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涅盘四德

涅盘四德

佛经《涅槃经》说佛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所谓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离,具有“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的固定德性。所谓乐德,是指佛陀乐于远离人世间生死逼迫之苦,乐于寂灭于涅槃净土佛国。所谓我德,是指佛陀虽在人世间,但早已忘记了凡夫俗子的“妄我”,而具备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谓净德,是指佛陀远离人世间的垢污而无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了无纤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涅槃四德
  • 出处:《涅槃经》
  • 四德:常、乐、我、净
  • 四义:莲花四义

莲花四义

佛陀有四德,佛经也给莲花总结为“四义”,与“四德”相应。据《华严经》载,“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
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
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
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
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

常乐我净

世俗之人把世间的“无常、苦、无我、不净”误认为“常乐我净”,这是颠倒的认识,简称“四颠倒”。二乘人据此否认有出世间的“常乐我净”,又形成了新的“四颠倒”。《涅槃经》中大力破除这八颠倒。小乘破世俗有,大乘又破小乘有,建立涅槃真实,《涅槃经》提出常、乐、我、净为涅槃四德。但从禅悟的立场来说,它不过是方便法门。过河不须筏,在禅悟之境里,不但没有无常,也没有与无常对立的“常”的存在之余地。不知此理,犹如不能在春池中拾取无价珍宝,只是拾些瓦砾般的糟粕。顿悟之时,佛性自然现前。它原本就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既不是师家传授,也不是从外而得。
所谓常乐我净,是指去除四颠倒之后的真正的常乐我净,去除四颠倒了的常乐我净,才能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即所谓四德。我们应该努力理解什幺是四颠倒,进而远离四颠倒,从而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佛学大辞典》:“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可见,作为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是佛的境界,也应该是去除了习气之后的无余涅槃的境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