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凉

大凉

大凉

大凉,为古代在凉州地区建立的政权名。如前凉(张寔)、后凉(吕光)、南凉(秃髮乌孤)、北凉(沮渠蒙逊,一说为段业)、西凉(李暠)及隋末唐初的大凉(李轨),都曾在凉州建立政权。

都城都位于凉州,即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又名凉都、侠都、雍州、凉州,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着名的“丝绸之路”要冲。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誌之都”“中国葡萄酒城” “中国人参果之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氂牛唯一产地”。面积332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1.83万人,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两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有7个街道办事处、116个乡镇、1125个村委会,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4A级景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大凉
  • 性质:政权名
  • 地区:凉州地区
  • 面积:33249平方千米
  • 别称:凉都、侠都、雍州、凉州

简介

东晋十六国时期,许多势力都自称国号大凉。如前凉(张寔)、后凉(吕光)、南凉(秃髮乌孤)、北凉(沮渠蒙逊,一说为段业)、西凉(李暠)及隋末唐初的大凉(李轨),都曾在凉州建立政权。
公元617年,隋朝末年,军阀割据四方,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此时的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也召集本郡知名人士曹珍、梁硕、安修仁等共商大计。大家共推李轨为首领,準备反叛;大业十三年(617),率兵攻入内苑城,7月上旬,安修仁趁着夜色率领众多胡人进入内苑城,李轨在城外聚众回响,以助声势,叛军抓住了隋虎贲郎将谢统师、郡丞韦士政,占据了州城武威,结束了隋朝在凉州的统治。
公元617年7月,李轨占据武威后,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
唐武德元年(618),李轨正式称帝,立儿子伯玉为太子,设定百官,史称大凉政权
李轨称王后,声威大震,突厥阙可汗阙达度阙设率众来降,薛举的部将奚道宜亦率领三百羌兵投归,李轨一时称雄一方;金城秦兴帝薛举见李轨自立,遂遣兵进攻凉州,李轨派兵阻击于昌松(今古浪县),全歼薛举之兵,并乘胜追击,先后攻克了张掖、敦煌、西平(今青海西宁市)、罕(今临夏市)等地,河西五郡尽归大凉政权,外通好吐谷浑,结援于突厥,稳定河西。
公元618年6月,唐高祖李渊派遣使者招抚李轨,李轨派遣其弟李懋赴长安入朝觐见通好,唐高祖李渊授予李懋大将军之职,随后又令鸿胪少卿张侯德持节册拜李轨为凉州主管,封凉王,赐给羽葆鼓吹一部;唐朝使者到达凉州时,李轨已经称帝,遂拒绝唐朝封号,称臣不归附。
凉安乐帝李轨称帝后,内部朝臣出现分裂,皇子李仲琰与大臣安修仁交相谮毁,诬陷谋臣梁硕蓄意谋反,凉安乐帝李轨不经调查取证,轻易诛杀了得力谋臣梁硕;凉安乐帝李轨还迷信巫师,劳民伤财迎接所谓玉女下凡,致使百姓忧虑不满,恰逢赶上旱灾,凉安乐帝李轨本欲开仓赈灾,却为小臣劝阻,因此大失人心,引起士民怨愤;另一方面,原隋朝旧吏谢统师等人,并不感念当初被俘、凉安乐帝李轨不但不杀反而重加委任的恩德,心怀不轨,经常与群胡相勾结,引进朋党,排斥凉安乐帝李轨的故旧,致使凉安乐帝李轨亲信故旧逐渐被疏远,君臣离心。
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派遣安兴贵前往凉州,说服凉安乐帝李轨归唐,不料凉安乐帝李轨不依,安兴贵遂同其弟安修仁起兵政变,围攻武威,5月,安氏兄弟攻克武威,擒拿凉安乐帝李轨,将其押解长安。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月,李轨在长安被唐高祖李渊下令斩首,大凉灭亡。
大凉世系
姓名
在世时间
年号
统治时间
备注
李轨
?―619
617-618
甘肃武威人,河西着名豪望。别名处则
安乐2
618-619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五(薛举字仁杲李轨):
