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县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隶属河北省下辖县。涉县县境位于北纬36°17′--36°55′,东经113°26′--114°之间,东西横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4.5公里。
涉县东以东郊山、古脑、老爷山为界,北与武安市、南与磁县毗邻;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黄花山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南省林州市隔漳河、浊漳河相望;北面有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
涉县是革命老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华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长期驻扎于此。涉县走出了2位元帅、360多位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摇篮”,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是全国先进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基地。央视播出的历史抗战剧《太行山上》在赤岸村一二九师司令部原址拍摄。
涉县交通极其便利,瓦日铁路擦境,邯长铁路、青兰高速、309国道呈东西方向穿境而过,阳涉铁路连线邯长铁路直达山西阳泉,5条省道贯穿全境。
涉县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0万人。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範县、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涉县
- 外文名称:She County
- 别名:刘邓大军诞生地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河北省 邯郸市
- 下辖地区:涉城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等
- 政府驻地:涉城镇
- 电话区号:0310
- 邮政区码:056400
-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
- 面积:1509.26平方公里(2013年)
- 人口:40万(2013年)
- 方言:晋语邯新片,冀鲁官话
-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娲皇宫,将军岭,一二九师司令部
- 机场:邯郸国际机场(4D级民航)
- 火车站:涉县站、井店站等五个车站
- 车牌代码:冀D
- 行政区划代码:130426
历史沿革
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涉县立县之始。
东汉初改涉县为涉侯国,属魏郡。
晋属司州广平郡,北魏曾先后併入临水、刈陵县。
隋复置涉县,先后属上党郡、潞州等。
南宋时涉县被金所占,曾两次升为崇州。
元初废州复县,属河南行省。
明代属河南省彰德府,清代袭之,仍属河南省彰德府。
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
1927年,涉县直属河南省政府。
1932年,属河南省第三专区。
1937年,八路军挺进涉县开闢抗日根据地。1940年,建立涉县抗日政府。1941年至1945年,先后属边区政府、太行行署第四、第五、第六专区。1946年5月,偏城县併入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60年属邯郸市辖;1968年归属邯郸地区。
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併,属市辖县至今。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涉县辖9个镇、8个乡:涉城镇、河南店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西达镇、偏城镇、神头乡、辽城乡、偏店乡、龙虎乡、木井乡、关防乡、合漳乡、鹿头乡。共有308个行政村。
涉县标準政区地名图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涉县县境位于北纬36°17′--36°55′,东经113°26′--114°之间,东西横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4.5公里。涉县东以东郊山、古脑、老爷山为界,与武安市、磁县比邻;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黄花山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隔漳河、浊漳河相望;北面有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
涉县地理位置
地貌
涉县是全山区县,太行余脉盘亘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境内最高处海拔1562.9米,为辽城乡的羊大垴主峰;最低处海拔203米,为合漳乡太仓村一带漳河河床;县城旧城区平均海拔450米,新城区平均海拔505米。涉县海拔在1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50座。
气候
涉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540.5毫米,一年中7、8月份降水强度最大,是洪涝多发期。建国以来至2014年,降水量最多年份达1031.9毫米(1963年),最少年份为331.5毫米(1986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涉县农用土地2.73万公顷,宜林宜牧荒山10.47万公顷,可开发滩涂水面1300多公顷。
矿产资源
涉县矿产资源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易开採。截至2012年,涉县矿产资源19种,铁矿石2000万吨,锰矿石8万吨,磷矿石300万吨,石英矿1000万吨,钾矿石1亿吨,白云石24亿吨,大理石3亿立方米,石灰石遍及涉县,且含碳酸钙95%以上。
水资源
截至2013年,涉县水域滩涂面积1928亩,可开发利用水面面积900亩,其中中小型水库2座,积水面积1400亩,坑塘面积300亩。流经涉县河流为清、浊漳河两条河,境内全长110公里与境内十八峪沟相连,流域面积5060平方公里,上游海拔高480米,下游高程203米,落差277米。漳河全年有水河流,总流水量为16亿立方米。涉县有22处冷水泉。其中:茨村冷水泉,常年水流量平均为2立方米/秒,全年水量620万立方米左右;上温村冷水泉,常年水流量平均为1立方米/秒。
交通运输
2014年,涉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923公里,其中国道一条、高速公路一条,省道两条、县道两条、农村公路143条。邯长铁路连线邯郸与长治,途经涉县,阳涉铁路连线阳泉和涉县,邯郸连线京广线;向西南可通长治连线太焦线。从涉县始发或者经过的列车有5对,由于邯郸市为冀门户和河北省的主要枢纽之一,京广线、邯长线、阳涉线铁路与北京、广州、山西长治相通,纽连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七县。
涉县火车站

