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结核
咽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各个器官可受累及,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咽结核多为肺结核病人痰中结核桿菌接触损伤的咽部黏膜而发病,或由喉结核向上蔓延而来,也可发生于结核桿菌的血行播散。
基本介绍
- 别称:咽结核
-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 常见发病部位:全身性
- 常见病因:结核菌引起
疾病名称
咽结核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概述
咽结核常因疼痛、吞咽困难,造成极度营养不良。咽结核一般分为急性粟粒型和慢性溃疡型两类。1.急性粟粒型咽结核 常继发于活动性开放性肺结核或粟粒性肺结核。为全身免疫力不良的表现,也是严重肺结核的一种恶性併发症。病人体温高,全身情况极差,咽痛剧烈,吞咽尤甚,常放射至耳部。病初起时,在黏膜下出现多数粟粒状小结节,迅速溃烂形成边缘不整齐的溃疡,上覆灰黄色污秽分泌物。好发于软齶、咽后壁和咽侧壁。也可以发生于扁桃体及其他部位并常向口腔及喉部蔓延。2.慢性溃疡型咽结核 发展较慢,除吞咽痛外,其他症状不甚明显。好发于咽齶弓及咽后壁,在苍白水肿的黏膜上有局限性浸润病变。继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溃疡可局限于一处或数处,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其上覆有灰黄色假膜。若有继发感染,溃疡发生死而深陷,形成潜行性边缘。
疾病描述
鼻咽结核常表现为黏膜溃疡或肉芽肿形成,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听力减退等,可于病理检查中确诊。口咽及喉咽结核主要有粟粒型或溃疡型两种,粟粒型咽结核常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如粟粒型肺结核等)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咽痛剧烈,可向耳部放射,严重影响吞咽。咽部黏膜苍白,软齶,齶弓或咽后壁等处可见多数散在的粟粒大结节,以后迅速发展为浅表溃疡,边缘不整齐,表面被覆污秽渗出物,溃疡型咽结核好发于齶弓或咽后壁,一处或数处不等,发展较慢,溃疡亦可向深部发展,致软齶穿孔,齶弓或悬雍垂缺损,癒合后遗留疤痕性狭窄或畸形。齶扁桃体及腺样体结核常无明显症状,属隐性结核,多于病检中发现,可能与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牛奶有关(牛型结核菌),扁桃体结核常伴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腺样体结核合併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者可能为原发性。
症状体徵
鼻咽结核常表现为黏膜溃疡或肉芽肿形成,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听力减退等,可于病理检查中确诊。口咽及喉咽结核主要有粟粒型或溃疡型两种,粟粒型咽结核常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如粟粒型肺结核等)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咽痛剧烈,可向耳部放射,严重影响吞咽。咽部黏膜苍白,软齶,齶弓或咽后壁等处可见多数散在的粟粒大结节,以后迅速发展为浅表溃疡,边缘不整齐,表面被覆污秽渗出物,溃疡型咽结核好发于齶弓或咽后壁,一处或数处不等,发展较慢,溃疡亦可向深部发展,致软齶穿孔,齶弓或悬雍垂缺损,癒合后遗留疤痕性狭窄或畸形。齶扁桃体及腺样体结核常无明显症状,属隐性结核,多于病检中发现,可能与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牛奶有关(牛型结核菌),扁桃体结核常伴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腺样体结核合併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者可能为原发性。
疾病病因
结核桿菌感染。
病理生理
鼻咽结核常表现为黏膜溃疡或肉芽肿形成。口咽及喉咽结核主要有粟粒型或溃疡型两种,咽部黏膜苍白,软齶,齶弓或咽后壁等处可见多数散在的粟粒大结节,以后迅速发展为浅表溃疡,边缘不整齐,表面被覆污秽渗出物,溃疡型咽结核好发于齶弓或咽后壁,一处或数处不等,发展较慢,溃疡亦可向深部发展,致软齶穿孔,齶弓或悬雍垂缺损,癒合后遗留疤痕性狭窄或畸形。
诊断检查
病理检查中确诊。
治疗方案
除全身抗痨药物治疗外,局部用利福平甘油涂布,因咽痛剧烈而不能进食时,饭前可用0.5%—1%地可因少量喷雾咽部,以暂时缓解疼痛,溃疡面可用化学药物(如三氯醋酸)烧灼。
用药安全
春防风、防寒;夏防暑热;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