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是2014年7月1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乔·韦曼 (Joe Weinman)。
基本介绍
- 外文名:Cloudonomics:the Business Value of Cloud Computing
- 书名: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
- 作者:乔·韦曼 (Joe Weinman)
- 类型:计算机与网际网路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15358206
- 译者: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364页
- 开本:16
内容简介
在云计算日益成熟的今天,“接入而非拥有”的理念不断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从商业、金融及经济的视角解释了云经济的潜在原理,并通过易于理解的案例阐述了云计算是如何创造出综合价值的。无论你是供应商、零售商、服务提供商、战略家还是投资者,都能从书中所涵盖的基于云计算的商业解决方案、机遇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绝佳方案中找到答案。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是一本受到战略家、企业级、风险资本家、投资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学者广泛关注的、如何挖掘云计算客户价值和潜在收入的指导书,也是一本让IT优势发挥到极致的行动指南。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的作者乔?韦曼(Joe Weinman)堪称“美国顶尖的云计算战略家”,在云计算的经济学层面有着深刻的思考。他通过《云经济学》阐述了“云经济学”不是经济理论中深奥的数学模型,而是技术革命的生动概括。“灵活的云计算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商业价值”则是本书的核心理念。
本书是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赛迪译着》系列之三,系列之一是《新工业革命》、之二是《3D列印:从想像到现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罗文院长作序推荐,中国工程院士李国杰先生、中国电子学会刘汝林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旭东教授及百度技术委员会陈尚义理事长联合推荐。
本书是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赛迪译着》系列之三,系列之一是《新工业革命》、之二是《3D列印:从想像到现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罗文院长作序推荐,中国工程院士李国杰先生、中国电子学会刘汝林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旭东教授及百度技术委员会陈尚义理事长联合推荐。
作者简介
作者:[美]乔·韦曼(Joe Weinman) 译者: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乔·韦曼(Joe Weinman)
顶尖的云计算战略家之一,开创性地给出“云经济学”(Cloudonomics)这一定义,称其是“一种融合了统计、计算複杂性、系统动态学、微积分、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用于衡量云的价值的严密而跨学科的方法”。
乔?韦曼现任Telx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公司云服务的发展与战略工作。在加盟Telx公司之前,他曾在惠普公司、AT&T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工作过30年,在公司战略、业务发展、产品管理、市场行销、新兴科技及研发等领域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乔·韦曼(Joe Weinman)
顶尖的云计算战略家之一,开创性地给出“云经济学”(Cloudonomics)这一定义,称其是“一种融合了统计、计算複杂性、系统动态学、微积分、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用于衡量云的价值的严密而跨学科的方法”。
乔?韦曼现任Telx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公司云服务的发展与战略工作。在加盟Telx公司之前,他曾在惠普公司、AT&T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工作过30年,在公司战略、业务发展、产品管理、市场行销、新兴科技及研发等领域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媒体推荐
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与信息技术套用有关的科技人员都需要认真阅读这本关于“云经济”的开山之作。云计算和大数据是资讯时代进入新阶段的标誌,领会这本书阐述的新观点将使我们的思想跟上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的资讯时代。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经济学》通过商业、金融以及经济的视角来描述云计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云本质的新视角和新方法。这本书不仅专注于战略、商业模式、客户价值及其之间的关係,还对众多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相关阐述深入浅出,值得关注云经济发展的专家、学者研读和思考。
——刘汝林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云”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云计算的本质尚存争议,《云经济学》一书从资源按需分配、付费使用、资源共享、地域分散以及驱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对云计算的商业、金融以及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本书涉及战略学、经济学、心理学、系统动力学、微积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理论、植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辐射範围广、可读性强,是对“云”进行的多学科、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适合从事与云业务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在架构评估、业务选择以及商业策略抉择时借鉴参考。
——刘旭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
云计算不仅改变了传统的IT系统,也在逐渐深入地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用户价值和资源分配方式。面对着“云”的席捲之势,业界也还存在着诸多疑惑,也缺乏经验。本书对云计算的商业、金融以及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并通过大量有趣的案例告诉读者“云”如何创造新的价值。
无论您是普通消费者,还是研究人员、决策者或投资者,相信都会因为阅读《云经济学》一书而裨益匪浅!
