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陋室吟

陋室吟

陋室吟

作者:范君问,选自《散文》2000年第10期。《陋室吟》源自刘禹锡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听二胡声有感而发。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陋室吟
  • 创作年代:2000年
  • 作品出处:《陋室铭》
  • 作者:范君问
  • 相关作者:刘禹锡

作者

作者:范君问 泰州市选自《散文》2000年第10期

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用上文中的相关词句解说“德馨”的内涵!
2、第2段中,“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幺内容?
3、“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至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的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4、面对23年的贬嘀生涯。刘禹锡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霞尚满天”,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豪杰之士。请列举两个这样的人物,结合他们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作简要的分析!
5.体会第四段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文中作用.
答案:
1. 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毅顽强,坚韧不拔的信念。
2. 指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或者:贬谪23年后,刘禹锡被朝廷起用,踌躇满志.
3. ①二胡声是全文的一条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 ②渲染孤寂忧伤的气氛;
③悠悠的二胡声是对刘禹锡精神品格的讚美; ④勾起对刘禹锡绵绵无尽的追思;
⑤二胡声也是对如今陋室少有人来的叹息; ⑥二胡声是对“陋室吟”的阐释、演绎。
4. 范仲淹:面对贬谪,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的忠君爱民的思想。
龚自珍:面对腐朽的清政府,他辞官离京,高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他甘愿奉献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林则徐:在焚烧鸦片之后,遭到流放,他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信念,为伊犁人民修建水渠,在新疆大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5.概括了刘禹锡历经坎坷,笑到最后的人生历程;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历经磨难,坚持不懈,终能成功;深化了中心,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