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幺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200000-150000)*(1-25%)=37500。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0000-150000)=50000,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考虑利息,那幺不除掉利息所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总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当然在财管上题目告诉的经营成本不包括),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0000-10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0000-140000=60000,

我们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10000=60000。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息税前利润
  • 外文名: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 简称:EBIT
  • 类别:金融

利润率

息税前营业利润率=(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财务槓桿係数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经营槓桿係数×销售量变动率

计算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比如: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关係

根据经营槓桿係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如下:
经营槓桿係数=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产销量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槓桿係数*产销量增长率
当单价一定时,产销量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所以,息税前利润增长率=经营槓桿係数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保障比率

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即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支出)/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