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踧踖
踧踖是一个汉语辞彙,读作cù jí,英文翻译是in a mincing step or manner as show of respect,出自《论语·乡党》意思是恭敬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形容坐立不安或徘徊不进貌。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踧踖
- 外文名:in a mincing step or manner as show of respect
- 拼音:cù jí
- 解释: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 出处:《论语·乡党》
- 注音:ㄘㄨˋ ㄐㄧˊ
-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 褒贬性:含贬义
翻译
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徘徊不进貌。
出处
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惶怖战慄,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术踧踖,即调发军粮。”
《世说新语·小时了了》:“韪大踧踖。”
《全唐文》卷一七四:“踧踖蛇行,拜公卿之马首”。
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 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宝玉因贾政在坐,早已踧踖不安。”
徘徊不进貌。
宋司马光《上皇太后疏》:“彷徨而不自安,踧踖而不敢进。”
清陈允衡《江上寄答》诗:“怀刺宾在堂,将前还踧踖。”
《诗·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诗·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
《说文·足部》:“踖,踧踖。”
《说文·足部》:“踧,行平易也。”
《广雅·昔韵》:“踖,踧踖,敬貌。”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韪大踧(cù)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