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状云系
带状云系(band cloud pattern)是指云区的宽度大于4个纬距且长宽比大于4的大範围云区。带状云系是在卫星图象上最常见的云型,是大气中呈带状分布的大尺度上升运动的结果。由于导致大尺度上升运动的原因及云带发生的地理纬度等因素不同,故构成云带的云种及云带本身的稠密程度等差异相当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带状云系
- 外文名:band cloud pattern
- 类别:急流、锋面、赤道辐合带云系
- 长宽之比:4:1
- 特点:大体上连续、具有明显的长轴
- 学科:大气物理学
现象描述
带状云系(band cloud pattern)是指云区的宽度大于4个纬距且长宽比大于4的大範围云区。
产生机理
带状云系是在卫星图象上最常见的云型,是大气中呈带状分布的大尺度上升运动的结果。例如,热带辐合区云带,由于气流的辐合,辐合带记忆体在上升运动,有对流活动,因此在卫星云图上,赤道辐合带一般表现为一个个天气尺度的云系排列在一起,形成带状;有时表现为一条绵延几千公里,200-300公里宽的云带。
构成
由于导致大尺度上升运动的原因及云带发生的地理纬度等因素不同,故构成云带的云种及云带本身的稠密程度等差异相当大。例如急流云带由稠密的捲云组成,锋面云带由密实的多层云组成,而赤道辐合区云带则由若干对流云团组成等。
发生实例
2003年1月14日的红外云图上,在印度半岛东部、缅甸、云南北部有一条密实而相对白亮的带状云系,并且正在东移。整条云带具备了捲云的特徵,前端略呈反气旋式弯曲,上边界较整齐,与高空急流轴位置接近,下边界的枝状、纤维状结构与云带垂直,云带应是副热带高空急流前侧的捲云带,不会直接对降水产生贡献。
2002年6日30日至7日1日,由于受锋面、低槽、切变线影响,广西出现了一次大範围的暴雨天气过程,30日08时至7日1日08时全区有26个市县出现了暴雨,8个市县出现了大暴雨。在卫星云图上则表现为从长江口到华南西部为一条ENEWSW走向的云带,在云带的西段,中尺度的对流云团异常活跃,是造成华南西部的主要暴雨系统,这是一次典型的带状云系强降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