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鸥食堂(2006年日本电影)
《海鸥食堂》是由メディア・スーツ发行的102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荻上直子执导,小林聪美、片桐入、樽真佐子、塔里娅·马库斯、马库·佩尔托拉等主演,于2006年3月11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所日式食堂“海鸥食堂”里,店主幸江希望以最简单但却最让人感到温暖的传统手卷留住客人心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荻上直子
- 编剧:荻上直子
- 主演:小林聪美,片桐入,樽真佐子,塔里娅·马库斯,马库·佩尔托拉
- 发行公司:メディア・スーツ
- 对白语言:日语、芬兰语
- 中文名:海鸥食堂
- 外文名:かもめ食堂
- 其它译名:海鸥餐厅
- 出品时间:2006年
- 製片地区:日本
- 拍摄地点:芬兰赫尔辛基
- 类型:剧情
- 片长:102分钟
- 上映时间:2006年3月11日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483022
剧情简介
夏日的某一天,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个街角,有家名为“海鸥餐厅”的小餐馆开张了。店主兼厨师是一位中年日本女子幸江,她以简单美味的日本传统食品——饭糰作为餐厅的招牌菜。
这家奇特的店吸引了不少路人进来一探究竟,可却总是没人愿意坐下来吃点东西。在没有任何客人光顾的日子里,幸江依然每天去市场购物,把店打扫得一尘不染。爱好日本文化的青年汤米成了餐厅的第一个客人,他向幸江询问卡通片《科学忍者队》主题歌的歌词。某个黄昏,幸江在书店里结识了只身来到芬兰的绿,并说服了绿前来店里帮忙。不久后,在机场丢了行李的真佐子也成了餐厅的一员。这个由三位日本女子主持的餐厅渐渐有了顾客。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幸江 | 小林聪美 | ---- |
绿 | 片桐入 | ---- |
正子 | 樽真佐子 | ---- |
Tommi | 贾柯·涅米 | ---- |
Liisa | 塔里娅·马库斯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
霞泽花子 | 前川えんま 天野真弓 奥田诚治(执行) 大岛满(执行) 石原正康(执行) | 群洋子 | 荻上直子 | Mark Lwoff | 荻上直子 | Tuomo Virtanen | 近藤达郎 | 普岛信一 | アンニカ・ビョルクマン | Annika Björkman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幸江演员:小林聪美芬兰“海鸥餐厅”的店主兼厨师,中年日本女子。她以简单美味的日本传统食品——饭糰作为餐厅的招牌菜。这家奇特的店吸引了不少路人进来一探究竟,可却总是没人愿意坐下来吃点东西。
- 绿演员:片桐入闭着眼睛在地图上随手一指,指到芬兰,然后就搭飞机过来。幸江在书店里结识了只身来到芬兰的她,并说服了她前来“海鸥餐厅”帮忙。
- 正子演员:樽真佐子被电视里芬兰的空气吉他比赛吸引,在父母相继去世后便动身前往芬兰。在机场丢了行李的她也成了“海鸥餐厅”的一员。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 创作者:近藤达郎 发行时间:2006年3月20日 参考资料: | 1 かもめ食堂2 プール1 3 オカリナ 4 トンミ 5 マッティ1 6 试食 7 シナモンロール 8 白いカーネーション 9 电话 10 ポーチと海辺 11 マッティ2 12 猫 13 ハラゴシラエして歩くのだ。 14 プール2 15 クレイジーラブ |
幕后花絮
- 由于芬兰人拍戏严格遵守工作时间,特别是包含年轻人的照明组更是无法连续作战。荻上导演为此改变了日式的做法,每天按时收工以保证製作人员的睡眠时间,同时每拍上几小时就安排一次长休息;
- 剧组的午餐是由一家当地小餐厅负责提供的,厨师为了照顾日本来客的饮食习惯,每天在芬兰食品之外还特地準备了米饭;
- 影片的烹饪指导饭岛奈美做好的美味饭糰经常在开拍前就被人偷偷吃掉了,临到拍戏时发现没有了重要道具,只好重新再做;
- 每次拍完戏收工后,大家都会一起把“道具食品”瓜分掉,芬兰的演员以及工作人员都大讚日本料理的美味;
- 小林聪美为了拍摄该片特地学习了芬兰语。电影杀青时,她用流利的芬兰语致词,引来一片掌声;
- 影片为了体现芬兰情调,选用了iittala的餐具和artek的家具。这些芬兰设计品牌的器物也成了该片的一大看点。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
2007年2月16日 |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佳女配角 | 樽真佐子 | 提名 |
製作发行
主创单位
製作单位 | NTV、VAP、Gentosha、Shasha、Paradise Cafe、Media Suits |
---|---|
发行单位 | Media Suits(日本)、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芬兰)、Nihon Eiga Satellite Broadcasting(日本电视播映) |
影片上映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上映国家 | 上映时间 |
---|---|---|---|
日本 | 2006年3月11日 | 芬兰 | 2006年8月23日(埃斯波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6年8月25日(蒙特娄电影节) | 芬兰 | 2006年9月29日 |
韩国 | 2007年8月2日 | 马来西亚 | 2010年6月8日(亚庇国际电影节) |
日本 | 2010年11月7日(东京美食爱好者电影节) | 美国 | 2011年3月18日(亚特兰大) |
新加坡 | 2011年7月10日(新加坡日本电影节) | 美国 | 2011年7月13日 |
日本 | 2011年10月8日(东京美食爱好者电影节) | 日本 | 2012年10月7日(东京悟饭电影节、重新发行) |
中国台湾 | 2012年11月8日(台北金马奖电影节) | *影片上映参考资料 |
影片评价
《海鸥食堂》与拍摄地芬兰很像:舒服、悠闲、缓慢,有点冷。节奏缓慢却优美,故事简单而乾净。日本电影能有如此风骨者确实少见。
该片的主题是友谊,两个日本女人绿和正子后来因为各自的原因来到海鸥食堂帮忙,她们与幸江之间的日本式友情(自始至终的彬彬有礼和恰如其分的距离)令人动容。典型的一段就是绿为食堂生意着想,买回几种芬兰食物来改进菜谱,即使没有顾客也毫不介意的幸江迟疑了一下,但仍然“在违背自己经营理念的前提下”进行了尝试。另外,食堂与顾客逐渐建立起来的默契也让人觉得美好。让故事发生在芬兰,也许是因为它奇妙的距离感,芬兰是离日本最近的欧洲国家,它代表了与日本相异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却似乎触手可及。但其实不管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日本人还是按照日本人的方式在生活。(《南方都市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