人口民族
涉县常住人口主要为汉族。1964年人口普查有6个民族,其中汉族235946人,占总人口的99.99%,其余回族、满族、朝鲜族、苗族、藏族共24人。1982年人口普查共有14个民族,汉族322724人,占总人口的99.89%;13个少数民族共381人,比1964年增长15.5倍,其中回族28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4.02%。1990年人口普查涉县共有22个民族,汉族350596人,占总人口的99.89%。截至2005年,涉县总人口390467人。
经济概况
综合
2012年,涉县生产总值完成263亿元,同比2011年生产总值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1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2012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13位,连续五次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第一产业
2005年“涉县核桃”、“涉县花椒”分别通过国家地理标誌原产地保护,2008年,涉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2012年,涉县农林牧渔业产值达19.2亿元。2012年,涉县核桃种植规模达39.3万亩、669万株,年产量突破1.5万吨,花椒种植规模达12.4万亩、2000万株,年产量达5000吨。2012年,涉县农林牧渔业产值达19.2亿元。2013年,涉县建成中药材标準化基地3.3万亩、核桃基地40万亩、花椒基地14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万亩,特色养殖基地年出栏500万只。
涉县农产品

第二产业
1996年,涉县建筑业总产值32588万元,同比1995年,增长13.9%,实现增加值8147万元,增长16.5%。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6家,完成产值3586万元,同比1995年,增长233.9%,竣工产值2973万元,增长285.6%,竣工面积63495平方米,增长146.9%,人均产值24180元,增长43.9%。农村建筑业产值29484万元,同比1995年增长7.2%。涉县依託境内天铁集团、国电龙山电厂、河北金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三大“国”字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钢铁、电力、建材、煤化工为主导的基础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占涉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2012年,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1.73亿元,同比2011年增加值116.63亿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08年,涉县累计投资近8亿元,建成了太行商贸城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建材、乾果、农机等14个大型专业市场,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民营企业达到4000多家,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先后5次组织有关乡镇、部门和民营企业家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和山东半岛等地学习考察,招商引资,举办了山东海阳·河北涉县经贸洽谈会、女娲公祭大典经贸洽谈及旅游推介会、“龙田杯”中国·涉县汽车场地越野大奖赛暨农产品展示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2008年,全年契约利用外资18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1万美元;引进内资6.7亿元,出口创汇373万美元。2012年共实施新兴产业项目26个,占项目总量的24%,总投资102.3亿元;2013年实施新兴产业项目41个,占项目总量的36%,较2012年增长12%,总投资227.6亿元,投资较去2012年翻了一番。
城镇化
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要求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到2018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可複製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範围内全面有序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试点任务总体要求,试点地区将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坚持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绿色智慧型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地方文化保护传承、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根据批覆的各试点城市(镇)《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任务,结合本地发展实际,重点突破薄弱环节,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在试点过程中,各地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城镇用地无序扩展,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最佳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建设功能好、交通畅、环境优、形象美的新型城镇。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2009年,涉县启动《涉县城市实际控制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将“四镇两厂”纳入大城区规划,面积由48.69平方公里扩大到91.81平方公里,行政村由30个扩大到44个,规划人口由20万调整为30万。县城建成区道路总长80多公里;主城区建有水厂3座,日供水能力3.5万吨,供水覆盖率达95%以上;建有城市公园2座,城市游园27处,在建公园3座。
龙山电厂

2016年,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建起86套房子,採用了新型建材建设的抗震‘防火、节能、环保等优点,标誌着涉县建筑产业现代化步入快车道。’
教育事业
2012年末,涉县共有各级各类中国小198所,其中国小183所(包括学校70所,教学点113个)、普通中学15所(包括初及中学12所、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
卫生事业
2012年末,涉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7个,其中:县、乡医疗卫生机构39个,门诊部及诊所30个,村卫生室298个。病床床位1521张。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在册卫生技术人员1098人,乡村医生710人。涉县拥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77人,注册护士740人。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34823人,参合率达到98.87%以上。
风景名胜
娲皇宫
娲皇宫位于涉县城西北十多公里处的中皇山上,为国家 AAAA 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 鍊石补天,抟土造人 ” 的地方,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 550 亩。计有古建筑 135 间,北齐石窟 3 个,北齐摩崖刻经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中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壶仙境 ” 之美誉。
媉皇宫

主体建筑娲皇阁共分四层,通高 23 米,拥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素有“吊庙”之美称。
129师司令部旧址景区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南省涉县(今属河北省涉县赤岸村)。属全国先进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达6年之久。研究部署大小战役31000多次。在抗战中艰难地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
建国后,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位元帅(刘伯承、徐向前)、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129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因此,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又被称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发祥地”。现在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景区由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和一二九师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40多亩。
一二九师的老将帅生前心繫太行山,逝后魂归将军岭,1986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李雪峰、赵子岳等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将军岭上,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清泉寺
清泉寺位于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寺建于半山,寺周有围墙,山门朝南,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寺西北角有藏经殿、仙镜台,东南部有伽蓝殿。
清泉寺

