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泉乡
圣泉乡,又名凤城。隶属于安徽省萧县,位于萧县城区北部,南隔凤凰山与萧县城区相连,东与徐州搭界,西与马井镇接壤,北与杨楼镇、刘套镇连境。乡镇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16°93′与北纬34°25′。圣泉乡面积121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截至2014年,户籍人口8万。
圣泉乡境内有主干道10条,长41.12km,支路22条,“三纵三横”的环乡道路贯穿全乡,村村通水泥路。311国道和310国道在圣泉乡穿境而过,萧杨公路、萧刘公路分别连通两条国道,有龙腾大道、迎宾路、黄安路、兴业路、站前路、凤山隧道、岱湖路、萧管路、交通西路等公路。南部由凤山隧道连线萧县城区。
圣泉乡有圣泉寺、萧国古城、三仙台、凤山森林公园等景点,有黄金梨、翠玉梨、萧国圣桃、萧县羊肉等特产。
2017年,圣泉乡完成财政收入7800万元,工业产值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5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圣泉乡
- 外文名称:Shengquan Country
- 别名:凤城新区、萧故城
- 行政区类别:乡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安徽省萧县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郭庄村
- 电话区号:0557
- 邮政区码:235232
- 地理位置:萧县北部
- 面积:121平方公里
- 人口:8万(2014)
- 方言:中原官话-徐淮片-萧县方言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凤山森林公园
- 火车站:萧县北站
- 车牌代码:皖L
- 特产:黄金梨、翠玉梨、萧国圣桃
历史沿革
夏代,圣泉乡是萧国都城。
春秋,境内复建萧国,为宋附庸。
楚,置萧邑,属楚国。
秦,置萧县,属泗水郡。
西汉,汉王元年(前206年),设萧县(治圣泉乡)属项羽西楚国泗水郡。
东汉,今境内设萧县,属沛郡。
三国,魏朝设萧县,属豫州。黄初二年(221年),封曹熊为萧公。太和三年(229年),改萧公国为萧王国(都圣泉乡)。
西晋,鹹熙二年(265年),置萧县(曾封司马丙于此)属沛国。
东晋,设萧县属侨置沛郡。
南北朝,南朝宋置萧县,属北徐州沛郡。
隋,设承高县(治萧故城)属徐州彭城郡。
唐,设萧县(治萧故城),属徐州。
宋,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制,设萧县,属京东西路徐州武宁军。绍圣年间(1094~1097年),为避黄河水患于城南半里重筑新城,世称南城,与之相对的前萧故城则称北城。
元,撤销萧县建置,併入徐州。至元十二年复立萧县,属归德府徐州。
明,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豪府。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属南京(南直隶)徐州。万曆五年萧县南城圮于黄河决口。萧故城作为萧县政治中心退出历史舞台。朝廷批准在凤山南的阳边集(今龙城镇)创建新城,延用其东的龙城废城旧名,改称龙城。以区别故萧城,是萧县城址的第二次大迁徙。
清同治末(1875年),境内设乐善乡、在坊乡。辖梁果村、班鸠村、秦村、丁穆村、雁门村、杨村、北城村、吕里村、辛彭村等9村。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萧县一区,属西北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萧县,设穆集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撤销穆集区,红庙区併入陶楼区,驻陶楼村。
1950年9月,陶楼区辖:红亭、郝庄、杜楼、古尚、腰庄、圣泉、穆集、岱北、汴南、王楼、曲里、红北、红庙、马阁、营子15个乡,90个行政村。