——陈尚义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
我们有理由认为,从IT走向IT化,云计算正在展现强大的经济学活力。同样我们有信心憧憬,让IT和工业深度融合,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具有可持续发展力。“云经济学”也一定不会像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赢得了理论,输掉了现实”。
——罗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院长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经济学》通过商业、金融以及经济的视角来描述云计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云本质的新视角和新方法。这本书不仅专注于战略、商业模式、客户价值及其之间的关係,还对众多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相关阐述深入浅出,值得关注云经济发展的专家、学者研读和思考。
——刘汝林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云”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云计算的本质尚存争议,《云经济学》一书从资源按需分配、付费使用、资源共享、地域分散以及驱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对云计算的商业、金融以及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本书涉及战略学、经济学、心理学、系统动力学、微积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理论、植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辐射範围广、可读性强,是对“云”进行的多学科、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适合从事与云业务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在架构评估、业务选择以及商业策略抉择时借鉴参考。
——刘旭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
云计算不仅改变了传统的IT系统,也在逐渐深入地改变着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用户价值和资源分配方式。面对着“云”的席捲之势,业界也还存在着诸多疑惑,也缺乏经验。本书对云计算的商业、金融以及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并通过大量有趣的案例告诉读者“云”如何创造新的价值。
无论您是普通消费者,还是研究人员、决策者或投资者,相信都会因为阅读《云经济学》一书而裨益匪浅!
——陈尚义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
我们有理由认为,从IT走向IT化,云计算正在展现强大的经济学活力。同样我们有信心憧憬,让IT和工业深度融合,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具有可持续发展力。“云经济学”也一定不会像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赢得了理论,输掉了现实”。
——罗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院长
图书目录
推荐序 001
前言 001
第1章 云时代来临 001
云无处不在 004
利用云计算赚钱 009
超越商业 010
明晰云的概念 014
接下来的章节 015
第2章 云重要吗 017
生产率悖论 021
竞争力对抗 023
第3章 云战略 029
疯狂还是必然 032
IT民主化 033
IT工业化 034
战略 035
超越IT的云 038
网路化组织 041
组织基于功能,IT基于组织 044
云与战略的结合 045
普适计算,无处不在 045
第4章 向传统发起挑战 049
云是什幺 052
规模经济 053
竞争优势和客户价值 054
云计算生态系统 057
IT花费 060
云计算相关争论 061
第5章 什幺是云 065
定义云 068
按需提供资源 070
按效用定价 071
公共基础设施 072
位置独立性 073
可线上访问 074
与传统资源採购和享用模式的区别 075
云标準和内涵 077
云是新的技术或新的流行语吗 077
第6章 战略和价值 081
对能力的套用 083
可用性 085
计算能力 085
比较优势与相对核心 086
单位成本 086
