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软体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
布朗编写的这本《企业软体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是软体交付领域的旗舰作品和权威着作,Amazon五星畅销书,是IBM杰出工程师、资深软体交付专家数十年一线工作经验的结晶,IBM Rational首席软体经济学家Walker Royce作序推荐!它通过“全球软体供应链”的观念深刻阐释了软体交付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以及驱动变革的关键因素,并提供了应对变革的解决方案,为软体开发者和企业敏捷而高效地交付软体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上的指导。本书重点讲解了协作软体交付、敏捷软体交付、软体质量,以及企业软体交付的治理、测量和指标。此外,不仅深入研究了来自全球大型企业的软体交付案例,而且总结了全球软体交付的最佳实践。 《企业软体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共11章,逻辑上分为三个部分:第1-3章主要讨论企业软体交付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和所面临的挑战,详细解析了企业软体交付项目,以及软体供应链和软体工厂的相关知识;第4-9章详细讲解协作、敏捷、质量和治理等企业软体交付的关键主题,并且通过多个来自大型企业的软体交付案例研究进一步阐述了这些主题,总结出大量经验和最佳实践;第10-11章对全球软体交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前瞻性地探讨了企业软体交付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本介绍
- 书名:企业软体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
- 作者:Alan Brown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22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11422945
-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 外文名:Enterprise Software Delivery:Bringing Agility and Efficiency to the Global Software Supply Chain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页数:235页
- 开本:16
- 定价:59.0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如何提高软体开发效率?怎样处理分散式协作?如何让敏捷方法适应企业软体需求,在敏捷和项目治理之间取得平衡?怎样确保项目质量?作者布朗在《企业软体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中对这些构建成功的企业软体交付机构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大型企业软体规划、构建、质量监控、测试和交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更谈到了诸如云计算、众包、移动技术等业界新动向。
作者简介
作者:(美)布朗 译者:劳佳
Alan W.Brown,资深软体交付专家、ibm杰出工程师,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关于企业解决方案、流程改进和敏捷软体交付方法等软体工程战略方面的谘询和培训,为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提高软体交付能力做出了贡献。他曾经在欧洲和美国的企业、政府和学术研究机构中担任过多个战略职务,包括ibm rational欧洲首席技术官、sterling软体研发副总裁、德州仪器软体研究经理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体工程研究所(sei)高级技术人员。发表了50余篇论文,并撰写了多本关于软体工程实践的书籍。
Alan W.Brown,资深软体交付专家、ibm杰出工程师,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关于企业解决方案、流程改进和敏捷软体交付方法等软体工程战略方面的谘询和培训,为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提高软体交付能力做出了贡献。他曾经在欧洲和美国的企业、政府和学术研究机构中担任过多个战略职务,包括ibm rational欧洲首席技术官、sterling软体研发副总裁、德州仪器软体研究经理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体工程研究所(sei)高级技术人员。发表了50余篇论文,并撰写了多本关于软体工程实践的书籍。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序
前言
第1章 企业软体交付为什幺这幺难/1
1.1 引言/2
1.2 什幺是企业系统/4
1.3 如今有什幺不同/6
1.4 企业软体交付机构关注什幺/8
1.5 对企业软体交付的需求是如何演变的呢/10
1.6 结论/12
第2章 企业软体交付项目解析/13
2.1 引言/14
2.2 MyCo公司和MyProj 企业软体交付项目/14
2.3 业务和组织背景/15
