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主要讲述了,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史。中国历史上历次王朝的更替都是以大规模的战争进行的。历史上不断有民变和起事。中国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有不断的冲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十九世纪末期以来,日本作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国在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帮助下,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是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参与了韩战、中越战争等大规模战争。目前台湾海峡依然存在较高的战争风险。战争始终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相随。《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客观地介绍这一社会现象。

基本介绍

  • 书名: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
  • 出版社:安徽师範大学出版社
  • 页数:208页
  • 开本:16
  • 品牌:安徽师範大学出版社
  • 作者:余桂芳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11419689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古代军事》以军事活动与文明进步的互动关係作为主线,把中国古代军事放到大视野、长时段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力图勾勒出古代军事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我国古代军事领域的基本成就,发掘军事活动对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历史贡献。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形成了目前的叙述结构和内容安排,先巨观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活动的总体情况,然后分别从战争、人物、军制、兵书、兵器、战法、情报、后勤等到几个方面,选择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事项等,择要进行介绍,从而突出了中国古代军事最为亮丽的内容,便于读者能够迅速地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在军事文明方面所造就的辉煌成就。

图书目录

绪论:别具一格的中国古代战争
一、频度高、规模巨,性质複杂多样
二、名将众、经典多,兵书精彩纷呈
三、认识深、思想精,掌握战争规律
四、技术高、战法奇,成就独领风骚
五、作用多、力度大,催化文明进步
第一章催生与推动文明发展的决斗厮杀
第一节统一战争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
二、清朝初年的统一战争
第二节民族战争
一、汉武帝反击匈奴
二、明成祖远征漠北
第三节起义战争
一、陈胜、吴广大起义
二、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三、李自成、张献忠大起义
第四节对外战争
一、隋唐征朝战争
二、蒙古西征
三、明朝对越南的征战
第二章从卒伍旅帅到牛录提督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兵制
一、夏商周的军事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
第二节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兵制
一、秦朝的军事制度
二、两汉时期的军事制度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军事制度
第三节隋唐的兵制
一、隋朝的军事制度
二、唐朝的军事制度
第四节五代十国兵制
一、军事领导体制
二、武装力量体制
第五节宋元明清兵制
一、宋代的军事制度
二、蒙古和元朝的军事制度
三、明朝的军事制度
四、清朝的军事制度
第三章智慧、谋略与勇武的完美展现
第一节名将辈出无往不胜
第二节运筹帷幄庙算决胜
一、兵家鼻祖、谋略化身的姜子牙
二、“天下奇才”诸葛亮
三、儒将的杰出代表曾国藩
第三节孔武果敢出奇制胜
一、气拔山岳的“万人敌”项羽
二、千里迫击匈奴的青年大将霍去病
三、“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的李世民
四、精忠报国抗金兵的岳飞
五、明朝的开国勛将徐达
第四章卷帙浩繁、哲理深邃的古代兵书
第一节中国古代兵书的起源及类别
一、古代兵书的缘起
二、古代兵书的兴盛
三、古代兵书的类别
第二节中国古代兵书的主要特色和现代价值
一、古代兵书的主要特色
二、古代兵书的现代价值
第三节“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一、孙武其人及《孙子兵法》的基本内容
二、《孙子兵法》中的主要军事思想
三、《孙子兵法》的研究和世界影响
第五章兵器装备、军事设施和作战方法
第一节从刀枪棍棒到鸟铳土炮
一、兵器起源于生产工具
二、冷兵器的类别和用途
三、热兵器的产生及使用
第二节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军事设施
一、古代防御型军事设施的典範——长城
二、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人工军事运河——灵渠
三、古代民间防御工事——古堡
第三节古朴奇特的作战方法
一、车战
二、骑战
三、石战
四、火攻
第六章诡道、计谋与用间
第一节古代军事情报传递技术的种类与方式
一、烽燧
二、驿传
三、密码
第二节古代军事情报传递的管理机制
一、战国时代的符信
二、秦汉时期的符节制度与过关口分离制度
三、南北朝时期的符节使用
四、唐宋时期的驿券、符节、符信与金牌制度
五、辽、西夏、金、元的符牌、金银字圆牌与站赤制度
六、明清时期的符验、勘合、火牌与邮驿
第三节古代军事活动中的信息较量
一、在“知”字上做文章
二、运筹帷幄的谋略对抗
三、威慑离不开信息
第七章地理形胜与古代战争的形态
第一节战争起源的环境因素
一、气温变冷与战争的爆发
二、山川地貌与战争的频繁
三、地理特徵与战争的分布
第二节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一、兵家必争之地的环境特徵
二、兵家必争之地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地理方位与古代战争的走向
一、古代战争走向在方位上的演变
二、南北对峙取代东西之争的原因
第八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一节古代军事后勤的基本思想
一、重视粮食生产和储备的思想
二、着力打造精兵利器的思想
三、强调和推行寓兵于农的思想
四、大力实行屯田实边的思想
五、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的思想
六、建立体系化仓储的思想
第二节重视后勤的古代将帅
一、千方百计供军需的萧何、诸葛亮、曹操
二、因地制宜长驰中原的忽必烈
三、靠后勤谋略打天下的朱元璋
第三节后勤与古代战争关係举要
一、汉代军队的后勤保障和粮草补给
二、官渡之战的胜负与粮草给养生死攸关
三、南宋时期对金战争中的军粮运输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军事活动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在中华民族5 000年的文明史中,军事活动所造就的军事文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很值得进行系统深入的疏理。多年前,长期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赵小江先生就萌发了把中华文明按照不同的类别,以简单明了的文字,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年青的一代,以厚重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想法,并嘱笔者多留意蒐集中国古代军事类的资料,承担起这方面的写作任务。笔者早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接受了系统的历史专业训练,后又在洛阳理工学院长期从事中国历史的教学工作,对军事史也存有一定的偏好,对小江先生的建议颇感兴趣,也觉得有必要写一本简明的中国军事史,以利于这类知识的传播,便欣然答应了他的建议。
然而,提笔写起来才发现要完成这项工作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一方面,我国的军事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不绝如缕,从历史记载到后人解读,要想在短时间内了解个大概都十分困难,惶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有让人油然产生望书兴叹的无奈。另一方面,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我国古代军事活动的学术研究非常兴盛,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几乎涵盖了古代军事活动的所有领域,从兵器、军制、后勤到战役、战斗、战术,从军事家、谋略家到名将名军,都有相应的研究,如何借鉴这些研究成果,从中选取出可以确信而又有价值的古代军事信息进行介绍,也是颇费思量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笔者决定以军事活动与文明进步的互动关係作为主线,把中国古代军事放到大视野、长时段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力图勾勒出古代军事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我国古代军事领域的基本成就,发掘军事活动对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历史贡献。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形成了目前的叙述结构和内容安排,先巨观概括中国古代军事活动的总体情况,然后分别从战争、人物、军制、兵书、兵器、战法、情报、后勤等到几个方面,选择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事项等,择要进行介绍,从而突出了中国古代军事最为亮丽的内容,便于读者能够迅速地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在军事文明方面所造就的辉煌成就。鑒于笔者的学养局限和视野限度,这样的安排和取捨未必精当,或许还不足以反映中国古代的军事成就,有待于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本书得以面世,首先要感谢赵小江先生的谋划、鼓励和支持,没有他独具慧眼的丛书策划,也就不会有这本小册子。同时,还要感谢安徽师範大学出版社的领导给予本书初稿的高度评价和详尽的修改意见,使本书的结构更加合理,明显的错漏得以消除,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质量。
余桂芳
2012年盛夏于洛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