九峰山公园
九峰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涉县东北l5公里处,园区面积6平方公里,属天然人工混合林。园内峰高沟深,气势巍峨,鬼斧神工,天然而成,或如猛兽,或如人形,依形而名曰:望月峰、卧狮峰、南北武仕峰、佛指峰、乇玺峰、虎象峰、情侣峰、神龟峰是也。
成汤庙
涉县成汤庙山门 位于涉县井店镇,山门建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维修,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长10.11米,南北宽9.25米,建筑面积为93.52平方米,高7.6米,成汤庙山门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早期木构建筑之一,现保存完好。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汤庙

“悬崖石堡”大洼村
大洼村隶属涉县更乐镇,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因北侧青阳山与东西两峰相连,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古称凤凰窝,又名“大窝村”。
受地理环境影响,村中土地稀少,最多的资源就是太行山石。于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凿石续壁、前筑高崖、后拓山坡、木头搭拱、青瓦铺顶、建造屋院。如今,该地石头房一座接一座,石头路一条接一条,峭壁嫁接峰崖,石堰续高悬壁,一家一崖,一户一峰,院搭院,院叠院,房搭房,房赶房,参差错落矗立在“天然雕塑”孔子峰下,构成一座“悬崖石堡”。
称其为“悬崖石堡”一点也不夸张。这些石头房大都建在两丈多高的石堰上,有的原石未动,有的精雕细刻,雕樑画栋。因土地金贵,村里的房屋大多纵向发展,为三层楼房加四合院,十分具有太行山传统山居村落风情。清朝年间“河间县令”的大洼老家,门楼至今保持原貌。
历史文化
绘画
涉县早期绘画作品见于历代所建寺院、庙宇中的壁画和樑柱及檐额所画图案。如娲皇宫中、百子图、女娲出宫图等,以其中的子孙殿和歇马殿墙壁画幅最大。清代,涉县着名画师有绰号“俩耳根”:一谓牛耳根,擅画梅,枝少花多,题联"家有万金不富,膝下五子无儿。"民国初,寨上李中香、鹿头江应铨、南岗冯殿魁、杨家庄杨维贞、高科等人的绘画作品很有影响。其画风各有擅长,有以花鸟、山水取胜,有以梅竹兰菊见长,有的专意画苇和八古画。
书法
涉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是刻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559年)时的娲皇宫摩崖刻经。其苍劲有力,浑厚端正的魏碑体,素有"银钩铁画,天下绝奇"之美誉。精湛的书法艺术均保留在历代所建的各寺院石碑和柱刻上,其正草隶篆皆有,以明代所留最为常见。如建于汉代的清泉寺、不仅留有令人称绝的石刻和柱刻对联,而且还临摹撰刻有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手迹“白鹅飞到凤池”,张道陵手迹“龙”,康熙御笔“虎”,和慈禧太后手迹"真如自在"的书法艺术。
着名人物
石步嵩
石步嵩,温村乡常乐村人,曾任村农会主席、村长、合作社社长等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他投身革命,参加了抗日工作,并担任村农会主席、村长,领导民众支援前线,斗争恶霸地主,进行减租减息,开展生产自救等。1944年闹灾荒,石步嵩组织民众修渠开荒,当年共开荒地335亩,开坟地37亩,修滩地22亩,收粮130石零8斗。组织13人、37头牲口搞运输,三个月赚利45600元。石步嵩还领导合作社社员,在河滩上建起水磨,一冬天少收民众糠面加工费12250元。使全村无饿死1人,40户外来难民得救。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两次出席太行区群英会,并获"劳动状元"称号。
刘振祥
刘振祥,涉县固新村人,中共党员,曾任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他在人民日报社长期工作中,除写作新闻报导外,主要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曾担任中央新闻摄影记者,採访拍摄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国事活动新闻照片,其中许多镜头已成为党和国家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摄影实践中还拍摄了大量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新闻和艺术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并有多幅摄影作品在全国摄影比赛中获奖和参加了国际摄影艺术展。此外,曾随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问了阿尔巴尼亚、德国、法国、罗马尼亚、前苏联、日本、朝鲜等国家,拍摄了许多有价值的国外新闻照片。
李润田
李润田,涉县李家河村人,中共党员,现任铁道部铁三局二处高级工程师。在30年的铁路建筑工作中,曾四次远涉重洋执行援外任务,为祖国争了光。在国内先后参加了28个省市自治区的铁路建设,1992年又投入了京九铁路工程、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桥樑予制,为国内外的铁路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主要领导
姓名 | 职务 |
汪 涛 | 县长、县委副书记 |
李书生 | 县委书记 |
路正阳 | 常务副县长 |
孟凡哲 | 常委副县长 |
刘志明 | 副县长 |
路荣爱 | 副县长 |
付学亮 | 副县长 |
郭 涛 | 副县长 |
荣誉称号
2006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旅游行销年会上,涉县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涉县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和娲皇宫两个景区被评为最佳旅游景区。
2011年,涉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範县。
2012年,涉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25
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12月,涉县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