交付成本 087
解决方案的总成本 088
机会成本和成本规避 089
敏捷性 089
时间缩减 091
边际利润扩张 092
客户与用户的体验和忠诚度 092
员工满意度 093
收入增长 094
社区和可持续性 094
降低风险 094
竞争活力和生存 095
第7章 云计算的适用性 097
云计算的使用案例 099
不适合使用云计算的案例 109
第8章 需求困境 113
需求差异 116
多变性实例 118
追赶需求还是塑造需求 128
第9章 供应量难题 129
服务质量的影响 132
固定供应量与可变需求 133
拆分差异性 136
过剩比不足更好 138
供应延迟 140
第10章 规模的意义 143
云计算和电力类似吗 147
分散式发电 148
云服务类似租车服务吗 149
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 152
基準数据 154
成本因素 156
把领导者当成标桿 160
规模大小关係重大 161
第11章 多即是少 165
云成本低吗 168
对相对成本和工作量可变性的描述 169
云成本低于或等于企业DIY成本 172
如果云比企业DIY贵 173
混合云之美 173
网路成本 176
第12章 混合云 179
用户、企业与云 182
混合云架构的实现 184
第13章 不可靠的预测 191
难以预测 194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196
系统动态学 197
鞭子和链条 198
外部不确定性 199
行为云经济学预测 200
第14章 时间的货币价值 205
供应量过剩的成本 208
供应量不足的代价 208
完备供应量及按需提供 210
均匀分布需求 210
不到比迟到好 211
线性增长 212
指数增长 214
变罚函式 215
第15章 峰值性能 217
需求之间的关係 220
骰子的启示 222
变异係数和其他统计 225
1/(根号)m的意义 226
完全相关的需求问题 228
公有云 228
同时峰值 229
总和的峰值总是小于峰值的总和 230
利用率提升 232
第16章 价值百万美元的1微秒 235
按时 238
速度推动营收 241
速度的来源 242
第17章 并行宇宙 245
提速的限制 248
阿姆达尔与谷歌 249
免费时间 253
第18章 成功的捷径 255
快速传输 258
传输字母 259
时间短 261
频宽不足以解决问题 264
第19章 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265
延迟和距离 268
圆形覆盖和圆形包装 269
平方根倒数定律 271
球面上限和塔麦斯问题 272
第20章 分散化的困境 275
缩短回响时间的策略 278
集中与分散 280
集中与分散的折中 281
集中化的优势 282
分散的优势 283
网路即计算机 285
第21章 平台与软体服务 287
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优势 291
投资当下与投资未来 291
安装 292
投资 292
更新 292
服务等级协定 293
持续信任 293
可视性与透明度 294
大数据与计算能力 294
普遍接入 295
回响时间与可用性 295
多租户与数据分享 295
以云为中心的套用服务 296
可扩展性 296
社区与市场 296
锁定 297
安全性与法规遵从性 297
PaaS:通过製造进行组装 298
创新与民主 299
纯SaaS模型解析 300
第22章 可用性 303
正常运行时间和停机时间 307
可用性和机率 308
可用的网路资源 309
可用性与冗余和多样性 309
按需提供、按用量付费的冗余 312
第23章 懒惰、迷糊、疯狂 315
行为经济学 317
亏损和风险厌恶 318
固定费率偏见 319
框架和内容 321
控制权和自主权 322
变更恐惧 323
羊群效应和一致性 323
稟赋效应 324
地位需求 325
选择分析的无力 326
双曲贴现和即时满足 327
零价格效应 328
第24章 云模式 329
通信模式 331
分层结构 334
市场 336
信息库 337
周长和检查点 338
第25章 云计算的未来 339
价格 341
生态系统、中间媒体和网际云 345
产品与服务 349
巩固和集中 349
云中城 351
当付费少时花得反而更多 353
启用卖方策略 354
标準、应用程式接口、认证及评定机构 357
商品化还是创新 358
译后记 363
前言 001
第1章 云时代来临 001
云无处不在 004
利用云计算赚钱 009
超越商业 010
明晰云的概念 014
接下来的章节 015
第2章 云重要吗 017
生产率悖论 021
竞争力对抗 023
第3章 云战略 029
疯狂还是必然 032
IT民主化 033
IT工业化 034
战略 035
超越IT的云 038
网路化组织 041
组织基于功能,IT基于组织 044
云与战略的结合 045
普适计算,无处不在 045
第4章 向传统发起挑战 049
云是什幺 052
规模经济 053
竞争优势和客户价值 054
