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怵惕
怵惕,汉语词语,
拼音为chù tì,
意为恐惧警惕,
《广雅》:怵惕,恐惧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怵惕
- 外文名:无
- 拼音:为chù tì,
- 意为:恐惧警惕
词目
怵惕
拼音
chù tì
释义
[palpitation caused fright] 恐惧警惕 怵惕不宁
警惕戒惧:日夜怵惕,修身正行,行人怵惕。
出处与详解
1、《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思所以免其过悔。”
2、《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思先帝之艰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
3、《汉书·王商传》:“于是退 勃 使就国,卒无怵悐忧。” 颜师古 注:“悐,古惕字。”
4、唐 杜甫 《北征》诗:“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5、《明史·岳正传》:“今朕省愆思咎,怵惕是存。”
6、唐玄宗《谒陵大赦文》:“有来雍雍,载怀怵惕之思;至止肃肃,如闻叹息之声”
7、《广雅》:怵惕,恐惧也。
8、《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勾践仰天叹曰:‘死者,人之所畏,若孤之闻死,胸中绝无怵惕。’”
9、《灵柩*本神第八法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
10、《国语·齐语》:“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
11、 姚雪垠 《长夜》二三:“那个小姑娘头也不抬,也不怵惕,很快地走了进去。”
寻仙副本
等级:85

複製搜寻

複製搜寻
複製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