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关总署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海关总署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09年海关信息公开工作,切实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和国办各项工作要求,突出强化海关信息公开工作规範化建设和基础工作,在完善海关信息公开制度和规範、深化海关信息公开内容、规範海关信息依申请公开处理程式、扩大海关信息公开培训覆盖面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报告发布

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务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2009年海关係统各直属海关单位海关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本年报由主要工作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複议、诉讼和投诉的情况,海关信息公开费用收支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等七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本年报电子版可在中国海关入口网站下载。 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海关总署办公厅政务公开处联繫(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6号海关总署办公大楼东配楼,邮编:100730,电话:略。

报告内容

主要工作概述
2009年海关信息公开工作,切实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和国办各项工作要求,突出强化海关信息公开工作规範化建设和基础工作,在完善海关信息公开制度和规範、深化海关信息公开内容、规範海关信息依申请公开处理程式、扩大海关信息公开培训覆盖面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和充实全国海关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直属海关单位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得到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设立了专门科室或专职岗位,使海关信息公开工作从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上得到了保证。据统计,目前全国海关係统从事海关信息公开工作的专、兼职人员总计1131人。
(二)完善规章制度。根据《条例》规定,着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务公开办法》;进一步规範海关信息主动公开内容和操作程式,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统一主动公开目录编制规範;加强对海关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和分类管理,建立公文类海关信息属性判别制度,在公文产生过程中同步确定信息属性,提前区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加强对全国海关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指导,根据国办要求,进一步完善海关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式。同时,各直属海关单位按照总署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三)研发“海关政务公开信息管理系统(一期)”。按照国办规範要求,依託海关政务办公系统,海关总署已研发并试运行“海关政务公开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一期已实现对应主动公开海关信息编目工作的自动化、规範化处理。系统的运行,有利于强化海关係统各级干部海关信息公开责任意识,规範公开内容和程式,促进海关信息公开工作与政务、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开效能,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查询、使用海关信息提供了便利。
(四)最佳化“中国海关入口网站”栏目设定。着力加强互动栏目建设,提升线上办事能力:开设“境外通关指南”栏目,为我国企业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信息和服务;做好新出台税收政策、原产地管理和减免税管理等规章的网上宣传和解读,并通过入口网站发布归类决定、化验结果总计10100项;每月定时发布海关贸易统计数据和监测预警、分析信息;继续办好海关英文网站,翻译并公布了8部海关规章;深入推进海关拍卖信息和政府採购信息网上公开;进一步完善报关员考试栏目建设;继续做好智慧财产权网上备案和複议申请办理等工作。
(五)加强宣传和培训。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的有利时机,积极通过网际网路及各平面媒体宣传海关信息公开,使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海关信息,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专门作了报导。围绕主题日活动,开展了“4.26”智慧财产权海关保护宣传周、“8.8”海关法制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海关係统“促进依法纳税”法制宣传活动等4次集中大型宣传活动,印发各类宣传手册70余万册。抓好海关信息公开教育培训,举办全国直属海关单位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政务公开培训班,开展对署内各司局办公室主任海关信息公开培训;在今年海关院校举办的中长期培训班和海关中高级干部培训中首次增加了政务公开和海关信息公开内容,切实提高了组织推动能力。
(六)筹划建立全国海关统一服务热线。为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帮助解决社会公众在进出境通关环节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儘可能消除各种误会和矛盾,我署筹划建立全国海关统一服务热线,实现“单一视窗受理、后台协调协作、统一对外回复”。这将对促进广大人民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密切海关同社会公众的联繫、建设服务型海关发挥重要作用。
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对照《条例》对海关信息进行梳理和编目,年内,各级海关单位累计主动公开信息68933条。