2.4 项目背景/16
2.5 项目执行结果/17
2.6 事后分析/18
2.6.1 企业软体交付机构分析/18
2.6.2 项目级分析/20
2.7 述评/22
2.8 结论/23
第3章 软体供应链和软体工厂/24
3.1 引言/25
3.2 走向软体供应链/26
3.3 企业软体交付的产业化:打个比方/27
3.4 企业软体交付的软体工厂方法/28
3.4.1 协调业务与工程/29
3.4.2 流程和任务的自动化/29
3.4.3 在整个企业中利用资产/29
3.4.4 支持精益流程和集成基础设施/30
3.4.5 运营测量和控制的自动化/30
3.5 软体工厂的关键要素/30
3.5.1 业务管理/31
3.5.2 资产的生产和维护/31
3.5.3 套用开发和交付管理/32
3.5.4 套用基础设施和部署管理/32
3.5.5 治理/33
3.6 例子和说明/33
3.6.1 例子:IBM套用软体组合最佳化(AAO) 方法/34
3.6.2 例子:IBM测试工厂方法/36
3.6.3 例子: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核心保险平台/38
3.7 见解与评论/40
3.8 结论/42
第4章 协作型软体交付/43
4.1 引言/44
4.2 全球分散式开发/45
4.2.1 分散式团队工作/47
4.2.2 组织结构分散的工作/47
4.2.3 全球分散式工作/49
4.3 协作型交付环境/52
4.4 协作型套用软体生命周期管理/55
4.5 实例/57
4.5.1 一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的外包软体交付解决方案/57
4.5.2 IBM软体集团的产品交付/63
4.6 结论/66
第5章 敏捷软体交付/67
5.1 引言/68
5.2 重新审视企业软体交付/70
5.2.1 从软体开发到软体交付/70
5.2.2 敏捷性的基础/72
5.2.3 专注敏捷性/74
5.3 企业规模下的敏捷性/75
5.3.1 实际环境中的敏捷性/75
5.3.2 敏捷规模化因素/76
5.3.3 敏捷方法的规模化推广/85
5.4 大规模敏捷套用的例子/90
5.4.1 ABC银行的敏捷供应链管理/91
5.4.2 XYZ公司的企业敏捷测试服务/93
5.5 结论/95
第6章 软体质量/96
6.1 引言/97
6.2 软体质量的全局观念/99
6.2.1 端到端质量管理/100
6.2.2 评估企业软体交付的健康状况/101
6.2.3 持续软体质量保证的关键/103
6.3 提高整个软体供应链的质量/104
6.3.1 协作/104
6.3.2 自动化/105
6.3.3 可见性/106
6.4 软体测试工厂/107
6.5 安全/111
6.5.1 代码扫描/111
6.5.2 Web访问与合规性测试/111
6.6 结论/112
第7章 治理、测量和指标/113
7.1 引言/114
7.2 测量企业软体交付/115
7.2.1 指标的使用/116
7.2.2 测量的成熟度/118
7.2.3 测量与改进/120
7.3 全球软体供应链管理/121
7.3.1 外包治理/121
7.3.2 指标和软体供应链/122
7.4 例子/126
7.4.1 IBM Rational 的产品组合管理/126
7.4.2 某大型银行的供应商管理/127
7.5 结论/127
第8章 丹斯克银行大规模套用敏捷的案例研究/129
8.1 引言/130
8.2 变革的动力/131
8.3 敏捷方法套用的重点/132
8.4 丹斯克银行的敏捷交付过程/134
8.5 实施敏捷交付过程工作檯/136
8.6 试行丹斯克银行敏捷交付过程/137
8.7 测量成功/139
8.8 推广原则/141
8.9 经验教训/142
8.10 结论/143
第9章 IBM Rational 全球软体产品交付的案例研究/144
9.1 引言/145
9.2 状态与动力/146
9.3 Rational 的软体交付目标/147
9.4 在Rational 引入敏捷交付/149
9.4.1 开发做法/149
9.4.2 开发过程/150
9.4.3 团队的组织与责任/151
9.4.4 规划/153
9.4.5 生成与生成管理/154
9.4.6 回顾/156
9.4.7 透明度/157
9.4.8 终期跟蹤和稳定性/159
9.4.9 持续管理和决策/159
9.5 结果与观察/161
9.6 结论/162
第10章 全球企业软体交付的经验教训/164
10.1 引言/165
10.2 重新审视企业/165
10.2.1 管理前台和后台系统的机构/166
10.2.2 以软体为业务的机构/166
10.2.3 以软体为产品的机构/168
10.2.4 以软体交付为产品的机构/168
10.2.5 总结/170
10.3 风险与局限/170
10.3.1 对中小型企业的适用性/170
10.3.2 流程成熟度的影响/171
10.3.3 软体不是批量加工出来的,而是雕琢和演进而来的/174
10.3.4 供应链的弱点/176
10.3.5 总结/177
10.4 其他领域的经验教训/178
10.4.1 渐进式採办和tlcm/178
10.4.2 供应链管理/179
10.4.3 精益生产/181
10.5 例子和说明/184
10.5.1 美国州政府的外包/184
10.5.2 诺基亚的产品开发和交付/185
10.5.3 FAA大型项目管理/186
10.6 结论/187
第11章 全球企业软体交付的未来/189
11.1 引言/190
11.2 结尾的开始,还是开端的结束/191
11.3 投身云中/192
11.3.1 理解云计算/193
11.3.2 对于企业软体交付机构的影响/197
11.3.3 总结/199
11.4 採购选择/200
11.5 第三次浪潮/203
11.6 结论/205
附录A 企业软体交付再思考/207
参考文献/230
序
前言
第1章 企业软体交付为什幺这幺难/1
1.1 引言/2
1.2 什幺是企业系统/4
1.3 如今有什幺不同/6
1.4 企业软体交付机构关注什幺/8
1.5 对企业软体交付的需求是如何演变的呢/10
1.6 结论/12
