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太宗求谏

太宗求谏

《太宗求谏》选自《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贞观政要》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历史着作,全书40篇,合为八卷。

贞观年间,特别是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这一兼听纳下的思想和行动,造成了谏诤蔚然成风、君臣共商国是的良好风气,是“贞观之治”中最引人瞩目的重要方面。唐太宗也因而成为一个从谏如流、雄才大略的帝王君主,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政治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太宗求谏
  • 作品出处:《贞观政要》
  • 创作年代:唐开元、天宝年间

原文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恆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译文

贞观五年的时候,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奖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它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幺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幺能去劝谏别人呢? ”不以此为心:不把这作为心事

注释

谏:旧时指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
任情:放纵
是以:因此
丧乱:丧亡祸乱
莫不:没有不
夙:早
恆:常
公等:你们
极谏:竭力规劝
岂得:难道能够
以:因为
不纳:不接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