李轨,字处则,武威姑臧人也。有机辩,颇窥书籍,家富于财,赈穷济乏,人亦称之。大业末,为鹰扬府司马。时薛举作乱于金城,轨与同郡曹珍、关谨、梁硕、李赟、安修仁等谋曰:「薛举残暴,必来侵扰,郡官庸怯,无以御之。今宜同心戮力,保据河右,以观天下之事,岂可束手于人,妻子分散!」乃谋共举兵,皆相让,莫肯为主。曹珍曰:「常闻图谶云'李氏当王'。今轨在谋中,岂非天命也?」遂拜贺之,推以为主。轨令修仁夜率诸胡入内苑城,建旗大呼,轨于郭下聚众应之,执缚隋虎贲郎将谢统师、郡丞韦士政。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署置官属,并拟开皇故事。初,突厥喝娑那可汗率众内属,遣弟阙达度阙设领部落在会宁川中,有二千余骑,至是自称可汗,来降于轨。
武德元年冬,轨僭称尊号,以其子伯玉为皇太子,长史曹珍为左僕射。谨等议欲尽杀隋官,分其家产,轨曰:「诸人见逼为主,便须稟吾处分。义兵之起,意在救焚,今杀人取物,是为狂贼。立计如此,何以求济乎!」乃署统师太僕卿,士政太府卿,薛举遣兵侵轨,轨遣其将李赟击败于昌松,斩首二千级,尽虏其众,複议放还之。赟言于轨曰:「今竭力战胜,俘虏贼兵,又纵放之,还使资敌,不如尽坑之。」轨曰:「不然。若有天命,自擒其主,此辈士卒,终为我有。若事不成,留此何益?」遂遣之。未几,攻陷张掖、炖煌、西平、枹罕,尽有河西五郡之地。
其年,轨杀其吏部尚书梁硕。初,轨之起也,硕为谋主,甚有智略,众鹹惮之。硕见诸胡种落繁盛,乃阴劝轨宜加防察,与其户部尚书安修仁由是有隙。又轨子仲琰怀恨,形于辞色,修仁因之构成硕罪,更谮毁之,云其欲反,轨令赍鸩就宅杀焉。是后,故人多疑惧之,心旅从此稍离。时高祖方图薛举,遣使潜往凉州与之相结,下玺书,谓之为从弟。轨大悦,遣其弟懋入朝,献方物。高祖授懋大将军,遣还凉州。又令鸿胪少卿张侯德持节,册拜为凉州总管,封凉王,给羽葆鼓吹一部。轨召群僚廷议曰:「今吾从兄膺受图箓,据有京邑,天命可知,一姓不宜竞立,今去帝号受册可乎?」曹珍进曰:「隋失天下,英雄竞逐,称王号帝,鼎峙瓜分。唐国自据关中,大凉自处河右,己为天子,奈何受人官爵?若欲以小事大,宜依萧察故事,自称梁帝而称臣于周。」轨从之。
二年,遣其尚书左丞邓晓随使者入朝,表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而不受官。时有胡巫惑之曰:「上帝当遣玉女从天而降。」遂徵兵筑台以候玉女,多所糜费,百姓患之。又属年饥,人相食,轨倾家赈之,私家罄尽,不能周遍。又欲开仓给粟,召众议之。珍等对曰:「国以人为本,本既不立,国将倾危,安可惜此仓粟,而坐观百姓之死乎?」其故人皆云,给粟为便。谢统师等隋旧官人,为轨所获,虽被任使,情犹不附。每与群胡相结,引进朋党,排轨旧人,因其大馁,欲离其众。乃诟珍曰:「百姓饿者自是弱人,勇壮之士终不肯困,国家仓粟须备不虞,岂可散之以供小弱?僕射苟悦人情,殊非国计。」轨以为然,由是士庶怨愤,多欲叛之。
初,安修仁之兄兴贵先在长安,表请诣凉州招慰轨。高祖谓曰:「李轨据河西之地,连好吐谷浑,结援于突厥,兴兵讨击,尚以为难,岂单使所能致也?」兴贵对曰:「李轨凶强,诚如圣旨。今若谕之以逆顺,晓之以祸福,彼则凭固负远,必不见从。何则?臣于凉州,奕代豪望,凡厥士庶,靡不依附。臣之弟为轨所信任,职典枢密者数十人,以此候隙图之,易于反掌,无不济矣。」高祖从之。
兴贵至凉州,轨授以左右卫大将军,又问以自安之术,兴贵谕之曰:「凉州僻远,人物凋残,胜兵虽余十万,开地不过千里,既无险固,又接蕃戎,戎狄豺狼,非我族类,此而可久,实用为疑。今大唐据有京邑,略定中原,攻必取,战必胜,是天所启,非人力焉。今若举河西之地委质事之,即汉家窦融,未足为比。」轨默然不答,久之,谓兴贵曰:「昔吴濞以江左之兵,犹称己为'东帝';我今以河右之众,岂得不为'西帝'?彼虽强大,其如帝何?君与唐为计,诱引于我,酬彼恩遇耳。」兴贵惧,乃伪谢曰:「窃闻富贵不在故乡,有如衣锦夜行。今阖家子弟并蒙信任,荣庆实在一门,岂敢兴心,更怀他志?」兴贵知轨不可动,乃与修仁等潜谋,引诸胡众起兵图轨,将围其城,轨率步骑千余出城拒战。
大凉
先时,有薛举柱国奚道宜,率羌兵三百人亡奔于轨,既许其刺史而不授之,礼遇又薄,深怀愤怨。道宜率所部共修仁击轨,轨败入城,引兵登陴,冀有外救。兴贵宣言曰:「大唐使我来杀李轨,不从者诛及三族!」于是诸城老幼皆出诣修仁。轨叹曰:「人心去矣,天亡我乎!」携妻子上玉女台,置酒为别,修仁执之以闻。时邓晓尚在长安,闻轨败,舞蹈称庆。高祖数之曰:「汝委质于人,为使来此,闻轨沦陷,曾无蹙容,苟悦朕情,妄为庆跃。既不能留心于李轨,何能尽节于朕乎?」竟废而不齿。轨寻伏诛,自起至灭三载,河西悉平。诏授兴贵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封凉国公,食实封六百户,赐帛万段;修仁左武候大将军,封申国公,并给田宅,食实封六百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