第2章 企业软体交付项目解析/13
2.1 引言/14
2.2 MyCo公司和MyProj 企业软体交付项目/14
2.3 业务和组织背景/15
2.4 项目背景/16
2.5 项目执行结果/17
2.6 事后分析/18
2.6.1 企业软体交付机构分析/18
2.6.2 项目级分析/20
2.7 述评/22
2.8 结论/23
第3章 软体供应链和软体工厂/24
3.1 引言/25
3.2 走向软体供应链/26
3.3 企业软体交付的产业化:打个比方/27
3.4 企业软体交付的软体工厂方法/28
3.4.1 协调业务与工程/29
3.4.2 流程和任务的自动化/29
3.4.3 在整个企业中利用资产/29
3.4.4 支持精益流程和集成基础设施/30
3.4.5 运营测量和控制的自动化/30
3.5 软体工厂的关键要素/30
3.5.1 业务管理/31
3.5.2 资产的生产和维护/31
3.5.3 套用开发和交付管理/32
3.5.4 套用基础设施和部署管理/32
3.5.5 治理/33
3.6 例子和说明/33
3.6.1 例子:IBM套用软体组合最佳化(AAO) 方法/34
3.6.2 例子:IBM测试工厂方法/36
3.6.3 例子: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核心保险平台/38
3.7 见解与评论/40
3.8 结论/42
第4章 协作型软体交付/43
4.1 引言/44
4.2 全球分散式开发/45
4.2.1 分散式团队工作/47
4.2.2 组织结构分散的工作/47
4.2.3 全球分散式工作/49
4.3 协作型交付环境/52
4.4 协作型套用软体生命周期管理/55
4.5 实例/57
4.5.1 一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的外包软体交付解决方案/57
4.5.2 IBM软体集团的产品交付/63
4.6 结论/66
第5章 敏捷软体交付/67
5.1 引言/68
5.2 重新审视企业软体交付/70
5.2.1 从软体开发到软体交付/70
5.2.2 敏捷性的基础/72
5.2.3 专注敏捷性/74
5.3 企业规模下的敏捷性/75
5.3.1 实际环境中的敏捷性/75
5.3.2 敏捷规模化因素/76
5.3.3 敏捷方法的规模化推广/85
5.4 大规模敏捷套用的例子/90
5.4.1 ABC银行的敏捷供应链管理/91
5.4.2 XYZ公司的企业敏捷测试服务/93
5.5 结论/95
第6章 软体质量/96
6.1 引言/97
6.2 软体质量的全局观念/99
6.2.1 端到端质量管理/100
6.2.2 评估企业软体交付的健康状况/101
6.2.3 持续软体质量保证的关键/103
6.3 提高整个软体供应链的质量/104
6.3.1 协作/104
6.3.2 自动化/105
6.3.3 可见性/106
6.4 软体测试工厂/107
6.5 安全/111
6.5.1 代码扫描/111
6.5.2 Web访问与合规性测试/111
6.6 结论/112
第7章 治理、测量和指标/113
7.1 引言/114
7.2 测量企业软体交付/115
7.2.1 指标的使用/116
7.2.2 测量的成熟度/118
7.2.3 测量与改进/120
7.3 全球软体供应链管理/121
7.3.1 外包治理/121
7.3.2 指标和软体供应链/122
7.4 例子/126
7.4.1 IBM Rational 的产品组合管理/126
7.4.2 某大型银行的供应商管理/127
7.5 结论/127
第8章 丹斯克银行大规模套用敏捷的案例研究/129
8.1 引言/130
8.2 变革的动力/131
8.3 敏捷方法套用的重点/132
8.4 丹斯克银行的敏捷交付过程/134
8.5 实施敏捷交付过程工作檯/136
8.6 试行丹斯克银行敏捷交付过程/137
8.7 测量成功/139
8.8 推广原则/141
8.9 经验教训/142
8.10 结论/143
第9章 IBM Rational 全球软体产品交付的案例研究/144
9.1 引言/145
9.2 状态与动力/146
9.3 Rational 的软体交付目标/147
9.4 在Rational 引入敏捷交付/149
9.4.1 开发做法/149
9.4.2 开发过程/150
9.4.3 团队的组织与责任/151
9.4.4 规划/153
9.4.5 生成与生成管理/154
9.4.6 回顾/156
9.4.7 透明度/157
9.4.8 终期跟蹤和稳定性/159
9.4.9 持续管理和决策/159
9.5 结果与观察/161
9.6 结论/162
第10章 全球企业软体交付的经验教训/164
10.1 引言/165
10.2 重新审视企业/165
10.2.1 管理前台和后台系统的机构/166
10.2.2 以软体为业务的机构/166
10.2.3 以软体为产品的机构/168
10.2.4 以软体交付为产品的机构/168
10.2.5 总结/170
10.3 风险与局限/170
10.3.1 对中小型企业的适用性/170
10.3.2 流程成熟度的影响/171
10.3.3 软体不是批量加工出来的,而是雕琢和演进而来的/174
10.3.4 供应链的弱点/176
10.3.5 总结/177
10.4 其他领域的经验教训/178
10.4.1 渐进式採办和tlcm/178
10.4.2 供应链管理/179
10.4.3 精益生产/181
10.5 例子和说明/184
10.5.1 美国州政府的外包/184
10.5.2 诺基亚的产品开发和交付/185
10.5.3 FAA大型项目管理/186
10.6 结论/187
第11章 全球企业软体交付的未来/189
11.1 引言/190
11.2 结尾的开始,还是开端的结束/191
11.3 投身云中/192
11.3.1 理解云计算/193
11.3.2 对于企业软体交付机构的影响/197
11.3.3 总结/199
11.4 採购选择/200
11.5 第三次浪潮/203
11.6 结论/205
附录A 企业软体交付再思考/207
参考文献/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