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曹魏光禄大夫)
武周,字伯南,沛国竹邑(今安徽宿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九江太守武端之子。
曹操主政时,授下邳县令,为张辽护军;魏文帝即位,拜侍御史,迁光禄大夫,累封南昌侯。
基本介绍
- 本名:武周
- 字号:字伯南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沛国竹邑
- 主要成就:官至光禄大夫,封南昌侯
人物生平
武周,字伯南,生卒年不详,沛国竹邑(今安徽宿州市北)人,三国时期魏国官吏。武端之子。时称为雅士。曹操时任下邳令,曾为张辽之护军;后为魏文帝侍御史,官至光禄大夫,封南昌侯。
亲属成员
父亲:武端,官至九江太守、临颍侯。
长子:武陔(gāi),晋泰始初,拜尚书,迁左僕射、左光禄大夫。
次子:武韶,字叔夏。
三子:武茂(?-291),字季夏,官至侍中、尚书。
《新唐书·宰相世系》: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为氏。汉有武臣,为赵王。梁邹孝侯臣,生德。德生东武亭侯最。最生敬襄侯婴。婴生中涓、济阴侯山附,后以酎金国除。山附生陈留太守、内黄侯都。都生汝南太守宣,字文达。宣二子:尚、浮。浮字元海,司徒、左长史。生临漳令静,字伯济。静生烈,字文照。烈生光禄勛笃,字猗伯。笃生太常、中垒校尉悌,字周笃。悌生九江太守、临颍侯端。端生魏侍中、南昌侯周,字伯南。周三子:陔、韶、茂。陔,字元夏,晋左僕射、薛定侯。
历史评价
三国·魏国·胡质:武伯南身为雅士。
史料记载
《三国志·魏书卷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臧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謥詷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
《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
《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引虞预《晋书》曰:周字伯南,沛国竹邑人。位至光禄大夫。子陔,字元夏。陔及二弟韶、茂,皆总角见称,并有器望,虽乡人诸父,未能觉其多少。时同郡刘公荣,名知人,尝造周。周谓曰:"卿有知人之明,欲使三儿见卿,卿为目高下,以效郭、许之听可乎?"公荣乃自诣陔兄弟,与共言语,观其举动。出语周曰:"君三子皆国士也。元夏器量最优,有辅佐之风,展力仕宦,可为亚公。叔夏、季夏,不减常伯、纳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