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门村
孟门行政村是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柳林县城北23公里处的黄河东岸,下辖孟门、塔上、刘家塔三个自然村,与陕西省吴堡县寇家塬镇横沟村(原薛下村乡横沟村)隔河相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孟门村
- 属于: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人民政府驻地
- 位于:柳林县城北23公里处的黄河东岸
- 下辖:孟门、塔上、刘家塔三个自然村
- 隔河相望:陕西省吴堡县寇家塬镇横沟村
- 资源:红枣、地下煤层气、旅游
历史沿革
孟门古镇历史悠久。孟门镇曾是地跨今山西柳林、离石、临县(临县三交以南包括着名的碛口古镇)和陕西吴堡县全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战国时期设诸侯国“蔺”800余年,汉元朔三年(前126)封为侯国。从周大象元年(579)置定胡郡(县)(跨黄河辖今陕西省吴堡县全境,南宋宝庆二年[1226],始从定胡县分出设吴堡县),到元朝至元八年(1271)初改置孟门县达700余年间。而今天的孟门村、塔上村一带历为县郡治地,长达1700余年,其间也曾为州郡治驻地。古城在今孟门村西北约1公里处、塔上村以西。清雍正元年(1723),黄河大水,孟门遭淹。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再次遭淹。鹹丰六年(1856)七月,黄河泛滥,城垣及二百多孔窑洞、一千多间房屋蕩然无存。至此以后,集市贸易移向距镇南1公晨的枣峁上村。1958年,组建孟门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于枣峁上,遂易村名为孟门,1984年设镇。2002年与吉家塔乡合併为孟门镇,仍设镇于此。因此,孟门村自然也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孟门南山寺、定湖庙等古寺庙。

蛟龙壁
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孟门是大禹治水第一门户。在大禹治水之前,因今孟门村西南蛟龙石壁将黄河东西两岸的石山连线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水,因此历史上的孟门有“定湖”之称。
可开发资源
红枣、地下煤层气、旅游
旅游:九曲黄河第一剎——南山寺;大禹治水遗蹟——禹王石、蛟龙壁;郡县文化;明清民居;民俗文化。
交通
省沿黄旅游公路、孟门-聚财塔公路、孟门-郭家山公路,有黄河古渡口一处。孟门黄河大桥建设工程于2013年启动。
主要经济来源
红枣、商贸、劳动力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