1.工作发展规划、总结和调查
公开年度工作总结、年度工作计画等。通过中国海关入口网站及各直属海关子网站开展各类调查199次。
2.重要规章及相关草案徵求意见
公开海关总署规章6条、海关总署公告90条。公开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的重要规章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秘鲁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等,通过中国海关入口网站公开徵求意见。
3.重要规章政策解读
对重要规章进行配套解读,包括《2009年关税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化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等,并根据执法情况,适时推出有针对性的解读说明,如海关行政複议决定的特殊形式、如何正确申报进出境快件、解读由商品归类引起争议的若干问题等。年内共发布各类重要的政策解读信息总计13条。
4.海关统计信息
做好海关统计数据及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编制并发布海关统计快讯、海关主要统计数据、进出口监测预警信息、海关统计月报(中英文版)以及海关统计年鉴(中英文版)。其中海关统计快讯、海关主要统计数据、进出口监测预警信息在中国海关入口网站上公开;海关统计月报和海关统计年鉴以印刷刊物形式向社会公开发行。年内,通过中国海关入口网站对外公布各类统计信息566条。
5.政府採购和拍卖
规範政府採购和罚没物资拍卖程式,通过中国海关入口网站公开各类政府採购信息474条,公开各类拍卖信息663条。
(二)公开形式
1.网际网路
通过中国海关入口网站的“政务公开”子栏目可查阅海关总署信息公开规定、指南及主动公开目录,并可以通过“申请公开”栏目下载、列印《海关信息公开申请表》,提出海关信息公开申请。网站提供主动公开目录分类列表,方便社会公众查阅有关信息。年内,通过中国海关入口网站及各直属海关子网站查阅信息达3.93亿人次。
2.海关总署文告
通过《海关总署文告》公开海关总署规章及海关总署公告。《海关总署文告》每月出版,电子光碟版通过《中国海关》杂誌向社会公开发布,2009年共出版12期,发行量达56.4万份。《海关总署文告》通过提供档案馆、图书馆,方便社会公众查阅。
3.新闻发布会、网上直播和线上访谈
各级海关单位围绕社会发展与海关改革建设等社会关注的话题,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20余场次、网上直播81期、线上访谈44期、解答各类业务谘询问题2.1万余件次。
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级海关单位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42件,其中海关总署收到15件,各直属海关收到27件;电子邮件形式申请16件,占38.1%;当面申请9件,占21.4%;信函、传真及其他形式申请17件,占40.5%。
(二)申请处理情况
收到的信息公开申请均已作出答覆,其中“同意公开”的为19件,占45.2%;“同意部分公开”的为5件,占11.9%;“免于公开”的为10件,占23.8%;“答覆转其他途径办理”的8件,占19.1%。
複议、诉讼和投诉情况
全国海关係统共收到有关海关信息公开行政複议申请2件,其中海关总署收到1件,直属海关收到1件,上述申请均已受理并办结,受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在办结的行政複议申请中,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1件,纠错1件。
全国海关係统未发生针对各级海关单位有关海关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
全国海关係统共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投诉5件,所有投诉均已处理完毕。
海关信息公开费用收支情况
2009年,各级海关单位用于海关信息公开工作增设设备、程式开发、印製宣传手册、推进网站建设和更新等费用总计702万元。目前,海关对依申请公开信息未收取相关检索、複製及邮寄费用。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09年,海关总署海关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从公开效果看,主动公开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公开形式的便民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今年将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继续做好海关信息主动公开。一是在直属海关单位层面,试点并推广“海关政务公开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全国各级海关单位均按照统一的标準推进海关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二是充分了解社会公众需求,突出重点,进一步丰富、拓展海关信息主动公开内容;三是进一步最佳化网站栏目设定,加强权威性海关信息发布,逐步扩大各类网上办事服务项目。
(二)进一步加强工作制度建设。一是修订海关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制度;二是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海关信息公开示範点建设;三是调整并完善海关信息公开考核评估体系。
(三)不断强化海关信息公开各项基础工作。一是加强新闻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海关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加强海关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和培训,注重条线横向联繫、纵向指导的沟通协调机制,不断提升海关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对各直属海关单位海关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抓好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
附表
(一)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主动公开海关信息数

68933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收到信息公开申请总数

42
1.当面申请数

9
2.信函申请数

6
3.传真申请数

9
4.电子邮件申请数

16
5.其它形式申请数

2
信息公开申请答覆总数

42
1.同意公开答覆数

19
2.同意部分公开答覆数

5
3.不予公开答覆数

0
4.免于公开答覆数

10
5.答覆转其他途径办理

8
(三)申诉情况统计表
指标
单位
数量
行政複议数

2
行政诉讼数

0
投诉举报数

5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