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和
丘和(552年―637年),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移居郿县(今陕西郿县),西魏镇东将军丘寿之子,北周、隋朝、唐朝时期官员、将领。
丘和重义任侠,娴熟弓马,初仕北周。隋朝建立后,封平城郡公,历任右武卫将军,资、梁、蒲三州刺史,治政以宽大慈惠闻名。
汉王杨谅造反时,派兵袭取蒲州,丘和因此过失遭免职。后以告发元胄之功,复任代州刺史。不久任博陵太守。隋炀帝巡幸经过代州、博陵时,丘和献食精细丰盛,隋炀帝甚是高兴,由此所过之处尽献奇珍异品,大肆奢侈,此风气便自丘和而起。后历任天水太守、左御卫将军。
大业末年,海南地区百姓苦于官吏侵夺,多次叛乱。隋炀帝认为丘和治政淳良宽厚,便派他出任交趾太守。丘和到任后,抚慰吏民,尽通其情,由此其地得以安定。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遇害,而丘和不知。当时割据势力萧铣、林士弘分别派人招降丘和,丘和没有顺从。当时林邑等国多次赠送丘和金玉等珍惜之物,因此丘和富比王者。萧铣闻知欲图其利,派部将宁长真率军攻打丘和,丘和派兵大败宁长真。不久骁果军士兵来到交趾,丘和才知隋炀帝遇弒、隋朝灭亡,便準备归降唐朝,但因道路不通,便暂且依附萧铣。
唐军消灭萧铣后,丘和归降唐朝。授任上柱国、交州总管,封谭国公。后历任左武侯大将军、稷州刺史。贞观十一年(637年),丘和去世,时年八十六岁,追赠荆州总管,谥号襄,陪葬于献陵。
基本介绍
- 本名:丘和
- 所处时代:北周→隋朝→唐朝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时间:552年
- 去世时间:637年
- 籍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
- 职业:官员、将领
- 官职:左武侯大将军、稷州刺史
- 爵位:谭国公
- 追赠:荆州总管
- 谥号:襄
人物生平
任职地方
丘和年少时重义任侠,娴熟弓马,年长后才折节自修。初仕北周,担任开府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丘和担任右武卫将军,封爵平城郡公。后来历任资、梁、蒲三州刺史,治政以宽大慈惠闻名。
仁寿四年(604年),汉王杨谅起兵造反,派其士兵穿妇人之衣,袭击夺取蒲州,丘和脱身免难,但因此过失被罢职为民。当时宇文述正受宠信,丘和倾心结纳依附于他。不久因告发武陵公元胄之罪有功,复职担任代州刺史。隋炀帝北巡经过代州,丘和献食很是精细丰盛。到达朔州时,朔州刺史杨廓无所进献,隋炀帝很不高兴。宇文述于是盛讚丘和的好处,隋炀帝便派丘和担任博陵太守,下诏让杨廓前往博陵向丘和学习。
后来,隋炀帝经过博陵,丘和献食更加丰盛,隋炀帝更加高兴。由此所过之处尽献奇珍异品,大肆奢侈,此风自丘和而起。丘和善于抚慰吏士,得其欢心。不久升任天水郡太守,后入朝担任左御卫将军。
大业末年,海南地区的百姓苦于官吏侵夺,多次发生叛乱。隋炀帝认为丘和治政淳良宽厚,加之黄门侍郎裴矩的推荐,便派遣丘和出任交趾太守。丘和到任之后,抚慰吏民豪杰,尽通其情,深得当地民心,由此其地得以安定。
依附萧铣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遇害,而丘和却不知此事。当时钦州刺史、鸿胪卿宁长真以郁林、始安地区依附萧铣;汉阳太守冯盎以苍梧、高凉、珠崖、番禺地区依附林士弘。萧铣、林士弘分别派人招降丘和,丘和没有顺从。林邑以西诸国,多次赠送给丘和明珠、文犀、金宝之物,因此丘和富比王者。萧铣听闻后,欲图其利,便派宁长真率领岭南的兵力从海路攻打丘和,丘和打算出城迎接,司法书佐高士廉劝他说:“宁长真的军队虽然人多,但是孤军深入远道而来,不能长期坚持,我们城里能打仗的士兵足以抵抗敌人,怎幺能望风而降,受制于人?”丘和听从他的劝告,任命高士廉为军司马(一作长史),让他统领水陆各军迎击,打败宁长真,宁长真只身逃脱,他的部下全部被俘。交趾郡中的官民为此树碑纪功。不久有骁果军(隋朝御林军)士兵从江都来到交趾,丘和这才得知隋炀帝遇弒、隋朝灭亡的讯息,便当即奉表归降唐朝,但由于岭南道路闭阻,便暂且依附萧铣。
归降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唐军消灭萧铣,丘和于是归降唐朝。武德五年(622年)三月二十三日,唐高祖李渊下诏派遣李道裕授任丘和为上柱国、交州总管,封谭国公。丘和派高士廉奉表请求入朝,唐高祖下诏準许他的请求,并派其子丘师利前往迎接。到朝见之时,唐高祖为他起身,引入卧内,谈及生平之事,很是高兴,并演奏九部乐曲以助兴宴飨,授职丘和担任左武侯大将军。丘和当时已经年老,因稷州是其故乡,便让他担任稷州刺史以颐养天年。武德九年(626年),加衔特进。
贞观十一年(637年),丘和去世,时年八十六岁。追赠荆州总管,谥号襄,赐给东园秘器,陪葬于献陵。
主要成就
大业末年,海南地区的百姓苦于官吏侵夺,因此多次发生叛乱。隋炀帝认为丘和治政淳良宽厚,便派他出任交趾太守。丘和到任之后,吏民豪杰,尽通其情,深得当地民心,由此其地得以安定。
历史评价
唐朝·裴矩:“丘和历居二郡,皆以惠政着闻,宽而不扰。”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①“和少便弓马,重气任侠。及长,始折节,与物无忤,无贵贱皆爱之。”;②“任瑰、丘和、许绍、李袭志鹹遇真主,得为故人,或叙旧立功,或率众归国。寻其履迹,皆有可称。”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①“少重气侠,闲弓马,长乃折节自将。”;②“以宽惠着名。”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九》
《新唐书·卷九十·列传第十五》
《资治通鉴》
家族成员
父亲
丘寿,西魏将领,官至镇东将军。
子孙
- 儿子
丘和有十五个儿子,大多担任高官,其中以丘行恭最知名。
丘师利,丘行恭之兄,官至左监门将军。
丘行恭,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冀陕二州刺史,封天水郡公。
丘行掩,丘和小儿子,官至少府监。
- 孙子
丘神勣,丘行恭之子,唐朝酷吏,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后因罪被杀。
丘英起,丘师利之子,官至龙泉府果毅都尉,封临济县开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