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新区
涪陵新区涪陵的未来,位于涪陵区马鞍街道。涪陵“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是建设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的重要阵地,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是涪陵的重要工业基地。到2020年,涪陵新区将基本建成幅员面积6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聚集人口60万人;工业园区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比重达到40%-50%。涪陵新区距涪陵老城区8公里,幅员80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0万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涪陵新区
- 外文名:Fuling New District
- 总产值:1500亿元
- 人口:60万人(规划)
- 面积:65平方公里(规划)
新区简介
涪陵新区位于涪陵西部,距涪陵老城约8公里,辖19个社区居委,幅员8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5万人,常住人口11万人。新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以涞滩河为天然分界线,河西为工业园区(市级工业园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範基地(食品),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河东为新城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
发展规划
按照渝委发〔2010〕37号档案赋予涪陵“418”的战略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定位涪陵新区是涪陵“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按照现代、生态、宜居的标準,实施城市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公共绿地和城市景观,先行布局建设保障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城市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到2016年形成35平方公里、35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年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建成65平方公里约6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经济总量占涪陵全区的40~50%。
建设概况
自2007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涪陵新区管委会按照“工业化支撑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城市与工业互促互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招商引资,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涪陵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继建成聚龙大道、聚贤大道、聚业大道、聚源大道、太白大道、太乙大道、鹤凤大道、学府路等城市主干道41.3公里,初步形成“四横五纵”骨干道路网路,辖区内各片区全部实现连线贯通,搭建起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骨架。
招商情况
已形成“一区四园”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区:即现代服务产业区,集总部经济、研发设计、产品检测、技术服务等于一体。四园:即装备製造产业园(汽车)、医药食品园、电子信息园、材料产业园,分别有华晨鑫源汽车、东本专用车、太极集团、华兰生物、烟厂、涪陵榨菜、华通电脑、正威国际、攀华薄板及汽车板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头,产业之间呈互为链条、互为补充的态势,集群规模发展效应凸现。目前,已入驻工业项目113个(其中100亿级项目6个),积聚产能超过1800亿元,投产项目69个,在建项目19个,待建项目25个,2014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40亿元。
装备製造产业园:现有企业34户,拥有华晨鑫源、东本工业、超力高科、美国江森自控、韩国KB、韩国杜奥尔等骨干企业,协定产值605亿元,已投产10户。
食品医药园:现有企业19户,拥有涪陵烟厂、太极集团、葵花医药、博雅干细胞、华兰生物、三海兰陵、榨菜集团、重庆啤酒、道道全、稻花香等骨干企业,协定产值440亿元,已投产15户。
电子信息园:现有企业12户,拥有华通电脑、正威国际、伍尔特电子、特发信息、品鉴科技、仓兴达等骨干企业,协定产值67亿元,已投产9户。
材料产业园:现有企业13户,拥有万达薄板、剑涛铝业、闽发金属、越盛轧辊等骨干企业,协定产值576亿元,已投产10户。
新城建设
住房建设:已建成投用商品房91.54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66.1万平方米,正在加快推进攀华国际广场、金科中央公园、红星美凯龙、报业集团、奥体中央公园等约157.57万平方米商住房建设和太乙、两桂、民居、民安等194.15万平方米安置房。商业开发:红星美凯龙家居专业市场商业摩即将全部开业,恆大山水城、星海湖、学府新城、攀华未来城、新城天街及等一系列配套商业建成投用,进驻金融机构7个,正在推进中央商务区(CBD)及报业文化产业园、大唐文化产业园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社会事业:正在加快完善和推进长江师院二期、涪陵巴蜀中学等“1院4职4中7小”为引领的各级次教育配套设施,涪陵中医院建成投用,涪陵区中心医院新区分院、区妇幼保健院新区分院等正在加快建设,奥体中心等一批体育场馆进入扫尾阶段,养老院、安乐堂等公益设施也在加快推进。目前,已形成“一轴、四中心、五组团”的城市建设格局。“一轴”即:沿太白大道形成城市发展轴;“四中心”即:高铁枢纽中心、中央商务中心、科教文体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四大城市主要功能区;“五组团”即:双溪组团、玉屏组团、太乙组团、马鞍组团、两桂组团。
历史沿革
2002年12月30日,区政府《关于同意成立重庆市李渡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的批覆》(涪府函〔2002〕395号)批准成立“重庆市李渡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为李渡工业园区建设业主单位,专门从事李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招商引资、园区管理等工作。
2003年3月2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长寿区等5个区县(市)设立特色工业园区的批覆》(渝府〔2003〕62号)批准成立“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为重庆市级工业园区。
