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巨鼠扫雷部队
非洲大陆的一些地区地雷密度非常高,这里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雷区之一,多年来,这些看不见的地雷给当地百姓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威胁。荷兰的一家非政府组织APOPO组织在坦尚尼亚一个小镇上对非洲巨鼠(pouched rats)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以帮助当地人排雷。2013年,已有部分嗅探鼠从训练基地出师,并很好地完成了排雷任务。在莫三比克,它们已经协助人类扫清了200万平方米的雷区。
在高棉等一些受地雷困扰的国家也在引进非洲巨鼠“扫雷特攻队”帮忙排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扫雷巨鼠、嗅探鼠
- 目标任务:扫雷
- 使用国家:坦尚尼亚、莫三比克、高棉
- 优势:成本低、效率高、安全
出现背景
在坦尚尼亚和莫三比克等国家,每天都会有一些人因为误触地雷而伤亡。有人希望通过对老鼠进行专业的嗅探训练,从而培训出专门用于嗅探地雷的嗅探鼠。于是,荷兰的一家非政府组织APOPO组织在坦尚尼亚一个小镇上对非洲巨鼠(pouchedrats)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以帮助当地人排雷。

优势
成本低,容易训练
非洲大巨鼠是土生土长的本地物种,在非洲大陆分布广泛。由于糟糕的视力,巨鼠主要依靠高度灵敏的嗅觉,这使得它们成为理想的爆炸物探测工具。在人工圈养状态下,这些老鼠的寿命可达8年,让训练的投资得到最大回报。A popo估计,一只扫雷鼠一生的花费约6000欧元,假设它的工作寿命为4年,那幺平均每个月的花费仅约100欧元。其次,这些老鼠足够“聪明”,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学会重複性工作,但从另一方面说,它们又“笨”得恰到好处,不会轻易感到厌倦或是分心。
APOPO组织创始人巴尔特-威特简斯介绍说,“探测是排雷任务中最困难、最危险也是代价最昂贵的环节。由于老鼠比犬类更容易训练,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老鼠更适合用来排雷。”
效率高
两个人要排完一块200平方米麵积的雷区需要花一天时间。但是,如果他们在两只嗅探鼠的协助下,可以在短短2小时内完成同样的工作量。APOPO组织创始人巴尔特-威特简斯表示,“它们非常高效,排雷成功率很高。在莫三比克,它们已经协助人类扫清了200万平方米的雷区。”
老鼠的最大优势是它们的速度。金属探测器碰到任何金属物体——无论它是地雷还是无害的金属罐头——都会发出警报,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工作。而老鼠经过训练专门寻找爆炸物气味,因此很少发布假警报,甚至可以用于探测塑胶地雷。用金属探测器需要两周完成的工作,交给扫雷鼠只需要一天。
老鼠比金属探测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比狗更容易操作……A popo的老鼠已经被部署到泰国和莫三比克,他们还在进行调查,打算将它们推广到高棉和安哥拉。通过结合老鼠和现有技术——金属探测器和其他探测拆卸工具——它们已经被证明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扫雷能手。
安全
非洲巨鼠虽然在老鼠界算是体形比较大的,但是在人类看来,它们体态轻盈,这个体重即使踩到地雷也不会触发爆炸,所以让非洲巨鼠担当扫雷是非常安全的。
激励措施
APOPO组织在训练过程中发现,非洲巨鼠拥有非常敏感的嗅觉,而且它们很容易被食物诱惑,因此在排雷过程中只要有食物激励,它们工作效率就极高。
训练理论

当小老鼠长到4个星期大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训练。它们被暴露于人类面前,以帮助它们减轻对人类和新环境的恐惧。此后,它们就接受训练将滴答声与食物奖赏联繫在一起。通过利用行为心理学,这些老鼠被训练探测地雷中的TNT炸药。所谓的行为心理学,也就是只要它们完成正确的探测,就会得到食物奖赏。完成第一步行为心理学训练后,它们又开始训练如何区分TNT的气味与其他气味的不同。当它们能够成功区分这些气味时,只要听到滴答声,它们就会被奖励一些香蕉。这样就可以在它们的心里强化积极发现TNT与得到奖励之间的联繫。
训练时间
一只老鼠需要9个月的艰苦训练才可被派遣到雷区执行扫雷任务。

医学套用
在同一培训基地,老鼠们还接受不同类型的训练项目。它们学会了在实验室唾液样本中嗅探出肺结核菌,为坦尚尼亚的医院提供诊断依据。在坦尚尼亚实验室中,这种嗅探肺结核实验的準确率高达60%。
截止2014年8月,非洲巨鼠在坦尚尼亚首都三兰港的21个医疗中心里工作,在莫三比克首都马普托的医疗中心内複查75%的肺结核疑似样品。
相关活动
APOPO组织发起了一项主题为“认养一只老鼠”的计画,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参与到认养和训练嗅探鼠的工作中去。他们也会收到一份认养证书。
未来目标
这些嗅探鼠未来的目标可能是用于嗅探毒品或用来在地震等灾难中倒塌的建筑物内搜寻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