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十三州
北美十三州是指英国于1607年至1733年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独立之前,十三个殖民地是英属美洲殖民地的一部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北美十三州
- 外文名称:13 states of North America
- 别名:北美十三殖民地
- 行政区类别:殖民地
- 所属地区:英国
- 下辖地区:宾夕法尼亚、纽约、新泽西等
- 地理位置:北美洲东部
- 方言:英语
十三州简介
北美十三州是指英国于1607年(维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
这些殖民地分别是德拉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乔治亚、康乃狄克、麻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夏、维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及普罗维登斯种植地,每个殖民地都建立并发展了自治体制,居民大多数是拥有自己土地的独立农民。在18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过一系列抗争,殖民地联合武装反对英国和英王乔治三世的统治,最终于1775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十三个殖民地宣布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独立之前,十三个殖民地是英属美洲殖民地的一部分。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属西印度、纽芬兰、魁北克省、新斯科舍、东佛罗里达和西佛罗里达保持了对英国的忠诚。这些殖民地对美国革命都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但地理位置上的隔离和英国海军的强大使他们未能真正参与到斗争中来。
殖民地
当代文献通常将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按地理位置从北至南排列。
新英格兰殖民地
新罕布夏省,即后来的新罕布夏州,英王直辖殖民地麻萨诸塞湾省,即后来的麻萨诸塞州和缅因州,英王直辖殖民地罗德岛及普罗维登斯种植地,即后来的罗德岛州,英王直辖殖民地康乃狄克殖民地,即后来的康乃狄克州,英王直辖殖民地
中部殖民地
纽约省,即后来的纽约州和佛蒙特州,英王直辖殖民地新泽西省,即后来的新泽西州,英王直辖殖民地宾夕法尼亚省,即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州,业主殖民地德拉瓦殖民地,即后来的德拉瓦州,业主殖民地
南部殖民地
(维吉尼亚和马里兰合称切萨皮克殖民地)
马里兰省,即后来的马里兰州,业主殖民地维吉尼亚殖民地及自治领,即后来的维吉尼亚州、肯塔基州和西维吉尼亚州,英王直辖殖民地北卡罗来纳省,即后来的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英王直辖殖民地南卡罗来纳省,即后来的南卡罗来纳州,英王直辖殖民地乔治亚省,即后来的乔治亚州和阿拉巴马及密西西比两州的北部地区,英王直辖殖民地
名称来由
1. 麻萨诸塞,蓝山诸侯国
麻萨诸塞 (Massachusett),是指麻萨诸塞部落,该部落讲美洲部落阿尔冈昆语言。英文麻萨诸塞拆开意思是:
Massachusett = mass(大) + sachu(山) + s(小) + ett(地方),是指当地的蓝色大山。综合的意思指蓝山。
2. 康乃狄克,潮河诸侯国
康乃狄克 (Connecticut),原来为 quinetucket,为阿尔冈昆语经过法语的讹传,意思是:感潮的长河 (long tidal river),潮河。
3. 罗德岛,罗德岛和天意诸侯国
罗得岛 (Rhode Island),全名是罗德岛和天意殖民地 (The 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由于殖民地一词容易联想到奴隶贸易,因此在美国结盟前对该诸侯国的名称是否要改,当地人民有一番激辩。
4. 新罕布夏,新汉普郡诸侯国
新汉普郡 (New Hampshire),名称取自英格兰的汉普郡,故称新汉普郡。
5.卡罗莱纳,查尔斯诸侯国
卡罗莱纳(Carolina),取名于英王查尔斯二世的拉丁语叫法,查尔斯 (Charles) 一词的拉丁语写法为 (Carolus)。
6.德拉瓦,华诸侯国