2003年7月1日,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字号)名称核准通知书》(渝名称核准字渝直第2003—105292号)将重庆市李渡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1月30日,涪陵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立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的通知》(涪区委〔2007〕13号)决定建立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内设办公室、规划建设部、征地拆迁部、招商部、财政所、办事服务中心和园区开发公司7个职能机构。
2007年3月6日,重庆市涪陵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涪编委发〔2007〕11号),进一步明确了管委会内设机构和职能职责及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其内设机构为:综合管理办公室(监察办公室)、经济发展与招商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建设管理办公室、财政管理办公室。并明确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管委会与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2007年5月28日,重庆市涪陵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李渡、白涛、龙桥三个工业园区管委会内设机构更名的通知》(涪编委发〔2007〕17号)同意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综合管理办公室(监察办公室)、经济发展与招商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建设管理办公室、财政管理办公室5个职能机构分别更名为综合管理处(监察处)、经济发展与招商处、社会事务管理处、建设管理处、财政管理处。
2007年8月16日,涪陵区李渡新区管委会、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涪陵区委、区政府在李渡工业园区为管委会挂牌成立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授牌庆典仪式。
2008年4月1日,区编委同意将李渡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经济发展与招商处”分设为“经济发展处”和“招商处”。
2009年4月21日,重庆市特色工业园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同意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更名为重庆涪陵工业园区的复函》(渝园区办〔2009〕11号)批准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更名为“重庆涪陵工业园区”,属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享受相关优惠扶持政策。
2009年8月23日,区编委同意设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挂牌在规划建设环保处。(涪编委发〔2009〕36号)
2009年11月5日,区编委同意将“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更名为“重庆涪陵工业园区管委会”。(涪编委发〔2009〕47号)
2011年4月8日,区编委调整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机构编制,内设7个职能部门:综合管理部(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信访办公室牌子)、招商部、经济发展部、规划建设部、市政管理部、社会事务管理部(挂移民办公室牌子)、财政金融管理部。下设3个事业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行政审批中心、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社会保障服务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农业服务中心。设定3个双重管理机构: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公安处、重庆市涪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综合执法支队、重庆市涪陵区国土资源局李渡分局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区国土资源局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分局。
2012年11月14日,为增强李渡新区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李渡新区与涪陵城区整体融合,推动李渡新区快速发展,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中共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即日起更名为“中共重庆市涪陵区新城区工作委员会”(简称“涪陵新城区党工委”),“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李渡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即日起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区新城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涪陵新城区管委会”,对外保留“李渡工业园区管委会”称号),可按“涪陵新区”作宣传。
发展规划
新区按照“418”战略部署和“双百”现代化大城市的建设发展要求,为把新区建设成为涪陵的现代产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最具活力的经济成长极、富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突出“现代、生态、宜居”特色,以加快产业、人口和功能聚集为重点,以提高新城区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核心,高起点规划、高标準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举全区之力,加快城市西进步伐,拓展城市空间,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高水平、高标準、高质量地建设富有现代气息的“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规划到2016年形成35平方公里、35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年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建成65 平方公里,约6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比重达到40%—50%,正在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功能定位
涪陵是2000多年前的巴国古郡,是重庆直辖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处重庆“一圈”带缘、“两翼”支点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既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核心骨干,也是重庆辐射渝东北、渝东南的战略支点。为加快推进涪陵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培育重庆经济成长后援,2010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渝委发〔2010〕37号),确立了涪陵“418”发展战略,赋予了涪陵“全市重要经济成长极”、“全市重要工业基地”、“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等战略定位,铺垫了涪陵宽鬆优惠的发展环境,正在加快推进“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