云计算生态系统 057
IT花费 060
云计算相关争论 061
第5章 什幺是云 065
定义云 068
按需提供资源 070
按效用定价 071
公共基础设施 072
位置独立性 073
可线上访问 074
与传统资源採购和享用模式的区别 075
云标準和内涵 077
云是新的技术或新的流行语吗 077
第6章 战略和价值 081
对能力的套用 083
可用性 085
计算能力 085
比较优势与相对核心 086
单位成本 086
交付成本 087
解决方案的总成本 088
机会成本和成本规避 089
敏捷性 089
时间缩减 091
边际利润扩张 092
客户与用户的体验和忠诚度 092
员工满意度 093
收入增长 094
社区和可持续性 094
降低风险 094
竞争活力和生存 095
第7章 云计算的适用性 097
云计算的使用案例 099
不适合使用云计算的案例 109
第8章 需求困境 113
需求差异 116
多变性实例 118
追赶需求还是塑造需求 128
第9章 供应量难题 129
服务质量的影响 132
固定供应量与可变需求 133
拆分差异性 136
过剩比不足更好 138
供应延迟 140
第10章 规模的意义 143
云计算和电力类似吗 147
分散式发电 148
云服务类似租车服务吗 149
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 152
基準数据 154
成本因素 156
把领导者当成标桿 160
规模大小关係重大 161
第11章 多即是少 165
云成本低吗 168
对相对成本和工作量可变性的描述 169
云成本低于或等于企业DIY成本 172
如果云比企业DIY贵 173
混合云之美 173
网路成本 176
第12章 混合云 179
用户、企业与云 182
混合云架构的实现 184
第13章 不可靠的预测 191
难以预测 194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196
系统动态学 197
鞭子和链条 198
外部不确定性 199
行为云经济学预测 200
第14章 时间的货币价值 205
供应量过剩的成本 208
供应量不足的代价 208
完备供应量及按需提供 210
均匀分布需求 210
不到比迟到好 211
线性增长 212
指数增长 214
变罚函式 215
第15章 峰值性能 217
需求之间的关係 220
骰子的启示 222
变异係数和其他统计 225
1/(根号)m的意义 226
完全相关的需求问题 228
公有云 228
同时峰值 229
总和的峰值总是小于峰值的总和 230
利用率提升 232
第16章 价值百万美元的1微秒 235
按时 238
速度推动营收 241
速度的来源 242
第17章 并行宇宙 245
提速的限制 248
阿姆达尔与谷歌 249
免费时间 253
第18章 成功的捷径 255
快速传输 258
传输字母 259
时间短 261
频宽不足以解决问题 264
第19章 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265
延迟和距离 268
圆形覆盖和圆形包装 269
平方根倒数定律 271
球面上限和塔麦斯问题 272
第20章 分散化的困境 275
缩短回响时间的策略 278
集中与分散 280
集中与分散的折中 281
集中化的优势 282
分散的优势 283
网路即计算机 285
第21章 平台与软体服务 287
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优势 291
投资当下与投资未来 291
安装 292
投资 292
更新 292
服务等级协定 293
持续信任 293
可视性与透明度 294
大数据与计算能力 294
普遍接入 295
回响时间与可用性 295
多租户与数据分享 295
以云为中心的套用服务 296
可扩展性 296
社区与市场 296
锁定 297
安全性与法规遵从性 297
PaaS:通过製造进行组装 298
创新与民主 299
纯SaaS模型解析 300
第22章 可用性 303
正常运行时间和停机时间 307
可用性和机率 308
可用的网路资源 309
可用性与冗余和多样性 309
按需提供、按用量付费的冗余 312
第23章 懒惰、迷糊、疯狂 315
行为经济学 317
亏损和风险厌恶 318
固定费率偏见 319
框架和内容 321
控制权和自主权 322
变更恐惧 323
羊群效应和一致性 323
稟赋效应 324
地位需求 325
选择分析的无力 326
双曲贴现和即时满足 327
零价格效应 328
第24章 云模式 329
通信模式 331
分层结构 334
市场 336
信息库 337
周长和检查点 338
第25章 云计算的未来 339
价格 341
生态系统、中间媒体和网际云 345
产品与服务 349
巩固和集中 349
云中城 351
当付费少时花得反而更多 353
启用卖方策略 354
标準、应用程式接口、认证及评定机构 357
商品化还是创新 358
译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