一真[zie zin]”。如:
●这个人蛮好。●这个人真好。●这个人一真好
② 在形容词前加“显[hian]”。如:
●好显 大显 好看显
●甜显甜 水显水[sui]
●水,水显,水显水(形容该女子十分漂亮)
③ 在形容词前加“棺材”“死人”。如:
●棺材好 死人好
动词词性
动词分为阴阳两种,一般而言阳性动词是指作用的结果为使用目的,阴性则相反。阳性动词以使役形式出现接い,阴性接ぬうん以如:门关い(muunguim'i),窗子开ぬうん(tazigamkuinuun).
形容词词性
类似动词, 表示状态的改变,不过较动词灵活,如可以说灯红い,也可以说灯红ぬうん,不过两者意思是不一样的。

声调

浙南闽语有5个声调,列表如下:
序号□ 调类□□调值□□□□ □□□□
□① □□阴平 □□44 □□□□诗梯方高开猪婚三
□② □□阳平 □□24 □□□□时题穷寒食罚月合
□③ □□阴上 □□53 □□□□使体口女识发急割
□④ □□阳上 □□31 □□□□是士妇厚近似父后
□⑤ □□去声 □□11 □□□□世替到盖事寺共害

文白异读

是浙南闽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

苍南闽语

由来

民国14年(1925)问世的《平阳县誌》卷十九,把当时全县方言分成5种:瓯语、闽语、土语(俗称蛮话)、金乡语、畲民语。这5种方言,今苍南县都保存下来。其中分布最广、讲的人最多的是“闽语”,其次是“土语”、“瓯语”,再次“畲民语”“闽语”属闽南话系统,传入浙江南部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周围方言特别是“瓯语”的影响,与福建南部的闽语已有很大差别,可通称为“浙南闽语”。

人口 分布

苍南县境内的浙南闽语,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南部,说浙南闽语的约有57.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54.4%。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