德拉瓦 (Delaware),原词是指:De La Warr。是法语(西班牙语) De = of,La = the,而 Warr 是一个地名。
德拉瓦是一个爵位名称,是指韦斯特,法兰西诺曼贵族。
韦斯特-托马斯 (1577-1618),封第 3 世、第 12 世德拉瓦侯 (Thomas West, 3rd and 12th Baron De La Warr)。
7.新泽西,新泽西诸侯国
泽西 (Jersey),名字来自法国诺曼第附近的海峡群岛的一个岛名 (Caesarea)。这是拉丁语,故新泽西的拉丁语写法为:Nova Caesarea。
8. 宾夕法尼亚,宾爵士诸侯国
宾夕法尼亚州,英文名拆开:Pennsylvania = Penn + sylvania
宾 (Penn),是指英格兰的水军都督宾 (Sir William Penn, 1621-1670)。
Sylvania 是拉丁语,指林地 (Forest Land),代表爵士宾封食的领地。
9.乔治亚,乔治诸侯国
乔治亚 (Georgia),是英王乔治二世 (George, 1683-1760) 的拉丁语叫法。
10. 维吉尼亚,童贞女王诸侯国
维吉尼亚 (Virginia),是拉丁语童贞的意思,指伊莉莎白女王。
11.马里兰,玛利亚诸侯国
马里兰 (Maryland),取名于英格兰王查理一世的妻子玛利亚 (Henrietta Maria, 1609-1669)。
12.纽约,新约克诸侯国
直译为新约克 (New York),取名于英格兰的约克公爵,即后来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
其他殖民地
新英格兰自治领
根据詹姆斯二世1685年的政令,合併缅因、新罕布夏、麻萨诸塞湾、普利茅斯、罗德岛、康乃狄克、纽约和东西泽西为一个大殖民地。光荣革命之后该计画被废除,九个殖民地于1689年重获独立身份。
麻萨诸塞湾殖民地
由英格兰清教徒于1630年建立。1684年殖民宪章被废除,1691年準许建立麻萨诸塞湾省。
缅因省
1622年建立。17世纪50年代,麻萨诸塞湾殖民地将缅因地区(现缅因州南端)划入旗下。17世纪下半叶,肯尼贝克河东部的缅因地区也曾是纽约省的一部分。1691年宪章将这些地区正式归入麻萨诸塞湾省。
普利茅斯殖民地
1620年建立。1691年宪章将之归入麻萨诸塞湾省。
赛布鲁克殖民地
1635年建立。1644年与康乃狄克殖民地合併。
纽哈芬殖民地
1637年建立。纽哈芬曾经收留将查理一世处死的法官,因此作为惩罚,在1622年查理二世颁发康乃狄克宪章,将纽哈芬归入康乃狄克殖民地。
东泽西省与西泽西省
17世纪10年代作为新尼德兰的一部分建立起来。1664年英国从荷兰手中夺取新泽西和纽约。新泽西在1674年被分为两个殖民地,但在1702年两个殖民地重新联合。
卡罗来纳省
1663年建立。1712年,卡罗来纳殖民地被分为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两个殖民地。
人口
(注释:人口数据由历史学家估算得出;不包括殖民地管辖範围外的原住民,包括管辖範围内的原住民、奴隶和契约劳工)
年份 | 人口 |
---|---|
1625 | 1,980 |
1641 | 50,000 |
1688 | 200,000 |
1702 | 270,000 |
1715 | 435,000 |
1749 | 1,000,000 |
1754 | 1,500,000 |
1765 | 2,200,000 |
1775 | 2,400,000 |
至1776年,85%的白种人口为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或威尔斯后裔,9%为德国后裔,4%为荷兰后裔。在18世纪,由于较高的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这些人口取得了快速增长,而从1774年至1830年移民只是人口增长因素中的一小部分。90%为农民,有许多海港将殖民地经济同英帝国联繫在一起。
奴隶
奴隶输入 | 数量 |
---|---|
1620-1700 | 21,000 |
1701-1760 | 189,000 |
1761-1770 | 63,000 |
1771-1790 | 56,000 |
1791-1800 | 79,000 |
1801-1810 | 124,000 |
1810-1865 | 51,000 |
大约600,000名奴隶被输入美国,这大约占到从非洲输出的1200万奴隶的5%。大部分奴隶被送往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的产糖殖民地,这些奴隶的预期寿命较短,需要持续补充。由于较高的出生率,在美国预期寿命相对较长,因此奴隶数量快速增长,1860年人口普查时已经达到近400万。从1770年至1860年,北美奴隶的自然增长率要高过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几乎是英格兰自然增长率的两倍。
