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是由作家何建明创作的纪实文学。

该书揭示了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与南京陷落的必然联繫;首次披露了南京陷落之前日军对南京的大轰炸;逐日展现了日军进城后中日军队的表现;中方、日方、欧美人士和倖存者的现场目击实录;再现了以拉贝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拯救难民所做的贡献;冰冷展现了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大屠杀倖存者的回忆与讲述;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自述;东京审判时中美日三方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上的争议与分歧;作者本人的分析散见于文中,时时处处拷问着国人。

这部作品是作为对首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献礼。该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该书获得第四届政府出版奖图书奖。

基本介绍

  • 书名: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 作者:何建明 
  • ISBN:9787549945009
  • 页数:484
  • 定价:60.00
  •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製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癒合的伤痛。

作品目录

序:迟了77年的国家“公祭”
第一章 杀戮前的大决战第二章 红了长江水(大屠杀第一天)
1. 上海失守前后,蒋介石“比较努力”
6. 守军的记忆
2. 空袭从8月开始
7. 日军的记忆
3. 沪宁线上的生死搏杀
8. “热线”里的记忆
4. 孤城哀鸣
9. 城市的记忆
5. 血染双“十二”
第三章 窒息的金陵城(大屠杀第一周)第四章 奸绝淫杀(莫愁湖的哀号)
10. 见了男人就杀
14. 不堪入目的现场
11. 堵住防空洞就杀
15. 日军自述:天天“花姑娘的干活”
12. 闯进宅门大院就杀
16. 独一无二的“姦情报告”
13. 为迎“入城式”的大绝杀
17. 被害者的自述
第五章 拉贝和他的“南京安全区”第六章 坚守“生命孤岛”的洋小姐
18. 关于“纳粹”的他
25. 终身未有孩子的女人从不放弃孩子
19. 好人当“主席”
26. 顶住头上的炸弹——开学!
20. 市长走了,洋人拉贝成了“南京市长”
27. 生命孤岛
21. 屠刀下的“安全区”
28. 花落泥尘
22. 拯救女人
23. “洋菩萨”
24. 离开南京前的最后日子
第七章 审判与证词第八章 人鬼之间——日本兵的忏悔独白
29. 盟军司令的“演说”与审判长的“理由”
34. “小鬼子”是这样炼成的
30. 将谁押上审判台?
35. 士兵——肉体武器
31. 绞死松井石根
36. 杀中国人的“快感”
32. 紫金山在哭泣中欢呼
37. 杀人越多表扬越多
33. 大案的终结与遗憾……
后记:作者的话
参考书目

创作背景

“我的内心非常清晰:只要没有人写它、没有人把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写好,我就必须去写,”何建明表示:“中国现在暴露出的许多複杂问题,包括国民素质的低劣、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係,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真实的历史写下来或者写好。”
提及《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创作的始因,何建明称:“我是无意间被‘拉到’南京大屠杀事件上的。”今年年初,正在南京进行另一项採访工作的何建明,偶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一见面,朱成山极其急切地期待他写一写“南京大屠杀”。“没人写过?”何建明就根本不信这幺个重要的题材我们中国人就没有写过。 “没有。即使有一些人写过,但都不全面。”朱馆长肯定地说。 “如此重大事件没人全面地写过,那是绝对不行的。”何建明立即更换了创作任务,全力进入《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的採访、準备、写作中。

作品鉴赏

作者参阅了四千多万字的历史史料,多角度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时刻:有大战前松井石根对蒋介石的“承认外蒙古独立”的游说和被后者断然拒绝的恼怒;有沪淞战役的顽强抵抗和失败后的大面积溃败;有南京沦陷前的战事布防和谋求停战后的撤军令;有国际侨民对二十万难民的英勇救助和国民政府和军队的置士兵与百姓性命于不顾的逃跑;有日军残忍杀害的恐怖也有放弃抵抗的军民的软弱;有拉贝、魏特琳的人道主义的爱的怜悯,也有国人麻木自私的为虎作伥;有远东国际法庭上的控诉也有证据材料的缺失的遗憾;有拉贝回国后揭露日本法西斯的被囚和晚年的悽惨,也有魏特琳目睹了太多罪噁心理崩溃后的自杀;有日本右翼分子的无耻否认,也有日本士兵的忏悔日记的摘录。
最为可贵的是书中对史料的尊重,全无禁忌地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既有蒋介石在日本求学时曾住在松井石根家里两年的“情同手足”的情谊,以及后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的不共戴天,也有记录川军士兵为了“血战到底”,不惜将铁索扣在脚踝处,生死与阵地同在的悲壮惨烈;有日军在强姦妇女后,用棉絮塞入腹部点火焚烧的可怕兽行,也有妓女不畏死去保全学生的事迹。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在战争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有了极度的展现,让人睁不开眼睛。20世纪80年代记录下这些暴行的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在写完《南京大屠杀》后,在汽车内开枪自杀了。她被人性的黑暗吞噬了。
除了涉及大量详实史料,包括大量死难者亲友的控诉“呈文”,多篇日军当事人的“阵中日记”文稿,当年留在南京城内的外籍人士的报告,日本、国际社会留存的新闻报导资料,何建明多角度地记录了此次历史事件,改变并突破了以往同类作品视角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另外,何建明写到了以往被规避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队的“正面形象”的叙述,同时对日军高级官员的真实本性与人性进行了比较多的客观叙述。这是过去所有“南京大屠杀”文学作品中几乎都没有的。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一书特点在于全面性和客观性,除了大量翔实史料之外,还包括大量死难者亲友的控诉“呈文”,多篇日军当事人的“阵中日记”文稿,当年留在南京城内的外籍人士的报告,日本、国际社会上留存的一些新闻报导资料等。

作品影响

2017年4月,该书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作者简介

何建明,报告文学作家,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报告文学《国家》《忠诚与背叛》《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国家行动》《共和国告急》《部长与国家》《生命第一》,电影《西行囚车》《信天游》,电视连续剧《奠基者》《国家行动》等等。
作品曾七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正泰杯报告文学奖”,四次获“徐迟报告文学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