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鼯
“鼯”一般指“鼯鼠”。齧齿目松鼠科动物,形似松鼠,前后肢之间长有飞膜,能从树上飞降下来。住在树洞中,昼伏夜出。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鼯
- 别称:飞鼠,飞虎
- 界:动物界
- 纲:哺乳
- 目:齧齿
- 科:松鼠
- 分布区域:亚洲东南部和北美
动物
鼯鼠
“鼯”一般指鼯鼠。
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是齧齿目松鼠科下一个族物种的统称,称为鼯鼠族(Pteromyini)。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

鼯鼠族动物前后肢之间长有飞膜可以帮助其在树中间快速的滑翔,但由于其没有像鸟类可以产生阻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树、陆中间滑翔。鼯鼠可以滑翔但不能真正的飞行。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热带与温带雨林中,已发现多达43个不同种类的鼯鼠。
由于大量猎杀,鼯鼠很有灭绝的可能。
袋鼯科
袋鼯科(学名:Petauridae)是哺乳纲、双门齿目的一科。包括3属11种。在旧的分类法中,环尾袋貂等袋貂类曾被分入该科,但已独立成为一科,即环尾袋貂科(Pseudocheiridae)。
鼯猴科
鼯猴科(Cynocephal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皮翼目仅有的一科,通称鼯猴。
汉字
笔画
部首:鼠 部外笔画:7 总笔画:20
五笔86:VNUK 五笔98:ENUK 仓颉:HVMMR
笔顺编号:32151154454451251251 四角号码:7176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F2F
拼音
鼯:wú
字义
鼯
wúㄨˊ
◎ 〔~鼠〕哺乳动物,形似松鼠,能从树上飞降下来。住在树洞中,昼伏夜出。
◎ 鼯 wú
〈名〉形声。字从鼠从吾,吾亦声。“吾”意为“中间的”、“介于两种情况之间的”。“鼠”和“吾”联合起来表示“一种鼠类动物,它既像松鼠那样爬行,又像飞行动物那样长有肉翅,可以作自上而下的滑翔飞行”。本义:一种介于飞行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的鼠类。说明:鼯一名“夷由”,“夷”义为“外来的(物种)”,“由”义为“滑行”。又名“飞生”,意为“靠滑翔飞行的技能谋生”。
鼠名。鼯鼠 [flying squirrel]。形似松鼠,毛多褐色,尾巴很长,前后肢之间有薄膜,能从树上飞降下来,住在树沿中,昼伏夜出。又名夷由。如:鼯猱(鼯鼠和猱猿。比喻南方蛮人);鼯啸(鼯鼠呼啸);鼯技(雕虫小技。比喻能力极平庸);鼯鼠之丑(比喻丑陋低下的才艺)
鼪鼯
鼪鼯,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指鼪鼠与鼯鼠,比喻志趣相投的亲密朋友。亦是旧时对起义民众的蔑称。
《康熙字典》中解释
【亥集下】【鼠字部】鼯 ·康熙笔画:20 ·部外笔画:7
【广韵】五乎切【集韵】【韵会】【正韵】讹瑚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