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仁德镇

仁德镇

仁德镇

仁德镇位于北纬23°32 ′25 °34 ′、东经103°13 ′至103° 16′之间,隶属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在县境东南部,地处青龙山脚、牛栏江畔,辖学府、南钟、东发、建设、北观等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胜利、和平、道院3个村民委员会,下辖113个居民小组,43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镇总户数10814户,人口43181人;非农业人口7953户,18298人。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6个,世居民族有汉、回、彝等民族,少数民族14602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7%。其中回族12893人,占总人口的21%;彝族1274人,占总人口的2%;其它少数民族435人,占总人口的0.7%。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仁德镇
  • 外文名称:The town of
  • 行政区类别:城镇
  • 所属地区:云南省昆明市
  • 面积:130.36平方公里
  • 人口:42826人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主要产业:工业/农业

简介

仁德镇位于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部,牛栏江西岸。县政府驻地。面积131.26平方千米,人口5.86万人(2006年)。辖6个居委会、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刘家坝。
公路和昆(明)东(川)铁路、昆(明)东(川)支线过境。自然风景点“海后庵”和“寻甸四景”之一的龙洞及双潭在境内。

行政区划

1949年前称凤悟乡,1952年为寻甸第二区,1958年建火箭公社,1959年为建设公社。县城区域1961年为仁德大队,1971年为城关公社。1984年设城关区,1988年改仁德镇、城关乡。1997年,仁德镇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南钟、学府、东发3个行政村;
城关乡面积124.3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建设、胜利、和平、北观、中桥、道院6个行政村。2006年,撤销城关乡,併入仁德镇,辖学府、南钟、东发3个居委会,建设、胜利、和平、北观、中桥、道院6个行政村。
2009年7月,撤销寻甸县金所乡和塘子镇,其行政区域併入仁德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仁德镇管辖原仁德镇和金所乡、塘子镇的行政区域範围,仁德镇政府驻地不变。
原塘子镇位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151.95平方千米,人口2.94万人(2006年)。辖云集、团结、塘子、麦场、易隆、钟灵、三支龙、坝者8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刘家庄。贵昆线和东川支线铁路、320国道和崑曲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塘子村内有一温泉,自西汉以来就享有盛名。易隆行政村有古城遗蹟。 1949年称凤悟乡,1952年为寻甸二区,1958年成立建设公社,1961年设仁德区,1966年更名建设公社,1981年改塘子公社,1984年设塘子区,1988年建塘子镇。
1997年,面积155.9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云集、团结、塘子、易隆、三支龙、钟灵、坝者、麦场8个行政村。 原金所乡面积283.34平方千米,人口3.48万人(2006年)。辖金所、泽铁、竹沟、张所、小多姑、天生、草海子、摆宰、清海、新田10个行政村。
乡政府驻金所。213国道穿境而过。 民国时属果马河麒麟乡,1952年置金髮乡,1955年改称金华乡,1958年属羊街大风暴公社,1959年改金所公社,1984年设金所区,1988年更名金所乡。
1997年,面积272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金所、泽秩、竹沟、张所、多姑、天生、海子、摆宰、青海、新田10个行政村。

邮编

655200

2008年代码

530129101:~002南钟居委会 ~003东发居委会 ~004学府居委会 ~005北观社区 ~006中桥社区 ~007月秀社区 ~201胜利村 ~202和平村 ~203道院村~202泽铁村 ~204张所村 ~205小多姑村 ~206天生桥村 ~207草海子村 ~208摆宰村 ~209清海村 ~210新田村~201云集村 ~202团结村 ~203塘子村 ~204麦场村 ~205易隆村 ~206钟灵村 ~207三支龙村 ~208坝者村

历史沿革

仁德源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向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明嘉靖府志》记载,明朝初年以前的一多年,寻甸土司的文部、武部、农部等设在今仁德镇境内;
仁德镇地理位置
现仁德镇老东门残存的一段明墙遗址,亦可窥见仁德在历史深巷中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
仁德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青龙山的苍翠葱笼,凤梧山的灵秀隽永,三月三的诗情画意,玉带河的浅唱低吟,牛栏江的湍流回漩,仁德坝子的广袤富丽,仁德镇的自然风光,越来越吸引人的眼球。
仁德镇占具着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也乘载了更多更大也更艰巨的社会事务和责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卫生县城创建、城市规划建设等等,也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好评。

经济

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83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78万元,占总收入的25.1%;畜牧业收入1460万元,占总收入的9.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5001头,肉牛12860头,肉羊8817头,商品家禽173854只);渔业收入695万元,占总收入的4.4%;林业收入112万元,占总收入的0.7%;
第二、三产业收入6535万元,占总收入的41.3%。农民人均纯收入2112.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产业为主。全镇外出务工收入为14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408人,在省内务工1147人,到省外务工99人。

产业

仁德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镇内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好。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种植、养殖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2006年共种植葡萄350亩、蔬菜种植8690亩、养殖肉牛12860头、奶水牛178 头商品家禽173854只,规划引导扶持发展葡萄种植、蔬菜种植、奶水牛养殖等特色产业。

人口

全镇总户数16991户,总人口60488人,其中:农户10327户,共有乡村人口42151人,农业人口42969人。农村劳动力2408个。乡村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261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乡村人口的0.3%。

医疗

村民医疗主要依靠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寻甸城区的中医院和人民医院,镇级建有卫生院1个,有医生22人,其中;中职以上4人,
设有病床20张;建有计画生育服务站1个,有计生服务人员7人;建有村级卫生所9个,有村医生24人。2006年奖优免补共涉及1639人,1.639万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