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鼯鼠
大鼯鼠,哺乳纲,袋鼯科,大鼯鼠体形大,体长400-500毫米,体重2200-2450克。国内见于台湾、福建、两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大鼯鼠
- 界:动物界
- 纲:哺乳纲
- 科:袋鼯科
简介
DA WU SHU
拉丁名:Petaurista petauri
英文名:Red giant flying squirrel
拉丁名:Petaurista petauri
英文名:Red giant flying squirrel
详细介绍
大鼯鼠又名飞鼠、松猫儿。
大鼯鼠体形大,体长400-500毫米,体重2200-2450克。尾圆形,尾长超过体长。背毛黑褐或深栗色;腹面浅橙红色;颈下黑褐,并有褐色纵纹向下延伸到胸部;体侧飞膜,背面毛色同体背;眼周巨黑圈;耳廓背面具一黑斑,耳与眼之黑圈呈橙黄色。全身色调在成年兽更显深红,幼兽则褐红而黄。
大鼯鼠栖息于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中。巢筑于树洞或岩洞。以浆果松果、野芭蕉、树叶等为食,偶尔捕食昆虫。天黑以后活动。活动时以攀、爬、滑翔相交替,滑翔距离达几十米甚至远达1公里。2月中旬开始换毛,至4月初换毕。
大鼯鼠国内见于台湾、福建、两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区。
大鼯鼠毛皮柔软緻密并细亮如丝,色泽美观。亚洲大型鼯鼠之一,具有观赏价值。
大鼯鼠体形大,体长400-500毫米,体重2200-2450克。尾圆形,尾长超过体长。背毛黑褐或深栗色;腹面浅橙红色;颈下黑褐,并有褐色纵纹向下延伸到胸部;体侧飞膜,背面毛色同体背;眼周巨黑圈;耳廓背面具一黑斑,耳与眼之黑圈呈橙黄色。全身色调在成年兽更显深红,幼兽则褐红而黄。
大鼯鼠栖息于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中。巢筑于树洞或岩洞。以浆果松果、野芭蕉、树叶等为食,偶尔捕食昆虫。天黑以后活动。活动时以攀、爬、滑翔相交替,滑翔距离达几十米甚至远达1公里。2月中旬开始换毛,至4月初换毕。
大鼯鼠国内见于台湾、福建、两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区。
大鼯鼠毛皮柔软緻密并细亮如丝,色泽美观。亚洲大型鼯鼠之一,具有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