政府
英国殖民者并没有在美洲殖民地建立民主制度的意图,但他们同样也没有建立起以土地为基础的贵族政治,由此北美殖民地发展出了一套重视选民参与的自由选举制度,享有比包括英格兰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都要广泛的选举权。
对于选民来说,参加投票便意味着享有社会“利益”,正如南卡罗来纳议会在1716年所说,“享有本省利益的人民应当能够选举议会代表,这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女性、儿童、契约劳工和奴隶的利益由一家之主代表。对于是否享有“利益”的衡量标準是财产。这一点粗略基于英国的制度,而在英国,政治上每20个人中有19个人是依附于地主的。英国方面认为殖民地长官应当将非自由人(即不拥有土地的人)排除在投票之外,然而在北美人们拥有土地的程度很高,由此50%至80%的白人男性都拥有投票权。殖民地的政治文化重视尊长,因此参加选举和胜选的往往是当地的名流,但他们时常相互竞争,因此需要向普通民众争取选票。政党制度在殖民地不存在,参选的立法者们会同自己的亲属、朋友和邻居组成联盟。在清教新英格兰之外的地方,每到选举日,人们从乡下来到首府所在地,寻欢作乐、进行拉拢活动、结交高位人士、约见老友、倾听演讲,同时饮酒进食、开设宴席、游戏赌博。他们通过向计票人员大声叫喊出自己的选择的方式投票,而支持者和反对者们则欢呼或发出嘘声。乔治·华盛顿花费了39美元宴请他的支持者。参选人们明白他们必须“用酒浸透种植园主们”。选举就像一场狂欢,所有人在选举日都是平等的,传统的限制都得到放宽。
实际的投票率在20%至40%不等(以成年白人男性为準)。在宾夕法尼亚和纽约,具有一定历史的种族和宗教派别能够较大程度地动员自己的支持者,因此投票率也较高。纽约和罗德岛发展出了一套两派别的体制,但这套体制只在殖民地层面上有效而没有涉及到区域事务中去。不同的派别与不同的领导人和家庭联繫有关,和政策与价值观的关係不大。其他地方的政治局面相对较混乱,主要基于选举人而非不同派系或是争议的事务。
在1774年之前,殖民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1754年,班杰明·富兰克林试图通过奥尔巴尼会议建立一个统一的殖民地体系,但没有成功。十三个殖民地都在英国人权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有效的自治体制和选举体制,并坚决不让英帝国进行干涉。大部分的白人男性都有投票权。
经济政策
英国在殖民地实施重商主义的基本政策。在重商主义政策下,政府和商人合作,目标是增强政治权力和增加个人财富。政府通过贸易壁垒、贸易规定、本地工业补贴来使进口最小化,出口最大化,以保护本地商人利益。出于同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的贸易需求,走私在18世纪的北美十分流行,政府疲于奔命。重商主义的目的在于增加贸易顺差,因此黄金和白银便能大量流入伦敦。政府通过徵税获取财富,而剩下的部分便归入英国商人的口袋。大部分的政府所得都用于维持皇家海军的强势地位,以保护英国殖民地,同时威胁或直接夺取其他国家的殖民地。在1664年,英国海军便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是英国工业的重要市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自然是增加母国的财富。
美国革命
1765年《印花税法》的出台引发了广泛的抗议活动。殖民地人民认为“无代表,不纳税”,即殖民地在英国议会中没有代表,向他们获取税收便侵犯了作为英国人应有的权利。其他英国殖民地基本上都同意这一观点,但在殖民地政府和皇家海军的威慑之下,抗议无望。
英国议会无视抗议,并且通过了新的税法以加强自己的权力。关于茶税的争端愈演愈烈,殖民地民众抵制茶叶并于1773年在波士顿将茶叶倒入港口。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称不可容忍法案,限制了麻萨诸塞殖民地的自治权力,导致矛盾激化。作为回应,殖民地建立了法外的代议体系,称“省议会”,此后十二个殖民地派代表参加了在费城举行的第一次大陆会议。第十三个殖民地乔治亚在第二次大陆会议时派去了代表。至1775年春,所有英国官员都已被驱逐出殖民地。在战争期间,大陆会议承担了国家政府的职责,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组织军队对抗英国,缔结条约,宣布独立,并组织殖民地编写法律和转变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