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毛毡苔
皇帝毛毡苔(学名:Drosera regia)是茅膏菜属的一种食肉植物,仅存于南非山谷中的特有种。皇帝毛毡苔有五片辐射对称的花瓣,五枚直立的雄蕊和三枚雌蕊群。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皇帝毛毡苔
- 拉丁学名:Drosera regia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属:茅膏菜属
- 种:皇帝毛毡苔
- 分布区域:南非山谷
形态特徵
皇帝毛毡苔是植株相当大的草本植物,它有水平生长的木质根和如皇冠状生长的巨大线形叶片(最长可达70 cm (28 in),最宽2 cm (0.8 in))。 狭长的叶片表面上几乎长满了拥有腺体(触手)的叶子。这些叶子没有叶柄和托叶,由环状芽(逐渐变直)形成,并逐渐变细成丝状的点。
生长环境
皇帝毛毡苔是南非特有种,目前只发现分布于南非Wellington西岬附近的Bainskloof山脉,分布高度各为500和900米(1,600和3,000英尺)。
发现皇帝毛毡苔的低海拔地点的特徵是永久潮湿的土壤,主要由来自河床的砾石组成的阶地。它生长的土质为泥炭石英砂,地表经常覆盖着砾石。
分布範围
分布于南非山谷。
物种区别
木质根是罕见的特徵之一,该属中只有D. arcturi也拥有这个特徵; 所有其他的茅膏菜属物种都没有木质根,这现象被用来作为是皇帝毛毡苔和D. arcturi的演化证据。 皇帝毛毡苔也有相对稍厚的肉质根系,根毛沿着末端15 cm (6 in)生长。从地下茎和根生长出来的新植株开花后,成熟植株通常会开始无性生殖。火灾后保存完好的根系往往会重新萌发成新的植株。 皇帝毛毡苔的花期约在一月到二月,花茎(scapes) 长达 40 cm (16 in). 它的叶子和除D. arcturi之外的所有其他茅膏菜属的花茎都是垂直芽型,而非环状芽型。花茎有两个主分支并绽开5到20朵(有时可达30朵)无香气的粉红色花朵,花瓣长约−-5 cm (−0.4 in)。它的花苞很小,上面有一些小型的触手。每朵花有三枚分枝,子房顶端有展开的雌蕊群,长度突出的5枚直立的雄蕊(长约15 mm (1 in))围绕着子房。这样的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自体受粉的机会。有研究指出, 有盖子的花粉为四颗聚成一团 (四颗花粉粒成一组), 此特徵和捕蝇草(Dionaea muscipula)与囊泡貉藻相似;与选殖不同处在于:植物在自体受粉后不会产生种子。种子呈深褐色或黑色,有线性和细密的网状纹路,长2毫米,直径0.5毫米。种子在三月底前就会脱落。
木质根、未分离的雌蕊群,和有盖子的花粉这些罕见的特徵可以让它轻易的与同属中其他物种做区别。皇帝毛毡苔与塔斯马尼亚州的强势物种 D. arcturi的共有特徵,包括托叶和叶柄的缺乏和非环状生长的花茎。
保护状况
皇帝毛毡苔在IUCN的1997年报告中被列为罕见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