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歌(古琴曲)
渔歌,古琴曲之一,曾名《山水绿》、《欸乃歌》,收录于《杏庄太音补遗》、《西麓堂琴统》等四十余部谱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渔歌
- 类别:古琴曲之一
- 作者:毛敏仲
- 曲意:表达视名利若敝屣,寄情山水情趣
- 曾用名:《山水绿》、《欸乃歌》
历代收录《渔歌》琴谱列表-琴之界
自远堂琴谱 | 琴香堂琴谱 | 步虚仙琴谱 | 杏庄太音补遗 | 西麓堂琴统 | 琴书大全 |
文会堂琴谱 | 藏春坞琴谱 | 真传正宗琴谱 | 阳春堂琴谱 | 徽言秘旨 | 琴谱谐声 |
天闻阁琴谱(二曲) | 风宣玄品 | 枯木禅琴谱 | 琴学丛书 | 琴学初津 | 太音传习 |
兰田馆琴谱 | 思齐堂琴谱 | 重修真传琴谱 | 友声社琴谱 | 琴谱正传 | 澄鑒堂琴谱 |
五知斋琴谱 | 蕉庵琴谱 | 行有恆堂录存琴谱 | 二香琴谱 | 琴谱正律 | 张鞠田琴谱 |
希韶阁琴谱集成 | 琴苑心传全编 | 蓼怀堂琴谱 | 裛露轩琴谱 | 松弦馆琴谱 | 邻鹤斋琴谱 |
浙音释字琴谱 | 琴学尊闻 |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 悟雪山房琴谱 | 春草堂琴谱 | 梧冈琴谱 |
太古正音琴谱 | 琴谱合璧 |
《渔歌》是南宋末年着名琴师毛敏仲最有影响的作品,乐曲表现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诗意,表达了一种视名利若敝屣,寄情山水的情趣。这首作品曾名《山水绿》、《欸乃歌》,在名称改变的同时,音乐本身也经浙派徐门不断加工,精益求精。乐曲中运用主题贯穿和转调等手法,显示出作曲艺术的新水平。
“欸乃”是船夫拉縴的号子声,在乐曲中欸乃声以不同形式先后出现,巧妙地表达了一种静中有动的意境,讚颂了大自然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情绪。
《二香琴谱》(1833)记载:欸乃俗呼北渔歌,谙旧始太古遗音文会堂,《阳春堂》亦竟名潐歌,尾或收三五,或收一六,皆非是曲,采自《澄鑒堂》,尾收二四乃羽曲也,而北之一字未见于刻本,俗或呼北渔歌者别于正调高音之渔歌也,渔歌取七音欸乃取五音岂有欸乃反为北曲乎,此曲亦是渔歌盖正调之渔歌在前恐其相混故取柳宗元的诗《渔翁》。
此曲取意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名作《渔翁》:渔翁夜伴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故亦认为此曲是柳宗元所作。曲谱初见于1549年《西麓堂琴统》,有多种传谱,现琴家所奏多以《琴谱正传》(明黄献撰于1547年)的十段无词《渔歌》为蓝本发展而成。
据杨抡《太古遗音》解题,此曲表达“缘绿绮以写渔情,抚焦桐而舒雅况……沽美酒,醉卧芦花,视名利若敝屣”的情趣。
查阜西据《自远堂琴谱》所奏《渔歌》为十八段加一尾声。曲调恬淡,琴韵悠长,意境深远。全曲以首段吟唱性的音调为原型,通过移位及不同音区节奏变化、调式转换与展衍等手法贯穿全曲。起而低回,转而高扬,使人联想到放情山水,高歌欸乃的情景。第四段,用散音奏出深沉有力的音调;而当第八段再现时,则採用泛音弹奏,显示出一种飘逸的意趣。第十八段,短暂地出现了C徵调,为乐曲增加了新的色彩,最后终止在这一新调上,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曾将此曲改编用小型西洋乐队演奏,模拟古琴音响、手法,别具风格。
其中二十七部琴谱记录曲意、段标题等资料。
琴曲解析-琴之界
《杏庄太音补遗》
曲意/解题
杏庄老人曰,一叶扁舟,往来湖海。托萍梗,侣鸥鹭,朝东暮西,虽天子亦不得物色。披簑而渔,对酒而歌,其乐何如。此曲志于烟波高士所作。
段标题
一 遯迹沧浪
二 放情象外
三 欸乃风傅
四 扣舷谷应
五 响逐岩云
六 声分湘浦
七 趣同櫂歌
八 蠡和合志
九 烟波自如
十 沤盟寿世
《西麓堂琴统》
段标题
一 遯迹沧浪
二 放情烟水
三 洗耳清湍
四 濯缨回漵
五 缓棹溯游
六 高歌欸乃
七 响遏岩云
八 声分淞浦
九 击楫烟江
十 扣舷云渚
十一 施罛横渡
十二 撒网绝流
十三 得鱼沽酒
十四 燃竹烹鲜
十五 醉倚蓬窓
十六 闲眠柳岸
十七 蠡和同志
十八 轩冕无心
后记
奇握温氏受历,毛敏仲耻事异姓,播弄云水,乐道辟世,作此以招同志,大抵模拟樵歌之意,但其音调不无去今之殊耳。
《天闻阁琴谱》
<一>
曲意/解题
渔歌者,河东柳子厚所作也。子厚旣谪楚南,遂欲厌弃尘俗,放浪山水间。其作为渔歌,幽情冷韵,逍遥物外,眞有卖鱼沽酒,醉卧芦花之意。故其曲萧疎淸越,可以开拓心胸,摅和怀拘者也。
段标题
其三 一二句起,三句伏。
其四 一句潇洒,二三四五句抑扬恬美,末三句尤觉舒畅。
其五 一句伏,二句情,三句伏。
其六 末二句幽洁。
其七 一句起二句付三句轻妙逺岫飞云之意。
其八 泛跌作。
其十 句句欵乃字字歌声两手元润无不醉心。
其十一 一二句幽荡末句飞扬如入九霄也。
其十五 句法抑扬顿挫有法连络有绪。
其十六 一二句起三句如下纲获鱼橹声咿哑换缪邀月放蕩中流也。
其十七 句法幽静音韵连洁。
后记
五音奥旨,难言而难明者也,如闗雎有哀而不淫,乐而不伤王化之旨,山居吟有枕流漱石,徜徉其间,乐天安命之意,骚首问天悠悠不平,塞上鸿有声呖呖语哀哀,西风砭骨之景,樵歌发木丁丁,振衣百仞之态,醉渔唱晚有饮中醉仙,天空地濶之意。惟有渔歌自一段至十八段声声逸扬,飘飘欲仙。然琴中止渔歌,羽化二曲,舒心畅意,渔歌仍在羽化之上,可作神品,且有梦寐仙传妙句入内,作者信心体察之。
<二>
曲意/解题
唐柳子厚,河东人,谪居楚南。遂厌弃尘寰,怡情山水,乃作是操。各谱皆用正调,惟琴苑独紧五弦 一徽,似觉超出乎众。惜作者失传,亦妙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