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零食
儿童零食,泛指所有适合儿童食用的零食的统称。是指已密封包装好的散装销售量贩、保存期长久、不用再次烹煮的非正餐小吃。多为经油炸类、坚果类、乾燥类、腌製类(包括凉果、蜜饯)、烘炒类或者糖果、膨化类等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儿童零食
- 概念:所有适合儿童食用的零食的统称
- 分级:三个级别
- 食用指南:有5个原则必须遵守
概念
儿童零食,泛指所有适合儿童食用的零食的统称。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食用零食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因为好吃,并且吃了上瘾,再加之儿童伙伴之间的攀比心态,约有百分之六十三以上的青少年儿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且时间多集中在晚上,地点多集中在学校和家中。
儿童零食分级
国家卫生部首次公布由国家疾控中心编制的《儿童零食消费指南》,首次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以便家长们酌情为孩子购买儿童零食,同时对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消费指南指出,零食的定义为:正餐时间外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或饮料(不含日常饮用水),并提出,零食是人类合理膳食的一部分。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食用零食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因为好吃,并且吃了上瘾,再加之儿童伙伴之间的攀比心态,约有百分之六十三以上的青少年儿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且时间多集中在晚上,地点多集中在学校和家中。
《指南》中明确将煮蛋、鲜牛奶、烤黄豆、烤红薯等列为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建议儿童每天食用,朱古力、肉干、咖啡等则被定为“适当食用”零食,每周吃1—2次即可,而儿童们爱吃且常吃的棉花糖、膨化类食品、蛋黄、朱古力派等都被列入限制食用範围,指南建议家长让孩子儘量少吃或不吃,若吃,则每周儘量不超过一次。
儿童零食食用指南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有5个原则必须遵守。
1.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
2.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果蔬、坚果类食物;
3.吃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
4.少吃油炸、过甜、过鹹的零食;少喝含糖饮料;
5.注意个人卫生及口腔清洁。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有不同的讲究。
3—5岁儿童应特别注意:
1.吃零食不影响正餐的食量,睡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2.多喝白开水;
3.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类、坚果类等零食呛入气管。
6—12岁儿童应特别注意:
1.学习、了解不同零食的营养特点,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
2.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每天吃零食应适量,避免在玩耍时吃;
3.多喝白开水;
4.少吃街头食品。
13—17岁青少年应特别注意:
1.认识零食的营养特点,学会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
2.根据学习或运动需要,在正餐之间吃适量零食,但每天食用不要太频繁;
3.在休闲聚会时、电脑电视前,警惕无意识地吃过量零食;
4.不喝含酒精饮料;
5.不要以吃零食的方式来减肥;
6.少吃街头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