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霉

形声。字从雨,从每,每亦声。连绵的雨天中有机物自发生长并蔓延在其表面的细丝状物质。本义:有机物因生菌而质变

如:霉显(受潮霉烂);霉黑(物受潮湿而发霉变青黑);霉乾菜(芥菜的茎叶,加香料盐渍,封在瓦器中,使发霉后晒乾而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霉
  • 部首:雨
  • 总笔画:15
  • 字义:低等植物、真菌的一类:霉菌
  • 古异体字:徾
  • 今繁体字:霉

读音笔画

拼音:méi
部首: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5
五笔86&98:FTXU
仓颉:MBOWY
笔顺编号:145244443155414
四角号码:1075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709

基本字义

1.真菌的一类,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呈细丝状,有分枝,没有叶绿素:~菌。白~。青~。
2.〔倒(dǎo)~〕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3.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热长霉菌:发~。~烂。~变。~气。~豆腐。

详细解释

名词性

1、真菌;霉菌。生长在各种有机物质或生物体表面上的絮状物,特别当潮湿时或腐烂时。如:青霉;绿霉
2、在各类有机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面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霉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长物。
3、梅雨。如:霉天;霉雨。

形容词性

面垢黑
徾,中久雨青黑。——《说文》
颜徾黧以沮败兮。——《楚辞·刘向·九叹逢纷》
尧瘦臞,舜徾黑。——《淮南子·脩务》
又如:霉瘠(黑而瘦);霉黧(形容面垢黑)

常用词组

1.霉病 méibìng
[mildew] 真菌形成的霉样生长
2.霉菌 méijūn
[mould] 真菌,尤指毛霉目的真菌
3.霉烂 méilàn
[be spoiled by mildew;mildew and rot] 发霉而腐烂
4.霉气méiqì
(1)〈方〉
(2)[stale]∶潮湿霉烂的气味
这屋子好久没有人来了,散发着霉气
(3)[bad luck]∶比喻倒霉
早晨起来就摔了一跤,真霉气
5.霉天 méitiān
[early summer rains] 指梅雨时节
6.霉雨 méiyǔ
即梅雨
倒霉:比如,有个女人气急败坏的说:今天老娘倒了八辈子的霉了,手机被那个挨千刀的给偷了,气死我了。
词目:霉头 拼音:meí tóu  解释:指倒霉的事。 示例: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假如我们的敌人少估计了这一点,他们就一定要在这一点上面触一个很大的霉头。”聂绀弩《季氏将伐颛臾》:“两位老爷,这回可触了霉头了!”

英文翻译

1. mold; mildew; must
2. germs; bacteria
3. fungi
4. dirty; dingy

霉菌详细

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
细胞壁分为三层:外层无定形的β葡聚糖(87nm);中层是糖蛋白,蛋白质网中间填充葡聚糖(49nm);内层是几丁质微纤维,夹杂无定形蛋白质(20nm)。
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菌落为白色毛状的是毛霉,绿色的为青霉,黄色的为黄麴霉),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
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广泛套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和认识的一类微生物,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其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注意与链霉菌(放线菌)区分
特徵:
A、形态较大,质地疏鬆,外观乾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形状。
B、菌落和培养基间的连线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
C、霉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而气生菌丝没有毛细管水,故它们的菌落必然与细菌或酵母菌的不同,较接近放线菌。
菌丝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分类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无隔膜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有隔膜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高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菌丝变态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的霉菌菌丝可分为三部分:
①营养菌丝:深入的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物质的菌丝;
②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③繁殖菌丝:部分气生菌丝髮育到一定阶段,分化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吸器。由专性寄生霉菌如鏽菌、霜霉菌和白粉菌等产生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
假根。根霉属霉菌的菌丝与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出的根状结构,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
菌网和菌环。某些捕食性霉菌的菌丝变态成环状或网状,用于捕捉其它小生物如线虫、草履虫等。
菌核。大量菌丝集聚成的紧密组织,是一种休眠体,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其外层组织坚硬,颜色较深;内层疏鬆,大多呈白色。如药用的茯苓、麦角都是菌核。
子实体。是由大量气生菌丝体特化而成,子实体是指在里面或上面可产生孢子的、有一定形状的任何构造。例如有三类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複杂的子实体,分别称为闭囊壳、子囊壳和子囊盘。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正字通》莫裴切,音枚。项瓯东曰:江南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或言古语:黄梅时节家家雨。张蒙溪谓:梅当作霉,雨中暑气也。霉雨善污衣服,故又云霉涴,言其为霉所坏也。按𡌨雅风土记皆作梅雨。霉,义与霉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