1955年1月,陶楼区併入龙城区。
1959年9月,撤销区建制,成立穆集公社。
1980年,沿革穆集公社建制。
1984年,设立圣泉区,辖郭庄乡、陶楼乡、北城乡、郑腰庄乡、穆集镇5个乡镇。
1992年,撤销圣泉区,成立圣泉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圣泉乡下辖14个行政村,295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郭庄村。
行政村 | 辖自然村 |
---|---|
袁新庄村 | 彭屯、姬庄、袁新庄、孟集、陈楼、苏楼、大姬庄、彭庄、双庙、谢庄、薛楼、郑庄、三座楼、胡行、王小屯 |
郭庄村 | 俞庄、孟杏、徐楼、胡新庄、袁楼、徐小庄、段庄、前荒、小李庄、马庙、后荒、肖庄、小场、郭庄、姜庄、刘台子、孙庄、王大庄 |
圣泉村 | 王楼、黄庄、夏庄、刘村、闫村、徐山头、欧村、三仙台、圣村 |
穆集村 | 周庄、蒋庄、彭新楼、耿庄、前杜六、后杜六、尚口、丁庄、穆集、孟庄 |
岗子村 | 小岗、前岗、大岗、陈圈、纵老楼、周屯、梁老楼、刘楼、毛庄、连庄、衡楼、肖庄 |
金黄庄村 | 薛庄、王庄、张庄、王集、沈南元、孙庄、秦庄、寇堂、金黄庄、位楼、肖屯、郝楼 |
单楼村 | 马路、纵堂、蒋楼、李大楼、小连屯、刘楼、彭屯、康庄、玉庄、单楼 |
郑腰庄村 | 前高头、腰庄、后郑楼、王山头、陈圈、耿石店,芦屯、鲍沟、王座 |
王山村 | 齐山、耿庄、王山、关山、安山、陈山 |
营子村 | 前营子、后营子、权楼、小郭庄、苏冯庄、后祖楼、前祖楼、夏园 |
红柳树 | 朱双楼、祁洼、家谱庙、红柳树、权老家、徐新庄 |
柴庄村 | 王门、柴庄、陶南 |
陶楼村 | 黄安子、徐瓦房、孟庄、三新庄、权庄、程庄、王里后、罗沟、陶北 |
北城集村 | 北城集村、朱连屯村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圣泉乡位于安徽省萧县城区正北10公里处,该乡中心位置地处东经34°25′与北纬116°93′。东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搭界,西与马井镇接壤,南与龙城镇、杜楼镇相邻,北与杨楼镇、刘套镇连境。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
圣泉乡
气候特徵
圣泉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带,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雨水渐增;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旱涝不均,或晴旱少雨,或多雨成灾;冬季寒冷少雨雪。
地形地貌
圣泉乡大部分为平原,东南部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有安山、陆山、小山、凤凰山、石磄山、鞍山等山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圣泉乡东南部沿山8个行政村含有丰富的山石资源,截至2011年,初步探明石灰石含量超过10亿吨,高岭土2亿吨以上,地下煤矿达3亿吨以上。
土地资源
截至2014年,圣泉乡耕地面积10.3万亩。
林业资源
截至2014年底,圣泉乡有林地6000亩,品种主要有杨树、柏树、松树、黄栌、连翘、石榴等。截至2015年底,有林业用地面积3507公顷,用材林1401公顷,防护林473公顷。
圣泉乡万亩桃园

人口民族
圣泉乡主体民族是汉族,截至2014年,户籍人口近8万人,有1.7万余户,有劳动力48920人。
经济
综述
2015年,圣泉乡财政收入完成51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0亿元,招商引资突破5.3亿元,固定投资12亿元,项目建设达5亿元。
第一产业
2015年,圣泉乡有岱湖优质粮食生产基地2万亩,有以丰顺菜业为龙头的现代化农业,土地流转面积1.65万亩,建立了萧国圣桃和无公害酥梨、优质葡萄、红富士苹果四大农产品基地和岗子蔬菜、穆集甜瓜、韭黄、以南部沿山为中心的乾杂果四大生产基地,年增收3000多万元,人均增收超过300元。
