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胡娜(吉林省伊通县第三中学特岗英语教师)

胡娜(吉林省伊通县第三中学特岗英语教师)

胡娜(吉林省伊通县第三中学特岗英语教师)

胡娜,女,1984年生,吉林省敦化市人,2008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範大学,2008年8月入北京市中山第二实验学校任英语教师,2009年1月入北京市金榜高考复读学校任英语教师,2009年9月至今(2013年6月),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任特岗高中英语教师。曾获吉林省优秀特岗教师、四平市学雷锋先进个人、伊通县首届“感动伊通”道德模範等荣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胡娜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吉林省敦化市
  • 出生日期:1984年
  • 职业:吉林省伊通县第三中学特岗英语教师
  • 毕业院校:安徽师範大学

主要事迹

2009年,已在北京工作的胡娜得知国家招聘特岗教师,放弃高薪和食宿费全免的待遇,报考伊通县英语教师。在伊通第三中学,胡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设立“积分制奖励法”,鼓励、奖励,加上认真教学,学生们的英语成绩逐步提高。到伊通后的第二年,胡娜所教的高二3班在期末考试中英语平均分位列年级第一,及格人数也比其他班级多一倍。 在高考中,胡娜所教的毕业班在学校所有文科班中英语成绩排名第一。
为帮助困难学生,胡娜上网发帖,号召大学生把不穿的衣服捐出来给伊通县第三中学的困难学生。至2013年6月,胡娜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400余个,衣服上万件。还有10名三中学生和1名校外学生得到资助,并将持续到大学毕业。

人物自述

成长路上不尽的感谢
从一名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到成为教师队伍的“新兵蛋子”,再到被推选为“伊丹镇优秀教师”“吉林省优秀特岗教师”“首届感动伊通道德模範”,一路上,除了坚守、付出、收穫和荣誉外,还有藏在我心底说不尽的感谢
我出生在吉林省敦化市一个教师之家。从外公到父母再到我,一大家子有14位教师。父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真挚的爱,深深地感染着我,为我树立了榜样。担任特岗教师3年多来,一向视我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忍着心疼与不捨,从未说过一句让我泄气的话,只有鼓励。我真心感谢他们,更感谢与我并肩战斗在农村教育一线的同事们,他们不仅在生活中帮助我,更在工作中悉心指导我。
看着课堂上孩子们的笑脸,看着成绩簿上不断提高着的成绩,我想,这样下去,他们也会拥有自己曾不敢想像的美好未来,我自己的付出才会真正有意义。为了减轻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让他们专心学习,我在网上发帖,为同学们募集衣物、寻求帮助特困生完成学业的长期资助。目前,全国各地捐来的上万件衣服和13位善者的长期资助,已经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
在三中近4年的时间里,我收到过太多感谢,有学生、家长,有提供捐助的好心人,还有陌生网友。而在我看来,没有父母和爱人的支持与理解,没有同事的陪伴,没有那幺多好心人的帮助,没有孩子们真诚、善良的感恩之心,就不会有我的坚守,我更应该感谢的是他们!

人物言论

在北京的人潮中,我可有可无。在偏僻的乡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也能帮孩子们点亮梦想。

个人荣誉

1.伊通县伊丹镇优秀教师;
2.2012年9月,被评为吉林省优秀特岗教师;
3.2013年1月,被评为伊通县首届“感动伊通”道德模範;
4.2013年3月,被评为四平市学雷锋先进个人。
5、2013年9月,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被评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
6、2014年4月,被评为吉林省首届最美教师。

社会评价

1. 校长苏景华: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常年坚持做好事;一名教师爱学生不难,难的是以博大的爱换回学生的爱。胡娜就是这样一束充满爱的阳光,温暖着学生们欣欣向荣。
2.父亲胡庆光:与农村的清苦宁静相比,城市的繁华热闹似乎更适合年轻的胡娜,但是她选择了付出、坚持了守护、践行着承诺,并因此成为我和她母亲的骄傲。
3.胡娜任教的2009级三班全体学生:不想成为你,因为你太辛苦;很想成为你,因为你太伟大!
4.学生家长:胡老师送给学生的衣服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5.学生梁杰:胡老师不仅把募集来的衣物发给同学们,还送给我们的弟弟妹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