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毒干部
五毒干部,即贪腐、通姦、赌博、嫖娼、裸官样样俱全的干部。如原深圳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蒋尊玉就是五毒干部的典型代表,蒋尊玉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可谓“连跳式”升官。但就在他不断升迁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地违法违纪。中纪委查明,他近乎疯狂地收受巨额利益、用公款送礼、在私企老闆的安排下多次嫖娼、参与赌博、与多名女性通姦。他被一线办案人员形容为“五毒俱全”的干部。
案例
蒋尊玉蒋尊玉,男,汉族,1957年6月生,江苏省丰县人,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全日制大专(解放军西安政治学校哲学专业)、在职硕士(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济师。曾任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正厅级)。
蒋尊玉

2014年10月24日,据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南粤清风网”讯息,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
2015年03月20日,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蒋尊玉(正厅级)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并採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2015年04月,经广东省委同意,省纪委对深圳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
经查,蒋尊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参与赌博;与他人通姦;未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其本人或亲属收受巨额贿赂等。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其中受贿问题已涉嫌犯罪。
蒋尊玉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视党的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情节严重。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蒋尊玉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
2016年5月16日上午,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蒋尊玉涉嫌受贿罪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
原因分析
五毒干部贪腐、通姦、赌博、嫖娼、裸官样样俱全,蒋尊玉被一线办案人员称为“五毒干部”。既然,蒋尊玉是个“五毒俱全”的干部,那幺他又是如何做到一边腐败一边升迁的呢?蒋尊玉的腐败轨迹和腐败逻辑到底又是什幺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只有将其作为一只麻雀进行解剖分析,我们才能找到原因。在找到原因之后,组织才能在今后的干部管理工作中,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以避免“五毒干部”重现官场。
五毒干部

其一“双面官员”的假面遮蔽了贪腐真容
单看蒋尊玉的履历,简直堪称完美,不仅经过多岗锻鍊,而且政绩斐然。1996年至2014年,蒋尊玉先后担任深圳市规划国土局龙岗分局局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深圳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甚至在此期间,还出现过“连跳式”升官的现象。蒋尊玉曾经也是一个踌躇满志,将热血汗水撒于改革热土、效力特区建设30年的深圳“老人”,也曾经是一个受同学战友交口称讚的领导干部。“不查像是孔繁森、一查却是王宝森”,光看这些檯面上的事例,蒋尊玉绝对是一个好乾部,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屡获提拔,被委以重任的领导干部,竟然是个戴着“画皮”的腐败官员,而且是一位“五毒俱全”的贪官。蒋尊玉用“双面官员”的假面遮蔽了自己贪腐的真容,不知道让多少人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对其产生了误读。
其二,组织失察让贪官边腐边升
蒋尊玉虽然是个“五毒干部”,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干部并没有被挡在干部提拔的门外。按理说,干部的选拔任用有着严密的组织人事制度,只要一切照规矩进行,严格审查是可以避免“带病提拔”的。儘管蒋尊玉是个善于伪装表演的“双面贪官”,但是这也无法掩饰组织在考察干部工作上的失职。正是组织一次又一次的失察,才给了蒋尊玉不断违法乱纪,还能平步青云的机会。蒋尊玉成功通过了组织多次提拔考察,这其实也对组织人事考察制度敲响了警钟。如何改革创新让干部考察方式更为有效,这也是蒋尊玉案留给组织部门的一大思考。
其三,纪检部门监管缺位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无法有效地对一个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权力腐败几乎是必然的结局。蒋尊玉先后为14个单位或个人承接建筑工程、开发房地产项目等方面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收受上述单位或个人贿送的财物总计折合人民币3265.67万元、港币4670万元。单这一项贪腐数据,蒋尊玉的贪腐就可见一斑了。这些贪腐行为并非一次完成,也非一时完成,而是分散在其多年的宦海生涯中。这幺多的贪腐线索,这幺多的贪腐事实,纪检部门咋就“充耳不闻”呢?这难道不是严重的监管缺位吗?如果纪检部门能及时介入调查蒋尊玉,他早就落马了,“带病提拔”自然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如何治理
如何治理“五毒干部”,消灭“带病提拔”呢?首先,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将领导干部的个人信息数据化,以强化组织和纪检部门对于干部的监管。其次,着力探索推行干部财产公开制度,打一场“网际网路+监督”的人民战争。最后,建立权力清单,明确职责和边界,让领导干部的权力在规则内运行,压缩腐败空间。如此多管齐下,“带病提拔”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传说。
点评
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蒋尊玉恰如一面镜子,只不过这镜子阴暗、扭曲、不透光,人们在对照之余,只见一个负面形象映照其上,令人警醒。一方面是接连提拔的“平步青云”,一方面却是思想底线的逐渐拉低,造就“五毒”缠身确实需要一定时间酝酿,而站在这样的案例面前,不同的人却往往有不同理解的“得失”:同样是弄权受贿,有的人看到作风顽疾,有的人却看到权势威风;同样是嫖娼通姦,有的人看到低俗腐朽,有的人却看到安乐享受;同样是供奉佛像,有的人看到愚昧迷信,有的人却看到虔诚安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民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照镜子、正衣冠”的通俗要求,人们看到蒋尊玉这般典型,就更应当以一种“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态度,视其阴暗而着眼光亮。然而,这样的真人真事还真就触动不了少部分人的敬畏心和自律意识,更有甚者,非但没从这些“反面教材”中参透些真理和本质,反而愈发骄奢放纵、不予重视,甚至秉持一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轻浮态度,稍不留神就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落马官员贻害已成,其警醒世人的作用却是一剂苦口良药,立于镜前,就是要明辨是对是错、是优是劣、是贪是廉,而不是抨击一番便罢,隔日再踏错路还不自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点一只明烛,让反腐浪潮拍下的“五毒”更多一些,筑一道满是落马官员“苦脸”的坚墙,挡住更多即将落入腐败深渊的干部。当前,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于腐败的根除已亟需一种由“治”到“防”的转变,既树正面典型、也树反面案例,在一正一反之间,明确何为善、何为不善,促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渐渐掌握一份主动权,后效可期矣。
“五毒干部”是一面不透光的镜子,但这镜子我们不但要照,而且要照而思、照而止,看破黑暗处,咀嚼贪腐的苦楚,方能回头自勉、不涉泥沼,领悟清廉也是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