涪陵新区是涪陵“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範基地(食品),是重庆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辐射周边区县功能的区域性新区。
交通规划
路经新区铁路、高速公路
路经新区的铁路有建成的渝怀铁路,在建的渝利铁路和南涪铁路。建成的长涪高速公路,在建的重庆沿江高速涪陵至丰都、南岸至涪陵和重庆三环涪陵至南川3条高速公路。
渝怀铁路,总投资200亿,全长624.5公里,渝怀铁路涪陵段全长74公里,是涪陵历史上第一条铁路。自2000年12月16日动工,2005年建成竣工,2006年初开行了货车,2007年4月18日客运全线通车。渝怀铁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渝怀铁路的建成使川渝地区与东南沿海的客货运缩短270~550公里,使重庆到怀化的时间从18小时缩短至8小时。
渝利铁路,连线重庆市与湖北省利川市的高速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中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一条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干线。设计为国铁1级干线,双线,电力牵引,时速200公里/小时。于2008年12月29日开工,建设总工期4年,计画于2013年底建成。
南涪铁路,已于2008年9月举行动工仪式,由铁道部和重庆市合资修建。南涪铁路按国铁II级标準设计,单线,全长78.33公里,其中涪陵境内长约21公里,估算投资25亿元。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未来具备提速到140公里/小时的能力。南涪铁路建成后,重庆将形成一条“沙坪坝—綦江—万盛—南川—涪陵—长寿—北碚—沙坪坝”的外环线网路,并成为渝黔和渝怀干线之间的重要联络线。南涪铁路以货运为主,兼顾地区性客运。同时南涪铁路还将在渝黔线、渝怀线、沪汉蓉大通道(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三大干线选择接点进行接轨,届时,沿线的居民及货物通过转换,直达成都、上海等地。由于南涪铁路是新型电气化铁路,通车后,坐火车从南川到涪陵最快不过40分钟,而乘汽车来往两地单程为3个多小时。
高速公路,重庆沿江高速涪陵至丰都、南岸至涪陵和重庆三环涪陵至南川三条高速公路全长约110公里,计画总投资约111亿元。涪南高速公路在我区约30公里,计画投资35亿元;涪陵至丰都高速公路在我区约41公里,计画投资40亿;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在我区约38公里,计画投资约36个亿。2013年6月份涪南和涪丰高速公路通车,2013年年底沿江高速公路通车。
轨道交通规划
规划建设李渡北站-南岸浦-沙溪沟-江南城西-江南商业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在沙溪沟布局轨道交通车场。预留远景沙溪沟-马武-龙潭城市轨道交通通道。
领导成员
李景耀:区委副书记,新城区党工委书记,主持新城区党工委全面工作。
蔡 勇: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新城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城区管委会主任,主持管委会全面工作。
姚明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城区党工委副书记,统筹土地徵收、拆迁拆违、社区建设工作,协调处理主要领导安排的综合性工作。
胡 进: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党工委、管委会日常事务及招商引资工作,分管综合部(行政工作)、招商部。
乐元虎: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国土、房屋管理、征地拆迁工作。联繫国土分局、拆迁办、住保办。
陈朝华: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农业、农村、社区事务、社会保障、政法、安全、信访稳定、综合治理、应急处突工作,分管社事部、综治办、社保所、农服中心,联繫李渡派出所。
陈福川: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规划建设工作,分管规建部。
龙世汶: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城市建设、管理、交通、行政审批工作,分管市政部、行政审批中心,联繫开发(集团)公司、综合执法大队、市政园林公司。
张 建: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组织委员,负责党务、纪检、人事、宣传、统战、群团工作,分管综合部(党群及人事工作),协助分管综合部(行政工作)、综治办。
罗金福: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财政、税务、金融工作。分管财政金融部,联繫盛锦资产管理公司。
毛晓东: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经济运行、科教文卫体工作,分管经发部、协助分管社事部。
冉芝琴:新城区管委会副调研员,协助分管党群、人事工作。
蔡 勇: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新城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城区管委会主任,主持管委会全面工作。
姚明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城区党工委副书记,统筹土地徵收、拆迁拆违、社区建设工作,协调处理主要领导安排的综合性工作。
胡 进: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党工委、管委会日常事务及招商引资工作,分管综合部(行政工作)、招商部。
乐元虎: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国土、房屋管理、征地拆迁工作。联繫国土分局、拆迁办、住保办。
陈朝华: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农业、农村、社区事务、社会保障、政法、安全、信访稳定、综合治理、应急处突工作,分管社事部、综治办、社保所、农服中心,联繫李渡派出所。
陈福川: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规划建设工作,分管规建部。
龙世汶: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城市建设、管理、交通、行政审批工作,分管市政部、行政审批中心,联繫开发(集团)公司、综合执法大队、市政园林公司。
张 建: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组织委员,负责党务、纪检、人事、宣传、统战、群团工作,分管综合部(党群及人事工作),协助分管综合部(行政工作)、综治办。
罗金福: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财政、税务、金融工作。分管财政金融部,联繫盛锦资产管理公司。
毛晓东:新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负责经济运行、科教文卫体工作,分管经发部、协助分管社事部。
冉芝琴:新城区管委会副调研员,协助分管党群、人事工作。

地图信息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