2015年,全乡优质品种面积10万亩,其中粮食油料面积达6.5万亩,经济作物3.4万亩,覆盖率达85%,农产品总量增长,粮食生产总量4.6万吨,油料0.27万吨,水果3.9万吨,蔬菜0.7万吨,其它经济作物总产量0.29万吨,全乡农业生产总值4.5亿元,其中种植业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1.1%。全乡鸡存栏20万只以上,羊存栏7万只以上,猪存栏5万头以上。
第二产业
圣泉乡境内有萧县循环经济工业园,截至2014年,有30多家长三角地区的客商落户。境内有2家投产多年年产量90万吨的煤矿。新建项目有投资1.5亿元的热电玉米澱粉项目和投资8000万元的纸浆改造项目。
2015年,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5.3亿元。全年完成工业产值6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有6个规模企业,新引进3个工业项目。
第三产业
圣泉乡有圣泉乡集贸市场、圣泉乡书画大市场两大贸易市场。圣泉乡书画市场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可容纳9000经营户。2015年,圣泉乡社会消费品总额15.2亿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新修文化培训室10间300平方米。
教育事业
截至2014年底,圣泉乡有27所中国小,其中2所布点国中,10所布点国小,13个国小教学点。全乡在校学生近4000名,国中生有1000余人;有360多名教职工,国中教师150余人。
圣泉乡北城中学 | 郭庄初级中学 | 圣泉双语幼稚园 |
孙庄国小 | 萧屯学校 | 穆集国小 |
陶楼国小 | 王座国小 | 权楼国小 |
基础建设
2015年,圣泉乡完成征地总投资近6000万元,拆除违章建筑20余户。整合项目资金600余万元,完成路网工程断头路工程30公里。实施郑徐高铁站客运站建设、萧淮联接线、龙腾大道、迎宾路、黄安路、兴业路、站前路、凤山隧道、岱湖路、萧管路拓宽工程。完成征地总投资近6000万元,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0余户。结合萧刘路的拓宽以及污水处理厂和胺基酸厂,建设萧县循环经济园区。建成袁新庄,北城集村、安山村等美丽乡村。主要干道统一栽植了女贞、玉兰等风景树,在岗子河、陶楼河、三座楼沟等新挖沟渠统一栽植了杨树。
医疗事业
2014年末,圣泉乡有乡卫生院1所,村级门诊部14个,有床位49张,执业(助理)医师23人。
红柳树门诊部 | 郭庄门诊部 | 彭庄医院门诊部 |
穆集门诊部 | - | - |
交通
铁路
郑徐高铁、萧淮客运联络线在圣泉乡南部新建萧县北站,通过萧县北站直达郑州、西安、兰州、南京、长沙等省会城市。
萧县北站

公路
圣泉乡境内有主干道10条,长41.12km,支路22条,“三纵三横”的环乡道路贯穿全乡,村村通水泥路。311国道和310国道在圣泉乡穿境而过,萧杨公路、萧刘公路分别连通两条国道,有龙腾大道、迎宾路、黄安路、兴业路、站前路、凤山隧道、岱湖路、萧管路、交通西路等公路。南部由凤山隧道连线萧县城区。
风景名胜
萧城旧址
萧城旧址位于圣泉乡欧村北500 米处。据文字记载,自春秋战国为萧国国都至明万曆五年(1577年)近22.5个世纪里都是萧县的政治中心。
萧城旧址

三仙台
三仙台位于安徽省萧县境内,今三仙台村和盛村之间,与故萧城隔水相望,山高不过百米,因为靠近萧城,又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曾于山上停憩,因此明代就是游人雅士汇集的流连之所。明代中期入选萧县八景之一和清康熙县誌所评八景略有出入,名为“层台仙迹”。
圣泉寺
圣泉寺,萧城八景之一。位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的凤山森林公园陡山口北坡,始建于北宋年间,乡贤窦师道在此隐居,并修筑拱翠堂,明清时期亦有修扩,历来是游人雅士流连之地 。至2015年,已有800余年历史。有房舍30余间,寺依山势,殿庭门廊,颇为壮观。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